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名稱:甘肅省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分局社棠派出所。
建所時間:1971年3月。
轄區概況:派出所位于天水市東部城郊23.5公里處,轄區面積64平方公里,有17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4個社區,共分7個警務區,現有戶籍人口3.8萬人。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14人、輔警13人。
榮譽:一級公安派出所。2023年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基層單位”,2023年被列為全市“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示范點,2023年被天水市公安局評為“四強”黨支部。
隴右大地,古之要沖,歷史的回響貫穿千年,如今,在這片科技賦能、工業興起的熱土上,甘肅省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分局社棠派出所將“甘棠遺愛”這份跨越千年的仁愛智慧注入新時代法治思想,面對轄區10.31平方千米國家級經開區、3.8萬常住人口、753家企業的社會經濟生態,以現代警務重構服務思路,用科技溫度續寫愛民為民篇章。
立體防控體系織密平安經緯
依托分局“情指行”一體化運行中心,社棠派出所構建“空天地”一體化前端感知網絡,以“智治”重塑傳統安防模式,全域感知中樞在園區布設智能攝像系統,通過整合、融通等資源集成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一網平臺,實現了對轄區治安狀況的實時監控和精準預警,形成了“一點預警、全程聯動、多點攔截”的閉環管控模式。2024年9月,園區某化工企業反應釜溫度異常,系統提前30分鐘預警,拉動消防系統前期到場處置,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2025年以來,數字天網精準指導警力投放,預警勞資糾紛風險7次、火災隱患2起,刑事警情同比下降 51% 。
多元共治平臺激活和諧基因
近年來,社棠派出所將“甘棠遺愛”的勤政愛民精神和新時代法治思想融人現代警務工作,利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將“楓橋經驗”編碼上鏈,構建矛盾糾紛“預防一化解一溯源一回訪”全周期閉環管理體系,搭建“區塊鏈 + 多元調解”線上線下雙軌路線,引入村社、司法、勞動監察、園區管委會、經開區公安等10家共計6個矛盾節點共享平臺與數據。
派出所打造的“甘棠法治云腦數智大屏”,以數據流融通服務鏈,以智慧安防守護平安,以科技助力轄區治理現代化,實現民生需求精準觸達。2024年,社棠派出所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12個,配套布設“一鍵式報警”裝置,并通過綜合指揮室進行24小時線上巡查。這些設施的投人使用,使得轄區治安防控更加智能化。去年以來,派出所通過智慧安防系統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轄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6%以上。
精準服務民生澆灌發展沃土
依托“甘肅公安微警務”和“甘肅公安政務服務”小程序,派出所不斷擴容民生服務矩陣,加強警民互動,共辦理居住證、無犯罪記錄證明、矛盾糾紛調解等8項業務735件。為園區電商產業定制“電子法務”預審平臺,預警違規風險19人次。
2024年6月,園區某科技公司產生股權糾紛,智能合約自動觸發調解程序,線上技術還原股東會談場景,8小時達成和解協議。2025年4月,民警在一次夜間巡邏時發現一名走失老人,而后通過智慧警務平臺迅速確認其身份,并在15分鐘內將其安全送回家中。科技賦能,不僅提升了警務效率,也讓轄區群眾切實感受到“召公遺風”的傳承和社會的溫暖。
智慧服務網絡重塑民生體驗
基于“置換角色 + 設身處地”雙重考慮,社棠派出所以“用戶思維”再造警務流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2024年,線上“甘肅公安微警務”矩陣部署8項業務辦理,配備身份核驗、智能證照柜等設備,自助辦理線上業務“一網通”1543人次。園區企業員工通過“刷臉”功能,3分鐘便可完成無犯罪記錄證明開具,較傳統模式節省2個工作日。截至2025年4月,社棠派出所已線上辦理無犯罪記錄證明421人次,大大縮減了群眾的時間成本。
甘棠遺愛,薪火相傳。2025年,社棠派出所正在以愛民情懷鏈接硬核科技,以現代警務建設詮釋著“民惟邦本”的為民主題。一幅“歷史精神數字化傳承、為民情懷科技化表達”的壯美畫卷正在隴右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