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展示
時間之美
時間如同沙漏,不斷流逝,其中的細沙承載著回憶,記錄了人生的喜怒哀樂。
開頭以沙漏比喻時間,巧妙引出主題。通過細沙的流逝,將時間與回憶緊密相連,提升了習作的深度,但表述略為簡單。
去年,我和媽媽回老家后,媽媽帶我參觀了她小時候玩耍的地方一—一條水溝和一座石板橋。媽媽給我講了許多她小時候的故事,說那時橋上沒有欄桿,大家都不敢在橋上停留太久,生怕掉進水溝里,膽子小一些的孩子甚至不敢靠近那座橋。
橋周圍沒有任何照明設備,全是雜草和一些谷物、蔬菜。不遠處有一個生銹的鐵門,晚上風一吹,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令人毛骨悚然。周圍一片漆黑,站在無欄桿的橋頭,再配上鐵門的嘎吱聲,仿佛下一秒就會有小鬼從草叢中鉆出來。在那里玩耍,就像進入一個鬼屋,每次都感覺驚險而刺激,令人樂此不疲。
本段描述較為平淡,媽媽講故事時缺乏情感。可以通過添加神態、動作等細節描寫,讓讀者感受人物的情緒及其對過去的懷念之情。
媽媽告訴我,那時她并不害怕惡劣的環境,有時甚至會在凌晨四點來這里等待日出。那可是獨自一人,如果我去,可能會被嚇得心臟病發作。
這些都已成為過去,現在橋上有欄桿,不再讓人感到驚險;水溝旁建了工廠,水溝變得臭氣熏天,人們都不愿靠近;鐵門也被鎖住,周圍裝了很多路燈,把草叢照得一清二楚。凌晨三四點誰還會看日出,該加班的加班,該熬夜學習的熬夜學習。
本段描寫細致入微,成功營造出緊張和神秘的氛圍。若能增加更多感官描寫,并進一步潤色語句,會更具吸引力。
如今,雖然生活好了,但媽媽幾乎沒有空閑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接送我上學放學的路上。回憶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要珍惜每一段平凡的時光,畢竟未來無法預測,過去也無法重來。
時間無法倒流,請珍惜每一刻時間,好好體會時間之美。
結尾總結全文,呼應開頭,強調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但略顯生硬。
編輯診斷
習作通過回憶與現實的對比,巧妙展現了時間的流逝與變化,開頭與結尾相呼應,結構完整,主題鮮明。本文細致描寫了部分場景成功營造了氛圍,但部分內容略顯抽象,缺乏具體細節。建議增加氣味、聲音等感官描寫,使場景更生動。同時,可進一步深化對時間主題的思考,使結尾更具深意。
升格佳作
時間之美
董自栩
時間如同不停翻轉的沙漏,細沙悄然流逝,無法倒流。這些細沙猶如我們記憶中的片段,記錄了我們一生的喜怒哀樂。
去年,我和媽媽一起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老家。媽媽興致勃勃地帶我去她小時候常玩的兩個地方一—一條臭水溝和一座古樸的石板橋。媽媽邊走邊講述,她小時候橋上沒有欄桿,小伙伴們都不敢久留,擔心一不小心掉進溝里,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連靠近橋邊都不敢。
橋的四周當時沒有任何照明設施,雜草叢生,還有些農作物如谷物和蔬菜。不遠處,有一扇生銹的孤零零的鐵門。每當夜幕降臨,風吹過時,鐵門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令人直打寒戰。周圍一片漆黑,走到沒有欄桿的橋頭,幾乎什么都看不見。加上鐵門的聲音,仿佛下一秒就會有幽靈從草叢中出現。媽媽笑著說,她小時候常和伙伴們在這里玩耍,就像進了鬼屋一樣刺激。有時他們甚至會在凌晨四點起床,坐在橋上等待日出。那時媽媽真是膽大,如果是我,恐怕早已嚇得心臟受不了了。
開篇點題,說明時間不可逆轉,記憶珍貴難忘。
本段通過描述媽媽講故事時的動作,展現了她回憶童年時的狀態,使語言更加生動,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不過,這些都已成為過去。如今,這座橋已裝上欄桿,更加安全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令人緊張的經歷也逐漸消失:水溝旁建起了工廠,水溝現已廢棄,散發出惡臭,人們不得不捂鼻繞行。銹跡斑斑的鐵門被鎖住,周圍裝上了路燈,照亮了每一寸草地。現在還有誰會在凌晨三四點起床看日出呢?大家忙于各自的事務,該加班的加班,該熬夜學習的熬夜學習。
本段在場景間增加過渡句,銜接更加自然流暢。同時添加了豐富的細節描寫,如心理描寫和感官描寫等,使整體內容更生動。
回憶總是很美好,但現實往往很殘酷。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也無法預知未來。如今,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媽媽再也沒有多余的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接送我上下學的路上奔波。
時間如同沙漏中的細沙,不斷流逝。我們要學會珍惜每一刻,好好感受時間帶來的美好。無論回憶中的歡樂與刺激,還是現實中的忙碌與充實,都是時間饋贈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結尾增加了抒情和議論,將時間比喻為人生的沙粒,實現了從具體描述到哲理思考的升華。
編輯點評
本文以沙漏比喻時間,構思精巧。通過今昔對比,小作者描繪了老家石橋和水溝的變化,細膩展現了時間對環境和人的影響。動態描寫使媽媽的形象更生動,同時細節刻畫生動,如鐵門聲響等場景增強了代入感。文章結尾升華主題,強調要珍惜時光,富有感染力,真摯動人地詮釋了時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