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法的實際成效。方法:選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間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進行臨床實習的70名護理學生,通過隨機數字分配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考組,每組各35人。研究組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而參考組則繼續使用傳統教學法,對比兩組的教學成效。結果:研究組護生的實踐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研究組護生各項在教學滿意度評分方面顯著大于參考組(P<0.05);研究組護生各項護理軟技能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結論: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測評成績、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學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神經內科;護生;滿意程度;軟技能
神經內科工作負擔相當繁重,從事此領域的員工需嚴格按照疾病治療規范操作,確保所有工作環節基于標準化流程進行,并對患者健康狀況進行細致評估,合理使用醫療設備以促進患者康復。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方法往往直接且單一,教師依照教學大綱逐一講解教材內容,這種方式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缺乏互動和交流[1]。
隨著新醫科理念的提出,教學機構需培養適應現代醫療發展需求,能為患者提供高標準護理的專業人才。啟發式教學模式(PCMC)的出現,標志著教學觀念的革新,它主張將教學主導權交給臨床實習生,教師通過多樣化教學策略,運用PCMC模式可激發實習生的教學參與熱情,并引導他們深入探究關鍵學科知識,最終實現對關鍵知識點的精通和掌握[2]。
1 資料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3年5月—2024年5月間于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進行臨床實習的實習護生70人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運用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兩個小組,分別為研究組和參考組,每組35人,護生年齡在20~2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43±1.16)歲,本科學歷21人,大專14人;參考組35人,年齡在19~23歲之間,平均年齡(21.2±1.52)歲,本科學歷22人,大專13人,兩組護生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參考護生實施傳統教學模式:由1名指導教師全面負責臨床教學,采用傳統方法進行簡短授課和護理操作考核。
對研究組護生實施PCMC教學模式:依據教學計劃,組建教學小組進行深度研討和任務分配,每位教師運用獨特教學手段,全力點燃學生求知欲,輔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臨床思維,增強其獨立操作能力。
(1)在課程體系內,教師通過病例分析開展引導式詢問,采用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來安排學習資料。在課程開始前,教師針對學生的疑問和學習的重點、難點,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和參考文獻,為學生準備了一份具有典型性的病例樣本,以此激發學生自主搜集信息的熱情,并促使他們從多維度進行思考。
(2)學生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運用已掌握的專業理論,進行深入的分析、系統的整合、全面的評估以及合理的推理,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方案和對策。
(3)開展集中討論,由指導教師對這些方案和對策進行進一步的歸納和完善。以護理學生為核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攝取新知識,進而點燃護生的學習激情。PCMC提問技巧,也被視為激發護理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法之一。
(4)在為期一個月的實踐培訓階段,參與者需逐步承擔不同的任務:第一周,學習觀測患者瞳孔反應及對意識喪失者進行基本照護;第二周,深入了解本專業常見病癥的表征和護理要點;第三周,培養獨立收集患者資料并進行評估的技能;最后一周,學會如何高效地進行護理評估,并提出專業的護理指導意見。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護生實踐考核成績:期末閉卷測評以滿分100分為標準,其中90~100分者評定為優秀,80~89分者評定為良好,50~79分者評定為中等,低于50分者則判定為不及格。
(2)比較兩組護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分:根據實習生對神經學科易懂、可調動學習積極性、課堂氛圍活躍積極、可調動上課專注度、同學間互動交流頻繁、具有團隊協作意識、無考試恐懼感、師生互動頻繁度、臨床操作穩定進展、面對患者時臨床思維拓展等10個方面的感受進行評分。每個項目按1~10分,由低至高進行打分,總分為100分,以此對實習表現進行自我評價。
(3)比較兩組護理軟技能:包括溝通能力、應用實踐、同理心、創新思維、批判性思考、團隊合作等6個方面,每項能力滿分為6分,分數越高表明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所有相關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數值型數據以均值(x±s)呈現,計數型數據則以數量[n,(%)]表述。對于各組間的比較,采用了t檢驗和卡方檢驗,當P<0.05時,認為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護生實踐考核成績
研究組護生的實踐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護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分
研究組護生各項在教學滿意度評分方面顯著大于參考組(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護理軟技能
研究組護生各項護理軟技能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在臨床實踐期間,護理專業學生面臨著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際操作的過渡,這一過程是他們從校園走向工作崗位的重要轉折時期。鑒于護理工作本身的實操性極強,這一時期的臨床帶教工作起著關鍵作用,優質的專業指導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學生成長為能夠獨立工作的護理人才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3]。在實習指導階段,以往的醫療教育模式僅側重于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技術動作以完成實習任務,卻忽略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醫療模式的發展需求[45]。相反,PCMC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互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記憶、思維和創造力[6]。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在實踐中主動學習,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不斷積累臨床經驗,從而顯著提高臨床綜合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從長遠角度考慮,這種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臨床教學實習環節,擔任指導角色的臨床教師是學生步入臨床領域的引路人,因此,精心挑選并培養一批優秀的實習導師是提升臨床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務必慎重篩選實習導師,并推行競爭上崗機制,以確保選拔出既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高超技藝,又富有創新服務理念和高尚職業道德的導師[7]。同時,還需關注他們在臨床教學過程中的思考模式與教授技巧,強調自我嚴格要求,持續自我提升,用他們優秀的師德來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崗位的技巧[8]。在實施啟發式教學時,必須深入洞察學生個體,細致剖析并引導他們,促使學生運用現有知識自主探索解決方案,點燃學生的探索熱情。發掘護生的內在潛力,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對于學術上的分歧,應鼓勵學生勇于思考和表達,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他們既尊重傳統又勇于突破的精神。提升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方法眾多,但在臨床實際操作中如何具體實施,仍需不斷研究和實踐。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生的實踐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研究組護生各項在教學滿意度評分方面顯著大于參考組(P<0.05);研究組護生各項護理軟技能顯著高于參考組(P<0.05)。分析其原因為:PCMC教學模式的引入,改變了過往的醫學教育模式。以往的教育模式過分側重于傳授學生單一的操作技能,卻忽視了全方位的素養培養,這種模式已無法適應現代醫療體系的發展要求。PCMC教學模式倡導護生全方位參與教學過程,點燃護生的學習激情,提升他們的記憶、思維和創新能力,促使護生們在實踐中更加積極主動,高效地吸收知識,并熟練掌握卓越的溝通與交際能力[9]。這樣,護生們在臨床實踐中能夠持續進步,積累寶貴經驗,進而全面提升醫療技能,為職業生涯的穩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觀察其未來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自我驅動和獨立思考能力[10]。在實施臨床教學過程中,醫務工作者肩負著帶領學生深入理解醫療操作的重任,所以,慎重選出的教學導師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這些教學人員必須通過嚴格的選拔程序選出,不僅要有扎實的醫學理論和實踐技能,還需擁有創新的服務理念和高尚的職業道德[11]。注重教學人員的臨床教學方法和指導技巧,同時,教學人員還應保持自律,不斷進取,以自身的優良品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教會學生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在執行PCMC教學模式時,務必透徹領悟并指導護理學生運用現有知識自主探究問題解決方案,點燃護生們的求知欲望,發掘其潛能,喚起護生們對新知識的熱情。對于學術上有分歧的問題,應激勵學生敢于深思、敢于提出個人獨到見解,指導其尊崇前人智慧又勇于突破傳統的精神[12]。綜合來看,PCMC教學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其核心理念是引導學生自我探索,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地位,該模式旨在通過激發學生深入思考課程精髓,能從多維度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同時幫助護生們從被動接受知識的“課堂聽眾”轉變為主動組織學習的“課堂組織者”。在教師鼓勵下,護生勇于挑戰復雜課題,由此獲得的滿足感和自信對構建積極的學習環境及深化學習態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此舉也能緩解學子對學術的憂慮,促進科學教學模式的革新。傳統教學多采用問題導向,教師通過布置難題,引導學員遵循其教學理念與課程規劃,進行深入且自主地學習。而PCMC教學法正基于此,通過布置指導性難題激發學員思考,與傳統教學理念高度融合。教師運用PCMC教學法中的問題作為指導,激勵學生課前自主探索并嘗試解決這些難題。此舉措顯著增強了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激發了他們對教學活動的熱情,并深刻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互動的方式,營造了一個護生們相互學習與溝通的氛圍。這種互動讓護生在審視自己的學習方法時,能夠識別并改正錯誤,防止陷入錯誤的思維趨勢。
綜上所述,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策略,能夠改善學生的考核成績和護理實踐技能,提高他們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強烈推薦這種方法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黃飛飛,劉恬,許飄,等.護生自評式聯合案例教學在神經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安徽醫專學報,2024,23(4):105107.
[2]韋仟芊.以問題為基礎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24(8):199202.
[3]劉艷萍.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24(2):181184.
[4]張昆,肖音.啟發式教學在醫學神經外護理實踐中的效果評估[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24(10):1518.
[5]王秀玲,李思璇.案例導入式情境教學方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 教育,2024(8):214217.
[6]李阿萌,鄭靖雯,李彎彎,等.基于圖爾敏模型的案例教學法聯合研討式教學法在神經系統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軍事護理,2023,40(9):104108.
[7]謝麗琴,周俊,唐瑩,等.基于互動工具的啟發式教學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21,18(1):5054.
[8]李雙子,夏慶,高潔.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兒科神經內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20,3(1):1316.
[9]黃曉蕓,林菡,官少兵.PCMC聯合Sandwich教學法在神經內科本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3,15(15):8387.
[10]蔡田培,婁小平,劉丹丹.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在呼吸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2):22062208.
[11]周鑫宇,胡新,紀葉,等.啟發式臨床教學聯合病例分析的翻轉課堂教學在神經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2):5961.
[12]郝艷梅.護生自評式教學模式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2,54(7):863864.
作者簡介:蔡惠玲(1992— ),女,漢族,廣東茂名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神經內科護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