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送給媽媽一個禮物——黏土天牛。
首先,我準備好一個畫框,用白乳膠粘上仿真草,中間留出一小塊空白。接著,我取出兩塊黏土,一塊搓圓捏扁成枕頭狀,做天牛的頭;另一塊搓圓壓扁,做成它的胸。再拿出一塊黏土做成半個桃子狀,這是它的肚子,接在胸的下面,天牛的身體就完成一大半了。
接下來做天牛的六條腿,注意前面的一對腿要朝上,后面的兩對腿朝下,這樣天牛看起來就好像真的在爬行。為了顯示天牛的威力,我捏出兩個像鋸齒一樣的“鉗子”給它裝上,瞬間變得霸氣十足。最后把天牛放入畫框空白處,一幅完美的天牛圖就完工了。
我把禮物送給媽媽,她開心地為我豎起大拇指呢!
總評
兩位同學都運用了“首先”“接著”“最后”等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把做手工的過程寫得條理清楚。陳婧可同學寫出了做蛋撻的清晰步驟,孔梓琳同學從形狀的角度寫了做黏土天牛的細節,讀著寫話,我們從中體會到暖暖的愛意。
【作者系浙江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小學裕民路校區二·20班學生,指導并置評:袁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