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討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藥理學”教學方法創新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方法:本研究采用案例式教學,引入典型臨床用藥案例,通過問題驅動引導學生分析決策;依托各類線上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結合線下翻轉課堂深化互動研討;利用智能學習平臺開展AI輔助教學,提供個性化學習支持并給予智能輔導與答疑,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結論:基于OBE理念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顯著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課程達成度,AI技術與案例教學的深度融合為“藥理學”教學提供新的思路,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適應新時代醫學人才培養需求。
關鍵詞:OBE理念;藥理學;教學方法創新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novative \"pharmacology\"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Methods:The research implemente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Casebased teaching,incorporating typical clinical medication cases to guide students in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 through problemdriven approaches;platforms and virtual simulation resources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combined with flipped classrooms to deepen interactive discussions;AIassisted teaching,employing intelligent learning platform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learning support,intelligent tutoring,and Qamp;A assistance,thereby enhancing learning efficiency.Conclusion: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l grounded in the O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ompetencies and course attainment rates.The integration of AI technology with casebased teaching offers novel insights for \"pharmacology\" education,effectively fostering students'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ies,clinical thinking skills,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thereby aligning with the demands of cultivating medical tal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OBE;Pharmacology;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藥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規律及其機制的一門學科。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防治疾病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藥理學既是溝通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更是培養學生合理用藥能力、藥物研發思維以及臨床實踐技能的重要基石。學生學習本課程應從知識掌握、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提升三個維度達到以下目標:系統掌握核心理論,包括理解藥物的分類、作用機制、藥效學與藥動學基本原理,熟悉臨床常用藥物的適應證、禁忌證、不良反應及藥物相互作用;具備科學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具備團結合作和溝通能力。
傳統“藥理學”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被動接受,主動探索與創新思維匱乏。這種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習興趣,致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淺嘗輒止,無法有效應用于臨床實際,創新教學迫在眉睫。OBE理念以學生最終學習成果為核心,強調教學設計圍繞學生畢業后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職業素養展開,借“逆向設計”把教育目標轉化為可量化、可評估成果,驅動教學全程[1]。OBE理念在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美國職業技術教育領域,20世紀90年代廣泛應用,美國工程技術認證委員會將其納入認證標準,后在全球傳播[24]。《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深化“四新”建設,實施國家卓越醫師人才培養計劃。在此背景下,以OBE理念引領新醫科人才“知識—能力—素養”三位一體培養模式,成為順應時代的必然趨勢。
1 傳統“藥理學”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1.1 教學目標同質化,缺乏專業針對性
傳統教學大綱區分度小,通用教材以醫學專業為核心。如講解抗生素時,未按專業特性設計教學環節,臨床專業未設真實案例用藥選擇,藥學專業未設結構修飾優化任務,各專業學習內容區分不足,限制學生知識轉化能力提升。
1.2 單向知識灌輸,學生參與度與創新能力不足
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學,學生缺乏主動參與機會。藥理學知識繁雜,單純理論講授易讓學生感到枯燥,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探究與思考,學習效率低。
1.3 理論知識與臨床實例相脫節,學生應用知識能力受限
教學缺乏與臨床案例緊密結合,學生難以將藥理學知識與臨床實踐聯系,面對真實病例,無法準確運用知識分析診斷、提出治療方案。學生對藥物的學習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對臨床應用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處理等缺乏了解與實踐,影響未來職業發展。
1.4 數字化工具使用缺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難度大
傳統教學中數字化工具運用匱乏。藥理學核心知識抽象復雜,如藥物作用機制、代謝過程,依靠靜態圖表與文字難以生動呈現。同時,傳統“一刀切”教學模式無法實施分層教學,教師難以及時精準識別并解決每個學生的問題。此外,紙質作業與考試反饋周期長,學生難以及時糾正錯誤,知識漏洞積累,阻礙藥理學知識體系構建。
2 基于OBE理念的教學創新形式探索
2.1 案例式教學
基于OBE成果導向型理念,我們構建了課程相關案例庫。教學采用PBL(問題導向學習)的方式,訓練學生完成從案例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據藥物作用機制為患者制訂給藥方案。比如,在“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教學模塊中,我們設置了“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同時合并肝腎功能不全”的復合型案例,并指導學生創作醫患溝通劇本。在課堂上,學生們分別扮演醫生和患者,真實模擬醫患交流場景。扮演醫生的學生,考慮到患者肝腎功能不全的特殊情況,需要選用既能有效對抗肺炎病菌,又對肝腎負擔較小的特殊抗菌藥物,同時還要向“患者”詳細介紹治療方案的制訂依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轉變,不再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變成了引導學生思維的人。通過不斷追問學生,給學生反饋,幫助他們建立起臨床決策的邏輯,案例式教學解決了傳統課堂“知識碎片化”的難題。此外,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還要求學生能把生理、病生等各個學科的知識整合起來。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思維,這和OBE理念所強調的“勝任力輸出”相吻合,為醫學教育從關注“知道什么”轉變為關注“能做什么”,提供了一條可行的操作路徑。
2.2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我們充分借助各種線上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以精心設計的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登錄平臺,觀看相關視頻內容。這些視頻涵蓋豐富的藥理學知識講解、實際案例分析等,學生可依據自身節奏暫停、回放,實現個性化自主學習。與此同時,在線下課堂中,我們采用翻轉課堂的創新形式,開展一系列高階教學活動。其中,用藥方案辯論環節,學生們圍繞復雜病例各抒己見,結合所學藥理學知識,從藥物療效、副作用、患者個體差異等多維度展開激烈辯論,在思維碰撞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學生在線上深入學習了血液系統藥物后,線下課堂便模擬“房顫病人突發腦梗死如何處置”的真實情境。學生們以團隊協作的方式,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查閱資料、分析病情,有的負責依據所學知識提出初步診療方案,最終共同研討出一套完整且合理的診療方案。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成功打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線上自主學習讓學生隨時隨地開啟學習,線下深度研討則為學生提供了面對面交流、實踐應用的寶貴機會。二者協同配合,使學生不僅能夠將所學知識有效內化,更實現了專業技能的強化以及職業素養的逐步養成。與傳統課堂相比,混合式教學顯著提高了知識留存率,大大提升了教學成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形成了“學生主導、教師賦能”的全新模式,有力推動了OBE理念中所倡導的“個性化學習路徑”從理論走向現實,切實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助力學生全面成長與發展。
2.3 AI輔助教學
作為推動全球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的核心動能,人工智能技術正加速催化各領域創新突破。在科教領域,AI技術為教育體系革新提供了突破性發展路徑。根據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戰略部署,教育系統正著力構建智能技術驅動的教學新范式,重點推進育人機制轉型與課堂教學形態重構,通過智能技術應用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5]。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知識圖譜技術,能精準分析出每個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薄弱環節。例如,要是發現某個學生對“抗凝藥物的特點”不太熟悉,系統就會有針對性地推送相關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同時還會推送對應的測試題,讓學生鞏固學習成果。通過AI學習技術,系統會為每個學生構建專屬的能力畫像,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AI助教可解決傳統課程答疑工作的難點問題,如老師沒有精力和時間答疑,學生有問題時老師不在身邊又不敢詢問等。通過文字、語音與AI助教形式進行對話式交流,利用大模型對問答庫和課程資料進行訓練,實現課程內容智能問答,同時可以快速查找圖書、期刊、論文、課程資源等各種學習資源。教師可以通過語音指令控制課堂工具和活動。AI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反饋不及時”和“教學方式千篇一律”這兩個大問題,為OBE理念里的“持續改進”提供了技術支持。此外,系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會積累大量數據,這些數據能為課程目標的優化提供有力依據,比如幫助我們合理調整案例難度梯度。這讓醫學教育從過去主要依靠經驗,逐漸轉變為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新模式。
3 基于OBE理念教學創新成效分析
3.1 學生學習興趣和考試成績得到提升
在教學改革前,課堂上常出現學生不認真聽課等現象,學習氛圍不佳。如今,采用案例式教學,通過真實生動案例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使其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打破時空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AI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改革后,學生課堂參與度大幅提高,玩手機等不良現象顯著減少。學習興趣高漲,期末考試不及格率較之前下降近20%,充分彰顯了教學改革的顯著成效。
3.2 個性化教學得以實施
在數字化教育時代,教師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能夠精準捕捉學情數據。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測試成績等多維度數據的分析,清晰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知識掌握程度及薄弱環節。基于這些翔實數據,教師精心設計契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課堂上,針對學生的短板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課后,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輔導,助力其查漏補缺。因此,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推動了技能素養的提升。
3.3 學生學習觀念得到改變
案例式教學以鮮活實例點燃學生探索熱情,他們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剖析案例、尋求解決方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賦予學生自主安排學習節奏的權利,在線上預習知識、線下深入探討,學習的自主性大幅提升。AI輔助教學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精準推送學習資源,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的針對性與個性化。在這些創新教學手段的共同作用下,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價值,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知識的渴望,順利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重大轉變。
結語
在“藥理學”教學中,我們積極引入案例教學、混合式教學以及AI技術,以OBE理念為引領,力求突破傳統“灌輸式”教學的桎梏。此次教學改革以“學生未來所需能力”為導向,從臨床用藥的實際需求入手,反向規劃課程內容。學生通過剖析真實病例、開展病例演繹以及借助智能系統獲取反饋,不僅強化了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提升了素養技能。歷經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基于OBE理念的“藥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成效顯著。與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對照班級相比,參與教學改革班級的學生在課程總評成績、卷面得分以及體現綜合應用能力的高階題型得分上,都有顯著提升。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對改革后的教學模式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學習效果良好,在自主學習、問題分析與解決、綜合應用、團隊協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上受益良多。
這種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凸顯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培養適應醫學職業崗位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筑牢了根基。未來,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種“目標精準、方法靈活、評價科學”的教學模式,或許能為培養“既能解決當下問題,又能適應未來挑戰”的醫學人才提供新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燕.基于OBE教學理念的產學研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科學,2020,11(7):2425.
[2]鐘丹丹,馬行,孫瑩.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1):2830.
[3]劉陳艷,景亮亮.OBE理念指導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9(04):7681.
[4]王金旭,朱正偉,李茂國.成果導向:從認證理念到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17(06):7782.
[5]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7(22):721.
基金項目:蚌埠醫學院北京卓越未來國際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實踐教育基地(2023xqhz053)
作者簡介:孫小錦(1990— ),女,漢族,安徽懷遠人,博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藥學相關研究。
*通信作者:霍強(1974— ),男,漢族,安徽懷遠人,碩士研究生,教授,主要從事藥學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