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強調英語課程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重新審視教學設計,構建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新型課堂。在英語教學中要緊扣新課標,從教學目標設定、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評價實施四個維度,開展好新版英語教材教學,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從知識技能到素養發展
(一)從單一到多維化
教學目標的設定應突破傳統“語言知識 .+ 語言技能”二維目標,構建“語言能力 + 文化意識 + 思維品質 + 學習能力”四位一體的素養目標體系。結合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5Thecolourfulworld教學設計來說,根據四維教學目標,可以這樣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1.語言能力:構建顏色表達的多模態語言系統
(1)基礎語言能力
能聽、說、認讀顏色詞匯:red、yellow、blue、green、black、white、orange、brown、pink、purple;能在真實場景中運用核心句型:Whatcolouris it?It's...What colours do you like?Ilike...and...描述物品的顏色:The sun is red...
(2)高階語言應用能力
能在“彩虹實驗\"中描述顏色變化現象(Blueand yellow makes green...);能通過歌謠 Colour song創編簡單顏色詩歌(如:Red,red,the roseis red.),會吟唱53頁中的Listenandchant和56頁中的Listenanddo,并靈活運用顏色單詞自己創編Chant和兒歌。還可以啟發學生用顏色表達心情:Ifeelbluetoday.(今天有點小憂傷),把顏色變成情感調色盤。
2.文化意識目標:解碼顏色符號的跨文化密碼
(1)本土文化感知
在教學中通過微課《中國傳統色譜》,認知red表示中國紅,也可以作為春節紅包、中式婚禮的紅色表示喜慶;而yellow在古代皇帝的龍袍上為主要顏色,象征尊貴的權力。
(2)跨文化對比
通過對比中式婚禮的紅色喜慶和西方婚紗的白色純潔,知道在中國紅色多表示吉祥,而在國外紅色則出現在警示牌上表示危險等等,讓學生明白顏色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如,在教授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2Differentfamilies時,可讓學生帶全家福照片,結果發現有個學生用黃色蠟筆給自己的衣服涂上黃色一原來是當地的習俗,黃色有飛黃騰達之意!不同地方的文化差異帶來了文化的多元。
3.思維品質目標:發展色彩認知的多元思維
(1)邏輯思維培養
分類思維:按冷暖色調給色卡分類(暖色:red/orange;冷色:blue/green...)。
(2)推理思維培養
通過\"顏色混合實驗\"推導三原色原理( red+ yellow = orange;blue+yellow=green...)。
課堂實踐
(3)批判性思維激發
辯論活動:辯題:交通燈用紅色表示“停”是否科學?
證據鏈: ① 物理學:紅光波長最長,穿透力強。 ② 生理學:人眼對紅色敏感度最高。 ③ 文化學:紅色多有警示的含義。
(4)創造性思維拓展
完成“情緒調色盤\"項目。如開心:黃色太陽;平靜:藍色海洋;熱情:紅色火焰·…
4.學習能力目標:構建色彩探究的元認知策略
(1)學習策略培養
聯想記憶法:用思維導圖關聯顏色與自然事物(green $$ grass/tree red→flowers\sun...)。
合作學習:小組完成“校園色彩地圖\"繪制(標注不同區域主色調)。
(2)數字化學習能力
使用Pantone色彩APP識別現實中的顏色并匹配英語詞匯。通過Kandinsky藝術互動網站探索抽象畫中的色彩搭配規律等。
(3)遷移創新能力
在科學課應用顏色知識解釋彩虹形成原理;為校園垃圾分類設計顏色標識系統(可回收 $$ 藍色;有害 $$ 紅色··)。
(二)從分離到整合
新課標導向下的教學目標設定,應注重目標的內在聯系,設計整合性學習任務。如,在教授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4Plantsaroundus時,可從內容關聯、主題串聯、實踐活動整合幾個方面著手:
梳理教材內容,把零散知識點串起來。如,可將“植物名稱、水果名稱、自然景物與植物結構、生長過程、自然環境對植物生長的作用\"這些板塊融合,從單個的水果、植物詞匯的教學到句子Doyoulike...?Yes,I do\No,Idon't.We can water the....Plantsneed...等句子的呈現和學習,再到Whatdowe getfrom plants?和How canwe help plants?兩大主題的整合,從而實現本單元Howdoweconnectwithplants?的教學,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從局部到整體,從分散到整合,內容看似分散,實則每節課的課程內容安排和教學內容的呈現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以及不可分割的整體性。
創設主題情境:圍繞Plantsaroundus這一單元大觀念,設置了Whatdowe get fromplants?和Howcanwehelpplants?兩個子主題,在教學中可以將兩個子主題整合,設定連貫主題情境,如\"植物小衛士的探索之旅”,引導學生跟隨小衛士,在不同場景中探索植物的種類、結構、生長和作用,在果園中探索水果的種類;在花園中了解植物的生長;在實驗室場景中認識water、sun、air對植物生長的作用等,把知識融入生活情境,讓學習更真實,更具生活化。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組織綜合性實踐活動,把觀察、實驗、實踐與書本知識教學相結合。如,讓學生觀察校園植物,記錄植物的結構和生長;做植物生長實驗,親手參與plant trees、plantflowers等活動,再用繪畫或手工呈現觀察和實驗結果,把各部分知識在實踐中整合,從而將教學目標的設定真正落實到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上。
二、教學內容的組織:從碎片化到結構化
(一)主題引領,整體設計
新版PEP英語三年級教材最大的亮點就是主題式編排,把零散知識點串成一個主題鏈,在每一個單元都設定一個大觀念,引領教學設計。如,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1Making friends,本單元引領的主題是Howdowemake friends?因此可以設計“新學期,新學校,新朋友\"活動項目:
第一步:認識身體部位(eye、mouth、arm、hand、ear等基礎詞匯)。第二步:學會運用語言加上肢體語言和朋友打招呼(融合問候語和肢體語言的教學)。第三步:設計“我會交朋友\"(實際演練如何與朋友打招呼,如何交朋友)。第四步:舉辦“超級朋友頒獎禮”(你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怎么相處的?運用本單元所學句型和詞匯以及肢體語言、交友技巧等)。
(二)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線,整合知識如,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3Amaz-inganimals這一單元內容在設置上與老教材Atthezoo單元相比,設置了更為科學合理的“Howareanimalsdifferent?\"主題,下設\"認識寵物和野生動物一了解它們的習性與不同一感受動物魅力,保護動物”三個子主題,形成邏輯清晰的內容序列。
(三)文化浸潤,價值引領挖掘文化元素
如,在教授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4Healthyfood這一單元時,是有關food主題,就可補充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內容,餐桌禮儀的不同,引導學生理解文化多樣性,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
三、教學活動的設計:從機械操練到意義建構
(一)創設真實情境
教師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交際情境,如,在教授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4Healthyfood單元時,可以創設模擬家庭就餐、餐廳點餐、購買食物等真實情境,使語言學習與學生生活應用緊密結合。
(二)設計層次性任務
構建“理解一應用一創新”的任務鏈。以Healthyfood單元為例:
基礎任務:準確認讀理解食物單詞。
提升任務:到餐館應用所學語言知識點餐。
挑戰任務:為自己搭配一周營養健康的飲食食譜,并向他人介紹自己的營養食譜
(三)融入思維訓練
在教學中,設計觀察、推理、評價等高階思維活動。在英語對話和閱讀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根據觀察情景圖中的人物動作、表情預測說話內容,通過插圖推斷情節,結合生活經驗評價食物搭配是否合理。
四、教學評價的實施:從結果導向到過程導向
新版英語教材更注重互動性、實踐性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增加了更多的情境對話、小組活動和項目式學習任務。這些變化意味著在日常教學中評價方式也需要做出相應調整,需要更多地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
(一)教學過程中嵌入式評價
將評價融入教學過程,可以通過課堂觀察記錄學生的參與情況,如發言次數,小組貢獻,情景對話中的眼神交流、肢體語言,借助角色扮演,利用思維導圖評估知識掌握情況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也可以使用“成長檔案袋”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況進行評價,如,收集語音模仿錄音、繪本創作作品;記錄項目學習過程照片、反思日志等;還可以用即時反饋工具進行評價,如,使用\"笑臉卡片\"進行課堂即時反饋和開發英語學習APP的闖關式評價系統等多種方式。也可以嘗試運用AI語音評測系統分析朗讀流利度曲線以及朗讀的準確性。
(二)多元化評價主體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構建教師評價、同伴互評、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如,在小組合作展示后,可開展“教師點評 + 組間互評 + 組內自評”的多元反饋。
(三)可視化評價工具的使用
教師可制作“成長檔案袋”收集學生作品,運用評價量規明確表現標準,借助數字平臺記錄學習軌跡。如,設計“素養彩虹卡”:不同顏色對應不同維度發展;創建“英語學習樹\"墻面:用果實貼紙呈現進步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表演、朗讀視頻分享等,使評價結果可觀察、可測量、可追蹤。
如,以新版PEP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1中的“GreetingFriends”為例,設置學生要完成的三項任務:自拍問候小視頻(語言能力)繪制中外禮儀對比圖(文化意識)設計校園禮貌日方案(思維能力)。學生完成的作品中,有的還用編程做了互動電子書,這樣的評價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課堂教學設計,需要教師以核心素養發展為目標,以主題意義為引領,以真實任務為載體,以多元評價為支撐,構建“內容一活動一評價”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讓英語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語言能力發展、文化意識形成、思維品質提升、學習能力養成的育人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