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中的“白首忘機”用了《列子》里的一個典故。
有一個小孩住在海邊,和海鷗關系很好。他每天只要伸出手來,海鷗就會飛到他的手上,有時候全身都站滿了鳥,他從來沒覺得這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有人告訴他這事不簡單。他忽然意識到吸引海鷗原來是種不同尋常的能力,就想等海鷗下次落在自己身上時,帶著它們向別人炫耀一番。當他剛產生這種想法,就再也沒有一只海鷗落在他身上了。
《列子》把小男孩在瞬間產生的要讓一只鳥飛到身上來的動機稱為“機心”。在此之前,他對海鷗的飛落只是自然地接受,任其來去。而一旦想要把控這個確定性,和諧就會消失。
蘇軾說:“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我已經是一個白發老頭了,但我依然可以像小孩子一樣,在這不可確定的鳥飛鳥還、潮來潮去中獲得樂趣,而不要求誰來給我的前途許一個承諾。
(摘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詩人十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