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名稱:云南省祿勸縣公安局皎平渡派出所。
建所時間:1982年1月。
轄區概況:轄區面積257.6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委會、145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2萬余人,其中彝族、傈傈族、傣族、苗族等8個世居少數民族人口共計8177人,占總人口的 36.27% 。所屬村委會均分布在山區、半山區、壩子、金沙江河谷等地區。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8人、輔警15人。
榮譽:2020年成功創建“五星級”示范黨支部,2021年被省公安廳評為“五強”黨支部,2022年被昆明市委組織部命名為“春城先鋒示范黨支部”,2022年被省公安廳命名為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23年被公安部評定為一級公安派出所。榮立集體三等功5次,連續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云南祿勸皎平渡位于川滇兩省交界處,這里有過一段令人難忘的紅色歷史。1935年5月,中央紅軍在皎平渡37名船工的幫助下,憑借6條木船,歷經7個晝夜,突破封鎖,巧渡金沙江,打破了“自古金沙不夜渡”的禁忌,成功擺脫數十方敵軍圍追堵截,實現了戰略轉移,譜寫了“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壯麗史詩。
紅色皎平,滾滾金沙,滇北鎖鑰。
巍巍凳子山,滔滔金沙水,有著43年歷史的紅色文化派出所一一云南省祿勸縣公安局皎平渡派出所便坐落于此。它的誕生,把紅色的守正與現代的創新完美融合。正是這“守正創新”,讓你不自覺地行走于歷史間,很快就能梳理出一幅它的迭代升級圖譜:它從1982年的1名公安特派員到現在的8名民警、15名輔警,雖已到中年,卻歷久彌新、歷久彌堅。

建構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在皎平渡派出所,紅色教育是必修課。派出所通過重走長征路、重溫人黨誓詞、聆聽老船工口述歷史浸潤初心,依托渡江紀念館、烈士紀念碑等紅色資源開展人警宣誓、主題黨日錘煉黨性,積極構建“讀紅書、講紅事、守紅土”警營文化體系,潛移默化鑄牢民警理想信念。
“紅軍當年為百姓拼命,我們今日為百姓守夜。這把火,不能熄。”所長的眼神堅毅。
為將紅色基因深度融人公安工作,派出所推出“紅色紐帶聚合力、共建共治創平安”舉措,以黨建為紐帶,推選7名社區民警進人“村兩委”班子,將工作觸角延伸至最基層。
近年來,皎平渡派出所堅信小所也可以有天作為,以爭創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動力,以小積天、以小見天,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務措施,把汗水警務升級為創新警務、智慧警務、背包警務、火塘警務。
糾紛聯調共治,實現“案結事了”
皎平渡鎮最高海拔2879.6米,最低海拔890米,11個村委會的145個村民小組散落在這高低海拔的落差里。“雖然道路村村通已基本實現,可山路依然崎嶇,往返鎮上還得六七個小時,更別說腿腳不便的老人。”民警何麗娜說。
“紅軍不怕遠征難”,皎平渡派出所民謦也不怕“爬山苦”。多年來,民警們為了服務群眾,淋著雨上山下寨,餓著肚子調解糾紛幾乎是常態。他們挨家挨戶講解法律知識,將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派出所堅持“防范做在矛盾前、普法做在萌芽前、調解做在激化前、回訪做在履行前”,建立“鎮、村、組”三級風險評估體系,通過“進家門、問家情、解民憂”三步驟,結合少數民族家族家支傳統,推出由7名民警輔警及鄉賢組成的“多語服務隊”,聯合司法所、撒營盤鎮流動法庭設立“政法小院”,建立由鎮人大、平安法治辦、法庭組成的“庭所銜接”聯調模式,構建“預警一處置一調解一審判一執行”一站式調解模式。2023年以來,共開展風險排查56輪次,受理矛盾糾紛86起,調解率達 98.68% ,其中3起涉土地權屬糾紛通過“調解 + 司法確認”實現“案結事了”,同時讓235起“小事不出村”。
強化宣防服務,打牢治理根基
2024年的一天,轄區村民張大哥來到皎平渡派出所,想要處理交通違章,但處理違章需要的身份證在前幾天丟了。令他驚喜的是,這里也可以辦理身份證和臨時身份證,補辦完成后便立刻處理了違章,前后不過10多分鐘。只跑了一次窗口,就直接辦好兩類業務,這要歸功于“交所融合”的改革成效。




“在服務轄區群眾的點滴小事中,我們一直懷揣著一顆赤誠之心。”年輕民警閆明強說道。
針對轄區大、山區遠、警力少等問題,派出所推行“一警多區、一村一助理”基層治理模式,從老黨員、老軍人、鄉賢中選聘“紅色網格員”,將11個村警務助理培養為糾紛調解員,145個村組長發展為隱患觀察員,賦予“矛盾糾紛調解員、治安信息觀察員、政策宣傳員”三重角色,筑牢基層社會治理第一陣地。三年來,刑事案件始終保持在個位數并逐年下降,其中2024年以來連續485天電詐“零發案”、連續298天盜竊“零發案”,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8.6% 。
2023年以來,皎平渡派出所以“一村一群、一行業一群”的方式,開通120個“網上警務室”微信群,24小時受理群眾報警求助、業務咨詢、普法宣傳。密密麻麻的文字,無聲訴說著“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派出所堅持實行“24小時便民利民”“周末不打烊”等窗口服務。
地處紅色土地,皎平渡派出所一代又一代民警始終不忘從何處出發,他們從未忘記自己是紅色守護者。
走進皎平渡派出所,房屋干凈整潔,小院里花香四溢,院里的天石頭上醒目地刻著“長征”二字,透出濃郁的紅色氣息。民警輔警進進出出的腳步里,灑下一串為民服務的剪影。九十年前,紅軍用七晝夜的星火燎原,照亮了中國的命運轉折;今夜,這方院落里的燈火,這江畔不息的警燈,正以另一種方式守護著山河無恙、煙火尋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