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持續高溫天氣。在送變電公司雄安運維工區所轄的6條500千伏輸電大動脈下,一群電力守護者頂著烈日,穿行于田野與群山之間。
6月17日,運維人員王志剛和劉偉背上紅外測溫儀、望遠鏡等十幾斤重的裝備,一頭扎進了老虎山的莽莽綠意中。他們的目標是深藏于山坳里的500千伏源霸一線鐵塔。天氣預報顯示午后將有雷雨,他們必須趕在天氣變化前完成巡檢。
路早已淹沒在瘋長的荊棘與灌木叢中。他們循著記憶與手中劈砍的柴刀,在幾乎垂直的山坡上艱難挪移。汗水浸透的工作服緊貼在身上,又被帶刺的枝條反復撕扯,很快布滿了細密的破痕。
兩個多小時的披荊斬棘后,目標鐵塔終于矗立在眼前。兩人顧不上喘息,立刻投入工作。劉偉舉起望遠鏡,聚精會神地掃視著每一片絕緣子、每一處金具,不放過任何細微裂紋或閃絡痕跡。王志剛則迅速架起紅外測溫儀,屏幕上的光點精準地對準導線連接點和線夾—高溫下這些部位極易因接觸不良而發熱,是巡檢的重中之重。
灼熱的空氣在設備屏幕上蒸騰出模糊的霧氣,王志剛抹了把汗,眼晴卻始終未離開讀數一“線夾溫度46攝氏度,正常!絕緣子串無異常!”每一次清晰的匯報,都讓繃緊的心弦稍松。
隨后,劉偉迅速打開無人機箱,熟練地調試設備。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線路穿梭。電腦屏幕前的劉偉,放大每一處線路細節,仔細查看導線是否存在斷股、銷釘是否完好。王志剛則握緊激光測距儀,對著桿塔的各個部件進行測量。
短暫的休息過后,兩人拿出礦泉水,仰頭痛飲,水流過干渴的喉嚨,是短暫的舒緩;汗濕的毛巾在脖頸間一抹,拭去的是疲憊,留下的是繼續前行的印記。
迎峰度夏期間,運用“人工+科技”雙重巡檢模式強化輸電運維。無人機小隊每日按計劃升空,高效巡查人員難以快速到達的復雜區段。
遍布線路通道的智能監控裝置如同“千里眼”,實時回傳導線弧垂、通道環境圖像。“線路安全容不得半點閃失,”工區班長韓海龍在每日晨會上強調,“我們守護的不僅是電流,更是電網穩定運行的承諾。”
為營造迎峰度夏期間穩定的電力安全生產環境,送變電公司采取可視化和特巡相結合的方式對重點危險點進行監控,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制,出動專業人員120人,車輛40臺,開展線路巡護6289公里,發現新增1處危急缺陷,消除缺陷3處。
在無遮無攔的曠野與荊棘密布的山巔,這群輸電守護者以身軀為筆,汗水為墨,在500千伏銀線上書寫著“綠色希冀”。每一度安全輸送的電流,讓“點靚萬家”的承諾穿透暑熱,點亮每個安穩的日常。他們的身影,已成為這個夏天最清涼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