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每天的太陽

2025-08-11 00:00:00楊姍姍
安徽文學 2025年8期
關鍵詞:小崗村

民以食為天,作為在歷史上災難頻仍飽經風霜的中華民族,從來將吃飯的問題看得如天之大。遠的不說,近代以降,我們這個文明源遠流長的國度曾經風雨縹緲積貧積弱,依靠小米加步槍終于打出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篳路藍縷,后發直追,創造出許多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畢竟錯過了兩次世界工業革命的機遇,又剛剛走出遍地瘡痍,家底子薄,直到新中國成立29個春秋之后的1978年,在一些經濟落后的窮鄉僻壤,仍然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吃飯的問題。

在我們關于1978年的記憶里,大概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象出一個初冬靜悄悄的夜晚,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十八位農民,在一張家庭聯產“大包干”承諾書上按下紅手印的場景——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就此破冰。這一年小崗生產隊的糧食產量3.6萬斤,次年即飆升至13.2萬斤,第三年的糧食產量更是史無前例地高創到22萬余斤……祖祖輩輩的小崗村人餓肚子的歷史,從此一去不復返。

按老百姓的話說,世間的大道理千千萬,能讓人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才是一切道理中最大的道理。

1978年就是這樣向我們走來,又向遠處走去。

在距離鳳陽小崗村一千多公里的陜西關中平原,咸陽市永壽縣御駕宮鄉固室村的村名聽上去便大有來歷,相傳這里曾是唐王李世民北征突厥時的營地之一,古老的山神廟前有一鼓狀石塊,村名故得“鼓石”,久而久之,何時諧音演變成“固室”,不得而知。

小崗村紅手印按下的翌年,明媚春光里的那個三月,御駕宮鄉固室村木匠嚴中勛的家里,一聲啼哭如同擂鼓般劃破村莊的寧靜,嚴家的二小子呱呱墜地了。又添了一口人丁,做父母的喜不自勝,孩子的名字早已取好——倘是男娃就叫“偉龍”。龍是這片土地上的圖騰,愿他長大能夠翱翔高遠。

嚴偉龍的父親堪稱在物資匱乏時代貧窮鄉村里的那類巧匠能人:種得了地,會木工手藝活,通曉筆墨讀過書,曾當過一段時間的代課老師。他是一個普通農民,又是普通農民中的佼佼者,跟在這樣一位父親后面蹚過幼年和少年之河,幾乎決定了嚴偉龍頑皮奔跑的姿態。

少年嚴偉龍活潑好動,遇事愛動腦子,非常喜愛讀書。或許讀書的習慣與他父親嚴中勛不無關系,從懵懂之時起,嚴偉龍便耳濡目染地受到父親的熏陶,小小年紀認得了很多字,好奇心格外重,碰到什么新鮮事情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上學以后嚴偉龍的學習成績十分出色,各門功課在班里都名列前茅。中國從1977年恢復了中斷十年之久的高考,那些年大學生被社會稱為天之驕子,尤其在農村,哪家出了一名能改變命運的天之驕子,喜訊能風一般地迅速傳遍全鄉。在固室村老少鄉親的眼里,嚴偉龍生就一個大學生的料子,以后考高中、讀大學應該不成懸念。每每自家娃娃不好好上學,就常拿嚴中勛家二小子當作榜樣用。

然而,嚴偉龍卻放棄了考高中。永壽是貧困縣,農戶普遍不富裕,他家的生活拮據,媽媽有病,妹妹年幼,開支捉襟見肘。嚴偉龍在幾番斟酌、咨詢老師之后,鄭重其事地告訴父親,他決定不讀高中,去考中專。

當年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院校一樣,畢業分配工作,戶口“農轉非”,吃上商品糧,從此跳出了“農門”。不少家庭條件困難的農戶子弟學生,都選擇了考中專學校。而同時又正是這一原因,那個時期鄉村的優秀初中生,往往都在高考之前就聚向了中專的考場。嚴偉龍對父親說:“關鍵是我可以早一天出來工作,早一天掙錢,早一天貼補家里。”說完,他如釋重負。

嚴中勛感到一陣難過,他知道兒子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也知道兒子的心思,可他不知道說什么好,要是能夠供養得起,他寧愿兒子讀高中、考大學。嚴中勛心里有一點慚愧,又有一絲欣慰,還有一些苦口婆心的話,但他半天沒說出來,只是使勁地想,兒子長大了!

1995年炎熱的夏天,嚴偉龍以全縣第三名的優異成績被咸陽衛校錄取,專業是臨床醫學。如果按照當時衛校學生的常規路徑,四年后畢業的嚴偉龍將被分配到鄉鎮醫院,開始他未來的行醫之路。在咸陽求學的那四年,是嚴偉龍人生觀世界觀重塑的階段,拓寬了他的視野,他不甘心這么年輕就要過上一眼望到頭的生活,胸膛里有一股不安分的東西激勵著他,期冀走出關中平原的家鄉,像歌里唱的那樣,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哪些無奈和精彩,踏上一條可能跌宕起伏卻又充實的旅程,去闖蕩自己人生的新航線。

1999年初夏,西安一家醫療電子器械廠招募駐外省銷售代表,薪資待遇誘人,月工資高出同時期的很多廠家。報紙上的這條招聘信息讓嚴偉龍怦然心動,他立即報名應聘,成功地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嚴偉龍作為被派出駐外銷售代表的第一站是安徽省阜陽市。第一次告別家鄉,從黃河流域的關中來到了淮河之濱的淮北,地理環境、社會風貌、生活習俗等都給予他全新的體驗。他人生地不熟,又是白手起家,為了盡快打開局面,贏得客戶信任,不分早晚東奔西跑。

嚴偉龍負責推銷的電子醫療器械,是一種家用型的保健醫療產品。20世紀90年代,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普遍建立起注重養生的健康意識,人們突然從物資匱乏的生活一步跨進物資供應極其豐富的年代,日常習慣、食物結構包括飲食理念等都發生顯著改變,食品加工業蓬勃發展,為生活提供各種便利的同時,又給人們帶來許多潛在的健康風險。嚴偉龍本身就是學醫的,專業的敏感使他一面推銷著保健醫療器械,一面又在加深著對人們健康現狀的憂慮。

今天嚴偉龍說我們應該關心人類如何健康生活,構建起一種更加健康的飲食環境,或許就是從那個時候生出了探索的萌芽。

以小崗村“大包干”為開端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到今天,世界自第二次工業革命過渡進到信息革命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時代,標志著人類邁入一個信息主導的社會階段。2024年末的某一天,當我初次見識小崗蒸谷米的市場表現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電腦、年輕的員工和當下最新銷售模式的帶貨直播間。

從紅手印到直播間,從土地里扒口糧,到完成工業生產融入物資流的現代化模式——這是我們對小崗村既往記憶的跳躍式更新。

所謂蒸谷米,是稻谷經過水熱工藝處理和短時高壓蒸汽作用后,再進行脫殼碾制而成的營養型大米,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第三種新米,在歐美、中東地區以綠色、健康而著稱,價高且暢銷。而對于中國大眾消費者,蒸谷米似乎還是一個稻米新品類。可據有關文獻,其實早在2500年前我們的老祖先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比如用蒸谷米當作軍糧,利于保存和方便運輸,比如客家人現在依然食用的“菩米”,就是采用這種工藝制作的熟米。蒸谷米之所以沒有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主流糧食,可能由于白米加工成本低廉,中國老百姓貧窮幾千年節儉的慣性使然。

張紅國是小崗本地人,具有敏銳的市場意識,2013年前后他發現蒸谷米與普通白米的價格差異很大,立即籌借款項,通過湖南經銷代理商購買了一臺生產蒸谷米的意大利進口機器。不知什么原因,他沒有將技術圖紙一并同時買回,在以后的安裝、試機、操作過程中,需要靠自己的摸索來積累經驗,以至這臺“施科威”機器,遲遲未能按照預想的狀態投入到正常的生產中去,企業的經營陷于困頓。苦惱之下,張紅國找到了時任鳳陽縣畜牧局局長趙家龍。

“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沈浩任小崗村第一書記期間,趙家龍曾任村委副書記,雖然他已經離開了小崗村,仍常常懷念那一段難忘的日子,情感的羈絆未曾有絲毫減弱。為了推動地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縣鄉基層干部幾乎全都肩負著招商引資的重任,得知了張紅國的困境,他立刻想到在一次聯誼活動中認識的嚴偉龍。

此時的嚴偉龍自外派阜陽起步,輾轉騰挪于合肥、武漢,縱橫商海十幾年,從醫藥器械銷售再到轉戰商貿領域,開辦貿易公司,賺了盆滿缽滿,在合肥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風風光光一氣呵成。那些年正趕上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浪潮,他做生意順風順水,到2012年一口氣開了十二家店鋪;在麥德龍、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設煙酒經營專柜,日進斗金。工商、中信、光大等銀行,都紛紛主動打電話聯系,爭著要給他授白金卡。“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正是他那個階段的真實寫照。

不過,每當燈紅酒綠過后,一個人安靜下來的時候,心里卻常常是空落落的,仿佛缺少了一點什么東西,這些肯定不是生活的全部意義和價值體現,從固室村走出來的人生難道僅僅依托金錢來解鎖嗎?他時常會陷入這樣的靈魂拷問。透過精神空虛的凸鏡,放大出一個人內在的心理需求,其實自己更期待的是某種社會的認可,這種個人價值感的渴望,完全超越了金錢所帶來的閾值界限,這才是他從少年時代就一直向往的境界。

日后嚴偉龍評價趙家龍是他的“貴人”。正是他日進斗金風光無限卻難掩精神匱乏時,趙家龍出現在他的面前,帶著他到鳳陽跑了很多地方,考察了不少項目,包括蒸谷米。他心靈世界的一盞燭火被點燃了,看到了另外一種踐行人生的可能性。

其實嚴偉龍比張紅國更早幾年就曾聽說過蒸谷米,這三個字像種子一樣播進他的心田,只在等待生根發芽的時機。

蒸谷米的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含量是普通精白米的2—4倍,稻谷綜合營養留存率超80%。特別是蒸谷米的升糖指數(GI)比精白米下降了45%,僅為45.76,遠低于國際上對于低GI食物的認定標準(GI值≤55),長期食用有助于人體血糖值的持續穩定。

市場永遠是時代變遷最靈敏的溫度計,以一名畢業于醫專的從商者眼光,嚴偉龍在蒸谷米的顆粒上看到的不僅僅是生意,還有未來的潮流和大勢。新世紀以來,隨著現代工業的高速發展,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的食物加工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過去的主要食物多是原材料產品和初級農產品,而現在無論超市柜臺還是家庭冰箱,琳瑯滿目的都是超加工的精細食品。為了追求口感,普遍添加糖、香精及防腐劑。過度工業化加工的食品,帶來的食品潛在性危險也隨之增加。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科技賦能健康轉折點時代,蒸谷米在這個時候的登場亮相未必是一種偶然,它更可能預示著下一個時期健康飲食的新方向。

民以食為天,曾經這個“天”是吃飽,現在則是吃好,吃出健康。依然是食,但是“天”的內涵與意義不盡相同,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一次食品技術的改良,也可能引發社會生活內涵的深刻變革。

嚴偉龍和張紅國兩人的知識結構、社會閱歷、生活環境都迥然不同,導致看待問題的角度也產生不同,對待如何完善蒸谷米生產加工技術存在分歧,合作不久便中止了。

2015年,嚴偉龍驅車湖南,從意大利“施科威”代理商手上,將蒸谷米生產線的技術資料和圖紙買斷。鑒于2500年前這項技術就已在中國出現,嚴偉龍形容此行為“一腳油門兩千年”。那種邈遠的遐想使他心潮澎湃,來自御駕宮鄉先民馳騁疆場金戈鐵馬的熱血基因在他的血管里奔流,他準備放手大干一場了。

當時國內,除了央企中糧集團之外,沒人見過蒸谷米生產線。中糧的蒸谷米產品是全部輸出國外,跟嚴偉龍的市場理念完全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人家對他這樣的小小民企也不屑一顧。形勢異常嚴峻,沒有人懂得技術,手里拿著設計圖,只能算是紙上談兵,對蒸谷米實際生產加工制作工藝還是“瞎子摸象”。生產設備調試安裝每一步都關山重重,困難和問題就像被放進一個大型孵化器,不停地發酵出各種棘手的難題,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從頭再來。

曾幾何時,嚴偉龍感覺銀行賬戶里的錢款猶如阿里巴巴山洞,藏有取之不竭的金幣,可以由著性子可勁地花。然而投資蒸谷米后,他發現仿佛遭遇了一個吸金的深潭,扔下再多的金幣,也僅能激起一點水花,可怕地深不見底,蒸谷米生產線還在調試之中,他的銀行賬戶卻似溪流斷水已經干涸。嚴偉龍傻眼了,資金缺口很大,更大的問題是不知道最終還將有多大。

2017年是嚴偉龍一個險象環生的年份,他身陷四面楚歌,陸陸續續把合肥的五套房子賣掉,后來連自家居住的房子也做了抵押貸款。那段時間嚴偉龍每天一睜眼,冒出腦子的第一件事就是錢、錢、錢!到哪里搞錢,借錢還錢,再借錢再還錢,拆東墻補西墻,循環往復,每一道墻都壓得他透不過來氣,焦慮到了極點……以至于有時候嚴偉龍會焦慮得恍惚,有一種自己不是在做蒸谷米,而是做融資的錯覺。

遠在陜西的哥哥、妹妹也到處幫他東拼西挪,湊了兩百多萬元,可這也只是杯水車薪。最難的時候,嚴偉龍甚至借過高達兩分錢的高利貸,明知是火坑,但當時不跳就過不去那一關。一直支持嚴偉龍勇往直前的妻子,這一回害怕了,越想越驚心動魂,忍不住地號啕大哭:“高利貸這條路太兇險,千萬不能借!搞不好要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我自己可以跟著你受窮,可你考慮過孩子以后怎么辦嗎?”嚴偉龍也難受,他何嘗不理解妻子的良苦用心?可是他已經山窮水盡,唯剩華山一條道了。那些日子他就像打了雞血,自我鼓勵,自強自洽。他幾乎借遍合肥市所有的小貸公司,線下額度借完了,線上借,今天30萬,明天50萬,包括平安普貸額度統統都借完。那時候的小貸公司雖然披著冠冕堂皇的外衣,實際上大都游走在灰色地帶,手段也往往劌目怵心,嚴偉龍至今都不堪回首。他發了瘋似的拼命找錢還錢,白天淪陷在資金鏈即將斷裂的焦慮之中,深夜又會被一種瀕死的窒息感憋醒。相比很多借高利貸的人,嚴偉龍可能更加痛苦,他絕不允許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銀行“失信人”的名單上,這是他的人格底線。

時過境遷嚴偉龍追溯往事:“想一想都后怕。真怕!那時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投入的資金全部打水漂了,可能還沒有生產出高質量的蒸谷米產品。如果那樣的結局,我也認了,不后悔,因為你已經做過破釜沉舟的努力,后悔沒意義。”

“假如再給你一次那樣的機會,你還會去做破釜沉舟的努力嗎?”我問道。

他沉吟了片刻,才回答:“不會。說句真心話,如果給我機會重新選擇,我就一定不會再選蒸谷米這個全新的產業……你不知道我的痛點,那種切膚的感受只有我自己能夠體會!”

也許,嚴偉龍在蒸谷米創業初期中遇到的困難,是一個商人向企業家轉化時期的典型過程,是很多創業者最終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和分水嶺。

嚴偉龍臨淵履薄而矢志不移,撞倒南墻不回頭,除了所有外在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因——年輕,敢想敢干,因為年輕而英雄本色,因為英雄本色而義無反顧。2017年底,嚴偉龍決定移師小崗村建廠。

他心里清楚,比廠房設備更重要的是人才,所有的競爭都是人才的競爭。嚴偉龍身上尤其可貴的一點是,他醫學的專業與糧食無關,然而醫學和糧食都與健康有關,兩者的融合構成了他帶有悲憫情懷求索人類健康的夢想,自此而始終不渝。幸好,他是站在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夢想起跳板上,很快“原繼東”這一名字便落入了他的視線。

原繼東的個人簡歷掛在網上,一個經歷豐富的“80后”,有在世界500強外企和中糧集團等多家企業工作的經驗。那天原繼東忽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內容言簡意賅,問:“你了解蒸谷米嗎?”答:“我了解。”

于是2018年4月,嚴偉龍和原繼東在合肥見面了。中糧集團只有一個工廠生產蒸谷米,原繼東所在的廠加工傳統精白米,他也沒有直接接觸過蒸谷米,但了解大概的生產工藝。一拍即合,嚴偉龍要找的正是這樣的幫手。

說干就干,邊建邊干,2019年7月26點火試車。蒸谷米有一個熟化過程,蒸汽在罐體里,氣流、溫度每個點都要均衡,循環工藝要求極高。“施科威”蒸谷米設備銷售到了非洲、東南亞等熱帶地區,可是這一次在中國似乎顯得水土不服,產品質量很不穩定。也就是說,確定不了符合標準的技術參數。意方的技術人員也感到束手無策。

2019年9月11日,中秋節的前兩天,職工們都要放假回家過節了,蒸谷米二廠廠長原繼東留下來值班。他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心思,自己是因蒸谷米被招進來的,嚴總投了這么多錢,萬一做不出來怎么辦?自己丟人現眼,以后還怎么混?試驗一罐十萬元,失敗一次原繼東就心疼一次。這些日子他看那意大利工程師的招數,認為路子不對;中糧他也去看了,技術路徑不同;省農科院、安農大、合工大在這里開展課題研究他都跟在后面求教。他回想在思念食品做粽子的工藝,感到有所啟示,琢磨出一個新的思路。原繼東向嚴總請戰,想按照他的思路,再蒸一罐試驗。

可以想象當時嚴偉龍和原繼東的表情,估計是凝重的,笑不出來。

稍頓,嚴偉龍問他:“你有沒有把握?”

原繼東吸了口氣,說:“有,嚴總你等著吧。”

原繼東一顆心提著,時間在流逝,蒸汽噴發出來,氣味和平時不一樣,對了,他心慢慢地往下落,這次氣味好像對了!直到夜里十一點鐘,開罐后的一刻,兩個人欣喜若狂。終于,成功了!

嚴偉龍和原繼東對視一眼,兩人都想到了一塊兒,十萬就十萬,再蒸一罐。

一罐修訂一次數據……中國蒸谷米工藝的更改,各類參數,院校引用的數值,包括“百度百科”上的詞條,一罐一罐地重新確立。

10月份,小崗農業科技園出身的第一批蒸谷米產品問世,原材料除選自東北五常的稻花香之外,還收購了小崗村本土的500畝水稻。

然而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便遭遇了那場眾所周知的疫情。整整三年,雪上加霜,市場流動很難,不是入不敷出,根本就是有出無入。可是需要花費出去的款項卻一分都不能少,譬如和上海糖尿病研究所,一個試驗就上百萬元。原繼東的體會很深,公司仿佛不是生產企業,而變成科研單位了,必須站在科學技術的最前沿。不斷與京滬的院校和科研機構聯手開展蒸谷米的試驗課題。

資金仿佛永遠都存在缺口。一度,公司還因乙方基建質量問題,被對方起訴封了銀行賬號。好在自從落戶小崗農業科技園,就像有家有戶口的孩子,嚴偉龍硬著腰板擺事實、講道理,請上級組織為企業排憂解難,終于達成和解,對方撤訴。還有一次廠里急需一筆二百萬元的貸款,受當時的擔保條件所限一時難以貸出,嚴偉龍情急之下直接給時任市委書記張祥安寫信求助。張書記看到來自民營企業的求助信后也不怠慢,第一時間便協調滁州市農擔擔保集團去小崗調研、擔保。每每回想,嚴偉龍就十分感慨,當初哥哥幫他借錢時找一位能夠張得開口的至交好友,人家一口就回絕了,事后也能理解,這年頭信用危機是一個社會問題,凡涉及借錢,就怕撂到水里有去無回。他一位朋友是西安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家,來小崗考察后婉拒了出資,認為蒸谷米產業有前景但未來的路太遠,誠摯地表示嚴偉龍以后不管何時,倘若家里生活遇到困難都有他托著。話說到這個份上,也算是掏心掏肺了,他深為感動。不過嚴偉龍最迫切需要的還是他事業上開拓掘進的動力,這時他更珍視來自小崗村和地方政府層面這種強大的支持。

2022年4月,“小崗蒸谷米”成功注冊商標。次年,“小崗香粳1978”實現了大面積豐收。與此同時,央視《焦點訪談》的鏡頭對準小崗種業,中國新聞推出專題《奮進新時代》,中央電視臺發布助農廣告,形成了強大的媒體宣傳攻勢。嚴偉龍終于迎來了他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季節,現金流暢通起來,所有債務包償還,公司利潤大增,而這只是走向未來的開端……

嚴偉龍最初決定進入小崗農業科技園建廠,不完全排除還存在幾分感性的成分,過后他站到更高的角度看待,小崗村是一個農村新興產業的時代放大器,倘若蒸谷米項目不是從小崗農業科技園再出發,很難說能否產生今天這么大的市場影響力。

眾所周知,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生命線。在新世紀我們用大約占世界7.4%的耕地,生產出世界25%的糧食,養活了世界18.12%的人口。糧食安全首先是確保耕地,可是某一天我們驀然又驚訝地發現,除了耕地,同時還要確保種子才行。

最典型的例子,我們本來是一個黃豆出口大國,在農產品分工全球化的背景下,某跨國巨頭種子公司通過轉基因技術壟斷種子,繼而操縱大豆期貨價格,打擊了中國本土的大豆種植和油脂壓榨產業,導致我們每年消費的大豆超過70%依賴進口,國內糧油價格受制于國際市場波動,中國農業的自主性被削弱,觸動了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以及農民權益等問題的隱患。

形象地說,種業相當于現代農業的“芯片”。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種業既涉及國家糧食安全,也關乎全民生活質量。

今年36歲的蔣笑林是2020年來到小崗從事種業工作的,他小時上過武校,教練非常嚴格,練功犯錯會受罰挨打,比當兵還苦,從武校出來后他就變得特別能吃苦。在小崗種業,比吃苦耐勞更重要的是細致,育種容不得半點差錯,弄混了一個數字就會前功盡棄。秋收的時候品種集中,今年光是他的手上就有1600份小材料。每年都要篩選、留種,放在網袋里曬干,觀察、記錄產量,關注水稻的長勢,稈高、穗頭、結實率,以及花期能否避開高溫——遭遇高溫容易跳籽。倘若該稻種適合在小崗種植,來年增加種植面積。成天基本在風吹日曬的室外,然而每個工作節點堪比繡花,針針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全能型選手,水電油漆加電焊,好像天下的活兒就沒有他不能做的,連“圍鱉塘”都是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干。

稻鱉共養是蒸谷米一廠廠長傅先來青睞的項目,因為稻田里不能施化肥打農藥,否則鱉就活不成,所以具有標志性的宣示意義:水稻和鱉都絕對環保。他把圖紙和任務交給蔣笑林,后者帶著一幫小伙伴們從電焊鐵網,安裝鉸鏈,設置進出水管和穩定水位的排水管道,到布置監控等一系列工作。蔣笑林把這個全程簡稱為“圍鱉塘”。

傅先來是蔣笑林的導師,把他帶成了水稻育種方面的行家,也有點兒像他武校教練,在廠里傅總平時和藹隨意,對待育種卻嚴格得要命,當然別人錯了他不能打罵,但會毫不留情地“熊人”。

傅先來是安徽舒城人,1983年出生,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農學專業。以后從水稻育種、水稻生產、水稻銷售到水稻趨勢,各個崗位轉了個遍,轉來轉去都圍著水稻轉。所謂水稻趨勢,就是水稻品種在銷售之前必須要做水稻區域試驗,拿到省級和國家的審定意見書,他非常熱愛這項工作。關于自己他有一個獨特的見解,說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具有這樣精神內核的人往往特立獨行,似乎適宜于做匠人,抑或科學家,能夠無怨無悔地長久專注于某一塊專屬的“自留地”。

從2016年起,他就一直被分別外派印度尼西亞、越南、法國,天津的天隆公司在這幾個國家進行新品種實驗。出國兩個月傅先來就將他的英語翻譯辭了,在大學他的英語底子好,自修印尼語,一半英語一半印尼語地進行溝通。那年水稻成熟的前十來天,印尼蘇拉巴亞的一場大雨傾盆而下,傅先來還在田頭上河壩便破口了,村長騎著一輛摩托車沖過來把他帶走,片刻之后這里已是波濤汪洋,幸虧撤離得及時。他穿插著在越南待了五年,把越南語也學了個大概。越語的翻譯他不放心,比如水稻有芒,他說要選擇不長芒的水稻品種,誰知被翻譯成要用剪刀把芒剪掉。那時傅先來脾氣急躁,跟在他后面干事的當地人弄錯了,他會惱怒,發火。而對方卻高興有他這樣較真的人來為他們國家工作。

傅先來的家庭觀念重,在外面漂泊時間長了,就期望回到離家近的地方工作生活。在國外相遇中國人、在外省碰見安徽人、在安徽遇到六安人都有老鄉見老鄉的親切感,想為家鄉做點事情。從另一個視角看過去,他的事業奮斗之路也是他的精神歸鄉之途。2004年走出大學校門后的第一份工作在沈陽,過年回家坐K字頭的綠皮火車,夜間困了就睡在冰冷的車廂過道上。換的第二個單位是天津,在東北人的目光里天津已算南方,離家近了許多。然后天津的江蘇分公司,已在安徽的隔壁了。天津老板開疆拓土的思路清奇,不是有了項目招人,而是有怎樣的人,規劃怎樣的事,以人來量身打造項目。2021年傅先來跟天津老板表示他不想干了,想家,想回安徽。老板的眼光開闊,考慮安徽地處中國南北之間,可以作為承接北方通往東南亞的國際育種中轉站,遂參與投資安徽小崗種業,傅先來終于回到了家鄉。兩年以后,傅先來正式離開天津的公司,全職加盟小崗的蒸谷米產業。

因為,蒸谷米需要專用的稻谷品種。

所以有兩個途徑,一是收集最好的原糧,比如嫩江水澆灌的吉林大安大米、黃河水灌溉的銀川小粒香等,這兩地都是弱堿性,水源干凈。二是自己育種培植,從2021年50畝的研發啟動,到明年的示范訂單面積預計4300畝。標準化、統一化,全生育期管控。

2024年,小崗種業獲得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一粒稻谷從種子到餐桌,經過傅先來的一廠種業生產加購買,到原繼東的二廠生產線控制加蒸谷米設備制造,再到由嚴偉龍全盤架構的銷售推廣,市場化品牌化運營,走完了一二三產的全部過程。實際上這也是一部農業科技和社會進步史的縮影。蒸谷米的糧食深度加工橫空出世,稻谷的原料訂單連接著耕地、農民,產品接續了鄉村、城市,從農民到市民,從一產到三產的全要素融合,形成了小崗村鄉土經濟生產模式跨代的完整產業鏈。

年輕是一種資本,這一群年輕人朝氣蓬勃,靈魂昂揚,在小崗村火熱的田野里,他們在開創著有生命靈魂的年輕事業。

市場上有一種方便食品——自熱米飯,它是把米磨成粉重新造粒,進嘴沒有嚼勁,感受不到那種稻谷的靈魂存在,而蒸谷米不是打碎了重組的合成米,仍然保持著稻穗上谷粒的完整形態,并且軟糯Q彈。市場上還能見到一種白米胚芽米,自然界生長出來的芽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意味著包裝袋應該通氣,因為胚芽需要呼吸。而一旦把白米胚芽米做成蒸谷米胚芽米,那么胚芽的生命進入沉眠狀態,產品保質期可長達一年。

蒸谷米產品開創了大米主糧的一個新品類,未來中國人的餐桌最起碼多了一個健康選擇。全國包括遙遠的新疆、西藏在內,有200多家小崗蒸谷米的經銷商,把最便宜的初級農產品稻谷的價值是往上翻了數倍,這種升值對于農業的帶動是顛覆性的。現在我們常說新質生產力,這就是新質生產力!

嚴偉龍的蒸谷米生產線設備是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套原型機。目前他們已經售出了三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蒸谷米生產設備,這就意味著國內又增添了三家蒸谷米生產廠商。大道通衢達青天,嚴偉龍認為,既然想把蒸谷米發展成一個產業,就不能只由一家來做,眾人拾柴火焰高,他愿意來做產業的拓荒者、布道人,做蒸谷米產業崛起的驅動力。

一碗蒸谷米,健康中國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17年原繼東在中糧即將被評為省級勞模,卻因離職而放棄了。2022年,他在小崗村機關支部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傅先來入職小崗村,歷經從央視到地方新聞媒體聚焦的輪番磨礪后,終于能在鏡頭前談吐自如。那時他沒有想到,自己將會在2024年當選為鳳陽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

嚴偉龍自己最中意的稱謂是蒸谷米產業生態建設者。2023年,這位建設者被小崗村委以重任,擔任小崗村商會會長。

時代選擇了小崗,小崗選擇了嚴偉龍、傅先來、原繼東……他們作為新小崗人,也成就了一個從這里出發任重而道遠的新興產業,即便將來他們中間有的人可能離開這里,小崗也會是曾經延續過他們創業基因的精神棲息地。

2019年7月26日,第一套蒸谷米機器安裝點火儀式,嚴偉龍請來了1978年初冬那個夜晚在“大包干”承諾書上按下紅手印的小崗老人,請他們再次按下了紅手印。當時天高云淡,陽光熱烈。嚴偉龍內心莊嚴,暗暗地告訴自己:從今天起,我們將重啟中國的主糧改革。

寫下這一段文字,我不禁想起采訪中和他的一段對話。在嚴偉龍最困難的時候,他以為自己當時若有退路,就不會再去做那些破釜沉舟的努力。實際上他錯了,即使他再一次從頭開始,還是會走上來到小崗的這條道路,去推動一個農業科技新興產業的崛起,這是他的宿命。在這里,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這里一群小崗村新來的年輕人,每天都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前行。

責任編輯 夏 茜

猜你喜歡
小崗村
山河日新處
人民畫報(2025年6期)2025-07-27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国产丝袜精品|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成a人片|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蜜臀AV在线播放|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色综合日本|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www网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色综合国产|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日本免费a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亚洲无线视频|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六月| 不卡无码网|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亚洲丝袜第一页|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日本国产精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色综合久久88|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在线| 久久男人视频| 999国产精品|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夜夜操国产|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在线小视频|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在线欧美一区| 国产欧美性爱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www.狠狠|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成人福利在线看| 久久福利片| 美女免费黄网站| 在线五月婷婷| 午夜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