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暖濕潤,光照充足,降水適中。通過選擇適宜品種,科學田間管理,實現了設施番茄越夏生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1品種和設施選擇
越夏栽培,宜選用耐熱、抗病毒、成熟期集中的優良番茄品種,如百利1號、普羅旺斯、天正1573等。設施可以選擇大拱棚或日光溫室,要保證具有良好的通風性能。
2 選用壯苗
選用市場信譽度高的工廠化育苗企業培育 的壯苗。具體標準為苗齡 25~30 天,株高 10~ 12cm 、莖粗 0.4cm 左右,3葉1心或4葉1心, 根色白,根系發達,葉色濃綠,無病蟲害,未 出現老化跡象。
3 土壤處理
定植前,可把圈肥、殺菌劑、殺蟲劑撒施后旋耕,澆大水,關閉風口進行悶棚。一般畝施腐熟圈肥 5~10m3 。如果連作障礙較重地塊,可采用 50% 氰氨化鈣顆粒劑進行土壤消毒,每畝用量為 48~64kg 。
4整地起壟
4.1整地
悶棚處理后施肥,每畝施用三元復合肥50kg 、過磷酸鈣 50kg 、硫酸鉀 20~30kg ,確保養分均衡供給。深翻土壤至 30cm ,充分耙細、整平,破除板結層,提高土壤透氣性。
4.2 起壟
一般起 25cm 左右高的小高壟,壟寬 1.2m 左右。壟背上再畝施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數 ? 5億 /g ) 0.5kg ,與土壤充分拌勻。然后,在壟中間開寬 20cm ,深 8cm 的澆灌溝。
5定植
越夏栽培,宜在6月中下旬定植。一般大行距 80~90cm ,小行距 50~60cm ,株距 25~ 40cm 。定植前,可用 30% 噻蟲嗪懸浮種衣劑10mL+25% 嘧菌酯懸浮劑 10mL+62.5g/L 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10mL ,兌水 25kg 蘸根。定植時深淺要適宜,深度以埋平土坨為準。每行鋪設一條滴灌帶。
6 田間管理
6.1 水分管理
定植后,立即澆“定植水”,以澆透耕作層為宜。定植后 3~5 天澆1次水,選擇傍晚時段進行,避免高溫時段澆水導致根系損傷。
6.2 溫度控制
可通過覆蓋遮陰網、棚膜表面噴布降溫劑、晝夜通風等措施,降低棚內溫度,給番茄生長創造適宜條件。溫度過高時,可安裝噴淋設備進行空中噴霧降溫。
6.3 光照管理
陽光強烈、溫度超過 30% 時,要在棚外覆蓋遮陰網,避免強光造成高溫日灼等生理病害的發生。
6.4 施肥管理
在第一穗果坐住后,隨水追施高鉀型水溶肥 (19-6-25+TE+BS) ,促進果實膨大與轉色。每次每畝施 8~10kg 。一般10天左右追施一次。在盛果期可適當葉面噴施鈣肥、硼肥,預防臍腐病發生。
6.5 植株調整
采用單干整枝,每株保留 4~5 穗果后打 頂,集中養分供應果實發育。要及時打權,摘 除下部老葉、黃葉、病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減少病害傳播。
6.6 保花保果
進入開花結果期,提倡熊蜂授粉或振動授粉,提高坐果率,減少畸形果。果實長至乒乓球大小時,及時吊果,防止果柄斷裂或果實接觸地面引發腐爛。
7 病蟲害防治
夏季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等,蟲害主要有煙粉虱、蚜蟲等,要優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學藥劑防治。
7.1 物理防治
在通風口覆蓋60目以上防蟲網。棚內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粉虱、藍色粘蟲板誘殺薊馬。一般每畝懸掛 30cm×40cm 大小的粘蟲板 30~40 塊,底部要高出植株頂部 15~ 20cm 。
7.2 生物防治
當煙粉虱平均蟲口密度達到0.5頭/株時,將麗蚜小蜂蜂卡掛于植株中上部枝條,均勻分布于整個棚,每畝至少10個懸掛點,每次釋放2000~3000 頭,隔 7~10 天釋放1次,連續釋放 3~5 次。注意,釋放天敵前要撤掉誘蟲板。可用 0.2% 苦參堿水劑 300~400 倍液防治蚜蟲、煙粉虱,1億CFU/克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劑60~100g/ 畝防治灰霉病。
7.3 藥劑防治
病毒病發病初期,可用 5% 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劑 2000~3000 倍液,或 0.5% 菇類多糖水劑166~250mL 畝,或 20% 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 167~250g/ 畝,噴霧防治。
晚疫病發病初期,可用 5% 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劑 30~45mL 畝,或 40% 氟吡菌胺·氰霜唑懸浮劑 25~35mL 畝,或 30% 霜霉·嘧菌酯懸浮劑 70~80mL 畝,噴霧防治。
灰霉病發病初期,可選用 40% 嘧霉胺懸浮 劑 63~94g/ 畝,或 25% 啶菌噁唑·嘧菌環胺懸 浮劑 40~60mL 畝,或 30% 啶酰·咯菌腈懸浮 劑 45~60mL 畝, 20% 噻霉酮·氟吡菌酰胺懸 浮劑 40~60mL 畝,噴霧防治。
煙粉虱可用 22.4% 螺蟲乙酯懸浮劑 20~ 30mL/ 畝,或 11% 溴氰蟲酰胺·啶蟲胱可分散 油懸浮劑 10~20mL/ 畝,或 22% 螺蟲·噻蟲啉 懸浮劑 30~40mL/ 畝,噴霧時加適量洗衣粉可 提高防治效果。
蚜蟲可用 14% 氯蟲·高氯氟微囊懸浮劑 15~20mL 畝,或 5% 高氯·啶蟲胱乳油 35~ 40mL 畝,或 10% 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33.3~40mL/ 畝,噴霧防治。
8 適時采收
采收期正值高溫時節,果實成熟快、耐貯性差,要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早采收。
作者簡介:叢星梅,高級農藝師,長期從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