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奇幻文學大師約翰·托爾金締造的中土世界(《魔戒》中的虛擬地名)令人著迷。回到現(xiàn)實生活,他與妻子伊迪絲·布拉特猶如精靈國度里的“貝倫”與“露西恩”,相攜一生。
篤信又一個承諾
父母去世后,托爾金在弗朗西斯神父的照拂下于伯明翰求學。他在寄宿家庭遇到年長三歲的伊迪絲·布拉特。與托爾金的遭遇相似,父母早逝的伊迪絲中學肄業(yè),靠微薄的收入養(yǎng)活自己。托爾金英氣逼人,伊迪絲活潑大方,少男少女一見鐘情。托爾金為伊迪絲寫詩,將彼此比作“無知的男孩”與“美麗的女子”。隨著交往漸深,他們在荊棘叢生的生活里找到難得的共鳴。
為方便邀約對方,托爾金發(fā)明了一套高低長短不一的口哨聲作暗號。在宿舍附近的咖啡館,他們坐在靠窗的位置;在蔥郁的鄉(xiāng)下田野,他們笑著鬧著疾走奔跑……弗朗西斯神父很快察覺到兩人的戀情,他立刻安排托爾金搬離寄宿家庭以避免影響學業(yè)。初次應試,托爾金與牛津大學失之交臂。弗朗西斯神父更把個中原因歸結為“早戀”,要求托爾金與伊迪絲斷絕一切來往。伊迪絲搬家到切爾滕納姆小城后,這對戀人徹底失去聯(lián)系。夜深人靜,托爾金端詳著兩人初識時伊迪絲的照片,暗自發(fā)誓未來一定娶她為妻。
托爾金開始全身心投入學業(yè),終在1910年秋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牛津大學。21歲生日的前一天夜里,他動筆給伊迪絲寫信,訴說這些年的思念,提及履行承諾。伊迪絲卻回信表示已同別人訂婚。托爾金迅速趕到伊迪絲身邊,說服她取消那份“身不由己”的婚約,并重新答應他的求婚。有人勸說伊迪絲的監(jiān)護人,“托爾金的人品沒的說。但他的前途相當不明朗,除非有朝一日成為教授。”
伊迪絲的監(jiān)護人為此顧慮重重,但托爾金早有打算在經(jīng)濟獨立后完婚。這一次,伊迪絲篤定:親愛的托爾金仍舊不會食言。
情比金堅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身邊伙伴爭相入伍,托爾金頂著各方壓力首先完成學位考試。1916年3月22日,他和伊迪絲在教堂舉行婚禮。婚后不久,托爾金隨軍出征。目睹一個接一個流血犧牲的將士時,他不由喃喃自語,“離開我的妻子,像是一次死亡。”托爾金不敢奢望與伊迪絲團聚,但信件從未中斷。如何躲避嚴密的搜索并及時告知妻子自己的動向?托爾金創(chuàng)造出神奇的“墨點密碼”。伊迪絲對丈夫的小把戲心領神會。哪怕托爾金人在法國,她也能在地圖上標出他走過的所有路線。與此同時,伊迪絲又害怕每一次敲門聲可能帶來丈夫陣亡的消息。
1916年10月,托爾金因罹患“戰(zhàn)壕熱”從戰(zhàn)場撤回,不久之后所在營地的戰(zhàn)士幾乎全軍覆滅,犧牲者中包括他在學生時代結識的兩位密友。聯(lián)想到早年他們曾樹立“用文學、藝術予世界以光明”的共同夢想,托爾金幾近心碎。在伊迪絲的勸慰下,他一邊養(yǎng)病,一邊用寫作緬懷朋友和忘卻傷痛。期間,托爾金寫下第一批“精靈傳說”,后來匯編成書籍《失落的傳說》。
病情反復發(fā)作,托爾金在癥狀減輕時仍須訓練備戰(zhàn)。為照顧丈夫,伊迪絲跟隨他的軍事任命不停搬家。托爾金被派駐到赫爾河畔金斯頓時,伊迪絲時常陪他在林中散步。這天陽光明媚,伊迪絲在教堂前的空地上跳起舞蹈,那如瀑的黑發(fā)、白皙的面龐和閃亮的眼睛極盡美好。恍惚之間,托爾金勾勒出《精靈寶鉆之貝倫與露西恩》的故事梗概:人類貝倫對翩翩起舞的精靈王之女露西恩倍生好感,其戀情卻受到露西恩父親的阻撓,他們歷盡艱險拿到婚約條件里的寶鉆,貝倫竟在此時不幸去世……
此后,托爾金的創(chuàng)作漸入佳境。他告訴妻子,所謂“中土”,是古老的人類聚居地,人類不是唯一的種族,精靈、動物乃至花草也飽含思想。伊迪絲當仁不讓成為托爾金故事里的核心人物。
寶鉆照人間
退伍后,托爾金參與編纂《牛津英語詞典》,制作《中古英語詞匯表》等,還與他人合作翻譯詩歌集和文學作品貼補家用。1925年,托爾金獲聘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教授。第二年,托爾金牽頭成立“咬炭者俱樂部”,邀愛好相通的朋友定期研讀北歐神話與冒險故事。1933年,他任“吉光片羽社”負責人,攜手作家克利夫·劉易斯、哲學家歐文·巴菲爾德等研究中古文學史。
工作與寫作之余,托爾金盡可能陪伴家人。他和伊迪絲育有四個孩子,伊迪絲照顧孩子們的日常起居,托爾金扮演他們的精神導師。托爾金從來不以“幼稚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同他們分享故事,重視每條細小的評價和建議。1920年起,托爾金假借“圣誕老爸”的身份給孩子們寫信講述北極故事,設計出不同角色的專屬信紙、信封、郵票和筆跡,幫忙“圓謊”的伊迪絲同樣樂在其中。1930年的某個午后,托爾金把“霍比特人”講給家人聽,該故事日后晉升為他出版的首個“中土文”。
托爾金1945年起任牛津大學默頓學院教授,直到1959年退休。《魔戒》出版后,托爾金收到大量粉絲來信。伊迪絲不厭其煩地幫他整理信件,陪他接受采訪——《魔戒》中的阿拉貢曾為霍比特人吟唱“貝倫與露西恩之歌”;伊迪絲也在丈夫的耳濡目染下習慣了拋頭露面。1968年,夫婦二人搬到寧靜優(yōu)美的多塞特郡。三年后,伊迪絲在伯恩茅斯去世,托爾金把自己比作《精靈寶鉆》里遭巨狼咬噬“只剩獨手”的貝倫。他無法獨身在原地生活,只能居住到默頓學院的公寓里。待心情稍作平復,托爾金繼續(xù)寫作《精靈寶鉆》,到1973年9月赴伯恩茅斯度假時去世,該書仍處于未完成狀態(tài)。
伯恩茅斯也是伊迪絲離開的地方。牛津郊區(qū)的沃爾弗科特公墓里,托爾金與伊迪絲合葬的墓碑上,赫然標有“貝倫”與“露西恩”的名號。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