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小學時光卻一去不復返了…再見了,我的同桌;再見了,我的老師;再見了,我的母校!
再見了,我的同桌。我們一起度過了美好而又難忘的六年。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們懷著期待而又害怕的心情步入教室,坐在了同一張桌子邊,這一坐就是六年。這六年來,我們同甘共苦,一起度過了許多時光。在我高興時,有你與我分享快樂;在我悲傷時,有你幫助我脫離悲傷;在我無助時,有你和我一起思考辦法。就算吵了架,我們也會互相體貼,互相幫助。這六年來,我們就像魚兒和水,不可分離。但現在,馬上就要離開你了,我心中還是有些不舍。
再見了,我的老師。六年來,粉筆不知用了多少根,教案不知寫了多少頁,備課不知備了多少晚…您對我們的悉心栽培,使我們從一年級朦朧無知的小孩子長成了六年級學識豐富的大孩子。您傳授我們知識,還教育我們做人。當我們憤怒時,您溫柔地安慰著我們;當我們痛苦時,您在幕后默默地引導著我們走出黑暗…不知不覺,您頭上的青絲已被歲月染成了白發,老師,您辛苦了!
再見了,我的母校。這六年里,我們看遍了母校各式各樣的景色,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春天,母校里桃花漫天飛舞,校園里滿是桃花的芳香,讓人沉醉;夏天,母校里荷花飄香,一朵朵荷花就如一個個嬌艷的小姑娘,在池子中爭相斗艷;秋天,校園里金桂飄香,在地上鋪了一層厚地毯;冬天,校園里處處是梅花傲然挺立的身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六年的小學時光已經離我而去,再見了同桌,再見了老師,再見了母校,再見了,我的小學時光。
評語:這篇《再見了,小學》情感真摯,以深情的筆觸抒發了對小學時光的不舍與眷戀。文章開篇引用朱自清《匆匆》中的語句,自然地引出對小學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感慨,奠定了全文的傷感基調。語言流暢且富有感染力,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如“在我高興時…在我悲傷時……在我無助時…”“我們就像魚兒和水,不可分離”等,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結尾再次強調告別,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不過,個別表述稍顯套路,可在內容上進一步挖掘獨特的情感體驗,讓文章更具個性。總體來說,是一篇情真意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