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我們的決勝關鍵在于能否以技術為杠桿,將傳統廣電的公信力、專業力轉化為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力、影響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部門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相當于廣東、江蘇、山東(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3國家總量。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作為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中長期規劃,五年規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在規劃期內的階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和行動綱領。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接續制定實施14個五年規劃(計劃),大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
我過去在外資傳媒公司工作的時候,搞的是OGSM(一種計劃與執行管理工具),百日行動計劃。好的計劃和好的執行,無論是對國家、行業,還是對企業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十四五”期間,中國廣電行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5G網絡全面落地,實現商用。作為我國通信網絡建設的重要力量,中國廣電于2022年6月6日正式發布“中國廣電”“廣電5G”“廣電慧家”三大品牌,同年6月27日,首批20個省份完成中國廣電5G網絡啟動儀式,標志著中國廣電5G邁向商業運營階段。三年來,中國廣電不斷創新與中國移動的網絡共建共享合作模式,至2024年年底,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700MHz網絡,實現鄉鎮及以上區域連續覆蓋、行政村覆蓋率超95%,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網絡。
“雙治理”工作成效顯著。2023年8月以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有線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三大領域開展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即“雙治理”工作。今年年初的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總結部署會指出,治理工作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帶來積極變化。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顯示,2024年,全國直播頻道用戶月平均活躍率62.2%,較治理前上漲9.6%。全國有線電視繳費用戶8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同時,“雙治理”推動電視機、機頂盒、遙控器等消費電子產品技術革新、升級換代,在家電和酒店電視以舊換新等政策疊加下,助力提振消費、服務經濟發展的效果也將日益顯現。
“一省一網”“全國一網”一體化發展持續深化。2024年11月27日,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發表署名文章《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加快發展廣電視聽新業態》,文中明確提到,“堅持以整合促發展、以發展帶整合,堅持‘一省一策’,力爭于2025年年底前實現‘一省一網’,2026年年底實現‘全國一網’協同,形成‘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的一體化運營管理格局。”各地廣電積極響應,加速推進網絡整合工作。
超高清整體升級、規模見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確定2025年為“超高清發展年”,內容方面,全國新拍攝制作的電視劇、網絡劇、紀錄片基本實現超高清化。播出方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北京、上海、廣東3地及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四川、深圳6省市超高清衛視主頻道及新媒體客戶端陸續開播;芒果TV、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B站、咪咕6家頭部網絡視聽平臺新增超高清節目占比將超過40%,手機端、電視端開通超高清專區;有線電視、IPTV將上線超高清頻道回看功能及超高清點播專區。
2025年也是“十五五”規劃(2026—2030年)謀篇布局之年。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未來五年,廣電的技術進步路線已經比較清晰。“十五五”期間,中國廣電將進入“生存倒逼轉型”的關鍵階段。竊以為,面向未來,我們的決勝關鍵在于能否以技術為杠桿,將傳統廣電的公信力、專業力轉化為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