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于6月26日展出名為Enigmacursor mollyborth-wickae的恐龍新物種化石和復原圖。
該恐龍大約生活在 1.45 億至 1.5 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是一種快速、兩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龍,身高64厘米,體長180厘米。
該恐龍樣本于2021—2022年期間,在美國西部的莫里森地層中被發現。初期,考古學家認為是一種小型草食性恐龍。
現場挖掘的 Enigmacursor 化石雖然不完整,但通過幾顆牙齒以及部分頸部、脊椎、尾巴、骨盆、四肢和腳的化石,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 Susannah Maidment 和 Paul Barrett 將其定義為一種新物種,并放入進化樹中進行重建展示。
人類對小型恐龍的了解較少,一方面是因為它們不如大型動物容易化石化,另一方面是因為化石獵人往往傾向于尋找更大、更有價值的樣本。
劍橋大學的 David Norman 表示:“Enigmacursor 代表了恐龍時代食物鏈下端的罕見物種。這個新描述的動物顯然是一種小型的、袋鼠般大小的草食性動物,在侏羅紀晚期鄉間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