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進,許多教師開始轉變自身教育理念,致力于打破“唯分數論”的評價模式,強調對學生全面素質的考查,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更多空間.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對新高考政策解讀不夠透徹,加上教育理念更新的滯后性,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師還是無法擺脫講授式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深度思維;機械化訓練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無法靈活應對開放性、探究性試題;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脫節,學生缺乏知識遷移能力;等等.這些問題嚴重限制了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路,以新高考改革方案為依據,針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優化高中物理教學體系,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1新高考改革對高中物理教學的影響
新高考改革對高中物理教學的影響是多維度的,首先,新高考放棄了傳統的文理科劃分機制,學生可以跨文理選科,除了三大主科,學生可以在其余六個科目中選擇任選三門學科參加高考[1].這種選科模式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擅長領域或興趣愛好選擇科目,這也意味著物理不再是理科生的必選科目.從當前學生報考的數據可以看出,物理的選考率有所下降,這是因為許多學生認為物理難度大,學習投人產出比低,選擇物理的考生人數減少.其次,新高考構建了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考核目標,以基礎知識、創新意識、應用能力、綜合素養為基礎的教學要求.這意味著教師要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推進教學目標由“知識覆蓋”向“問題解決能力培養”轉變,實現教學方法由“題海戰術”向“探究式教學”的轉變,以更好地適應開放性、情境化出題方向,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發展.最后,新高考考試內容的變化推動了評價體系的多元化轉型,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成績的提升,更要關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從而有效落實新高考育人要求,為學生的全面成長發展賦能[2].
由此可以得出,新高考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幾點要求:第一,教師要深入解讀新高考政策,了解高考試題的考查重點,從而指導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開展;第二,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如情境化教學、探究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在深度學習中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發展;第三,教師要優化教學評價,在把握新高考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改進評價體系,以更好地落實新高考育人要求,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
2路徑
2.1 更新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在課堂上將教材知識點全部講解給學生,卻沒有考慮學生的吸收和掌握情況,也沒有為學生提供可探究空間,造成學生學習效率較差.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以學生學習成長需求為出發點進行教學設計,充分發揮\"教”的優勢,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發展[3].教育理念的轉變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要求教師重視過程性教學和實驗教學,強化學生對重點考查知識的靈活運用,更好地應對新高考.
過程性教學是指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體驗,讓學生在物理問題解決中感受知識的實際應用,從而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提升其應用能力.在物理模型的構建中,教師要結合教學重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問題素材,幫助學生在同類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抽象出該問題類型的共同特征,并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中借助類比分析等方法進行物理模型的構建,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學科.從新高考出題趨勢可以看出,高考出題方向逐漸側重對物理實驗的考查,體現出鮮明的學科特性.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總結規律,掌握實驗方法,理解實驗原理,并將其運用到實踐探究過程中去,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其更好地應對新高考提出的挑戰.
2.2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后,學生可以自選科目參加高考,這使得物理的選考率有所下降,但從另一方面想,選擇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生大多自身擅長物理學科或者對物理學習充滿興趣,這也在一定基礎上為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4].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引入創新教學方法,在豐富學習體驗中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關鍵能力.
2.2.1 創設情境開展教學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實現高效學習.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情創設物理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例如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質點參考系”教學為例,開展新課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鴿子飛行的錄像,借助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物理知識,順利開啟本節課的教學.在學生觀看錄像的同時,教師向學生提問:“鴿子飛行的路線是非常復雜的,想要準確描述鴿子身上各點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覺得這個困難體現在哪里呢?”“另外,如果你放飛一只鴿子想讓它去給你另一個城市的親戚送信,你怎么確保它順利完成任務呢?你需要了解鴿子身體各部分運動的區別嗎?那么,怎樣才能簡潔、清晰地描述鴿子的運動呢?”鴿子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動物,許多學生對鴿子的認路本領非常感興趣,借助鴿子運動軌跡展開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問題討論和解決中.在這個情境中,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鴿子的飛行軌跡進行了思考,鴿子是鳥類,要靠翅膀飛行,想要對應鴿子身上各點的位置對其飛行軌跡進行觀察是非常復雜的,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鴿子的整個身體簡化為一個有質量的點,而在物理學中,這個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就叫質點.在真實情境中結合學生真實生活體驗抽象出具體的物理概念,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使其掌握有效的物理學習方法,為之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2.2.2 開展探究式教學
新高考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這需要教師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確保學生能靈活解答開放性題目,更好地應對新高考帶來的挑戰.高中物理教師要帶領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物理現象,明確物理原理,并在發現問題、尋找證據、解釋現象和實踐驗證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教學為例,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方法,在第一章的學習中還涉及了獲取數據作速度一時間圖像,為這一實驗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實驗開展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掌握用圖像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并在數據和圖像的分析中明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實驗前,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領學生思考,想要實現實驗目的,探究一個物體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那就需要知道這個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速度,考慮到物體運動速度較快,對物體速度直接測量是非常困難的,這時就需要借助工具一打點計時器來進行記錄,從而計算得出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
確定實驗思路之后,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準備實驗儀器并進行組裝.在實驗環節,小組成員間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意見,如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認為應該先釋放紙帶,再打開電源,但是有的學生持相反意見,認為要先打開電源,再釋放紙帶.面對這個問題,學生進行了不同的測試,發現如果先松開紙帶,再打開電源會導致初速度的測量不準確,影響實驗結果.之后,在選點的問題上,小組成員又產生了新的問題,最后經過探討交流,學生了解到選點時要先舍去剛開始密集的部分,選擇一個清晰的點作為計時起點,為了方便之后計算,可以每五個點選一個計數點.同時,為了保障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學生需要獲取更多的測量數據,也就是要多選擇計數點.在實驗中,學生可以動手實踐完成整個操作過程,并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對發現的新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并在合理推理、實驗驗證和結果反思中加深對實驗操作流程和實驗原理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實現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升.
2.2.3 優化評價體系,重視評價多元化
新高考教學形式和考點內容的變化不僅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豐富學生學習體驗,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現,還要求教師優化評價體系,推進評價指標的全面化、系統化、多元化,為教學效益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5.首先,高中物理教師要根據新課標和新高考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評價指標.教師在分析新課標育人要求和新高考形式和內容變化的前提下了解到,在日常教學中,除了要注重學生基礎物理知識掌握,還要關注學生物理思維、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從而更好地落實育人要求.為此,高中物理評價指標在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還要加入學生課堂表現情況和指向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其次,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在以往教學中,評價主要由教師對學生的成績和日常表現進行綜合評價,這種評價易受教師主觀意識以及學生人數較多的影響,教師無法兼顧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評價偏差,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反饋.為此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引入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在多元化評價中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指導建議,為學生綜合素養培養賦能.最后,引入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目前高中物理教師常用的評價方法為觀察法、測試法、檔案袋等等,這些評價方法各有優勢,需相互補充進行選擇使用.這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狀況,合理選擇評價方法,確保科學合理對學生進行評價,發揮評價對教學質量提升的積極作用,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需求.
3結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改革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想要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從教育理念、實施路徑、評價優化三方面出發進行革新,以推進新高考改革進程,提升物理學科育人效果.為此,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要加強對新高考政策的解讀,及時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立足出題方向和對學生能力考查要求,將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并通過優化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高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龍遠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思考[J].高考,2025(2):9-11.
[2]張玉峰.[J]中學課程輔導, .2024(21):105-107.
[3]梁富強.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高考,2024(17):3-5.
[4]程歡.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廣西物理,2023,44(2):119-121.
[5]何春森,郭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3(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