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柯橋優選動員會(商會專場)在舉辦。會議全方位講解了“柯橋優選”項目的申報流程、評審方式、推廣服務,確??聵蚋魃虝軌驕蚀_理解和充分掌握項目信息,廣泛引導柯橋優秀企業參與申報,形成“共鑄品牌、共創價值”的良好氛圍。
來自中國輕紡城安徽商會、中國輕紡城福建商會、柯橋區紡織繡花商會等26家商會的近80位代表參與了本次動員會,并圍繞申報機制、評選標準等內容進行了針對性的提問交流。此次深度互動為“柯橋優選”項目的高效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將助力柯橋企業更好地對接政策、共享資源,共同推動“柯橋優選”品牌邁向新高度。
據了解,柯橋優選產品評選工作以服裝服飾面料為評選主體,將圍繞時尚創意、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三大屬性開展評選和推廣工作。凡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內注冊,符合申報條件的面料研發、生產和貿易型企事業單位均可自愿申報。本次動員會通過專業解讀申報及評審流程,引導各商會在明晰細則的基礎上,廣泛發動柯橋優秀面料企業申報產品,集聚先鋒時尚創意、發揮創新驅動效應,不斷提升柯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2025年度“柯橋優選”將通過產品數字ID、線上展廳、電子手冊、產品吊牌、展會及對接會等方式推廣精品面料。據悉,獲選產品將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以及日本東京國際功能性紡織服裝展覽會(TexfutureTokyo)、法國巴黎PV展(PremiereVision)、德國慕尼黑功能性面料展覽會(PERFORMANCEDAYS)等多場展會上展示,促進“柯橋優選”產品的商業價值轉化。
近年來,柯橋全力塑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柯橋優選”品牌體系,為打造現代化“國際紡都”注入了強勁動能。今年,“柯橋優選”重磅升級,從多個維度為柯橋企業打通發展路徑,創造商業機遇,進一步強化了“好面料、柯橋造”的行業認知。
“經營大講堂”精準賦能, 破解線上展示痛點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貿易的今天,產品展示已從線下展廳延伸至廣闊的網絡空間。一張能精準傳遞面料色彩、紋理與質感的“好照片”,往往成為吸引客商、促成交易的關鍵“敲門磚”。為幫助商戶掌握這項數字化營銷的必備技能,近日,中國輕紡城壞布市場“經營大講堂”系列活動之一的面料拍攝教學正式開課,活動匯聚中國輕紡城各大市場的經營戶前來參加,現場座無虛席,學習熱情高漲。
據了解,本次“經營大講堂”圍繞拍攝基礎知識、設備選擇和場景搭建、拍攝技巧等方面展開,結合實際案例向經營戶們傳授了面料拍攝的專業知識。講師特別針對商戶實操中常見的畫面失真、偏色等痛點問題,詳細剖析了成因,并指導商戶如何通過精準調整設備和參數來捕捉面料最真實的色彩與質感,顯著提升了課程的實用性和互動性。值得一提的是,參與課堂的眾多商戶已開始在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各類實景視頻,并逐步積累起相應的粉絲群體,他們對提升拍攝效果懷有迫切的需求。
講堂的成效直接體現在學員的積極反饋上?;顒蝇F場,不少商戶帶著拍攝設備前來,通過講師“手把手”的針對性指導和問題解答,他們表示學到不少竅門,受益匪淺,并計劃在接下來的視頻創作中立即應用所學方法,以期呈現更專業、更具吸引力的面料展示效果。
自2024年5月啟動以來,中國輕紡城壞布市場精心打造的“經營大講堂”已成為賦能商戶常態化學習的優質課堂。該講堂精準洞察商戶需求,開設涵蓋知識產權、消防安全、紡織基礎知識等多元化主題的課程,并力邀行業專家深入解析經營痛點,持續為商戶提供精準賦能。 (王耀祖)
中國輕紡城北聯市場成品窗簾展貿區即將開業
中國輕紡城北聯市場成品窗簾展貿區即將投入運營,目前區域裝修已進入收尾階段。作為中國輕紡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聯市場此次傾力打造的專業化成品窗簾展貿區,標志著市場業態從傳統面料交易向成品化、場景化、品牌化方向的重要升級。
北聯市場成品窗簾展貿區最大亮點在于其“全天候經營模式”,展貿區正式運營后,將實行24小時彈性營業,集成品展示、線上交易、電商直播、國際貿易及展會活動等多功能于一體。此舉將顯著提升中國輕紡城在窗簾窗紗領域的綜合服務能力,更高效滿足產業鏈各環節及終端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從而提高在全國專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據了解,成品窗簾展貿區項目在今年3月成功實現市場三樓首批107間商鋪的滿額入駐。目前,來自海寧、余杭等地的39家成品窗簾行業標桿企業已基本完成裝修工程,只有少數商戶正進行門頭安裝與室內軟裝等收尾工作。這一高效高質的招商與建設進度,不僅標志著項目即將從藍圖變為現實,更預示著北聯市場成品窗簾展貿區作為產業聚集新高地,即將以嶄新姿態迎接全球客商。
北聯市場成品窗簾展貿區的打造,是北聯市場在穩固大型企業客戶銷售網絡基礎上,積極開辟中小商戶和終端消費者市場的重要戰略舉措。該展貿區將通過匯聚優質品牌、展示前沿創新成果、優化消費體驗等方式,有力推動柯橋區域品牌的塑造與升級。這也將吸引更多產業資源聚集,激發市場活力,有效提升柯橋區域的產業競爭力和整體經濟活力。 (唐小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