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3歲嬰幼兒保育和教育的現狀
0~3歲是兒童啟蒙教育的黃金時期,托育機構和幼兒園教育應該展開有目的和計劃的教育,“托幼一體化”逐漸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趨勢。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家庭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親子互動愈發受到重視。經過家園的共同努力,0~3歲嬰幼兒的保育和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一)家長對嬰幼兒保教認知不足,重養育輕教育
家庭是0~3歲嬰幼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場所,父母是主要教養人,家庭教養環境和教養理念對嬰幼兒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手父母雖然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養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不足,而書籍或網絡媒體上傳播的各種教養知識既紛亂無章又缺乏針對性的經驗轉化。此外,日常生活中年輕父母對嬰幼兒的陪伴較少,大部分家庭則由祖輩、保姆代為照看。可見,雖然大多數家長已經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對于0~3歲嬰幼兒保育和教育內涵與價值的理解不夠透徹、深刻,容易忽視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
(二)幼兒園缺乏系統性早教課程,托幼銜接困難
“托幼一體化”推行過程中,幼兒園應承擔起主要責任,但很多公辦幼兒園缺乏對 0~3 歲嬰幼兒的針對性課程。另外,很多家長為從小培養幼兒的各項能力,會選擇將孩子送入早教機構學習,而這些托幼機構大多缺少以嬰幼兒全面發展為基礎的系統性學習計劃,活動安排缺少一定的教育性和科學性,難以滿足當前幼兒的發展需要。
二、0~3歲嬰幼兒家園共育的實踐樣態
針對0~3歲嬰幼兒保育和教育的現狀,我園創設“幼兒園專業引領新樣態”和“家長持續參與新樣態”兩個針對性的實踐路徑,強化家園聚合力,促進教師和家長之間聯結互動、觀念融合與行為同步,建立協同育人的伙伴關系,構建0~3歲嬰幼兒家園共育新樣態。
(一)幼兒園專業引領新樣態
幼兒園專業引領新樣態要求充分發揮幼兒園及教師的作用,通過搭建“雙線平臺”,即線上和線下學習交流平臺,突出“三入機制”,即入園、入社、入戶,和‘ 3+x,, 服務模式,緊緊圍繞 0~3 歲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對家長進行廣覆蓋、立體化的指導,提升家庭教育理念與水平。
1.專業引領的“雙線平臺”
(1)便捷教育的“移動互聯 +, 線上平臺
我們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建立“移動互聯 +, 線上平臺,以微信、釘釘等即時通信軟件作為溝通載體,幼兒園或社區的微信公眾號作為輔助,加強交流,并開展有關早期教育的宣傳和引導。
(2)體驗交流為主的線下平臺
給家長提供線下互動體驗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如:邀請教育專家、醫生等專業人士教授科學教養知識、解答家長疑問,或舉辦家長沙龍,等等。
2.專業引領的“三入機制”
(1)入園一 一開展多元的入園活動
幼兒園會依據0~3歲嬰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豐富的親子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實現動作技能、語言、情感等方面的發展。同時,教師在活動后向家長反饋孩子的行為表現,并提出針對性的指導建議。
(2)入社—給予細致的問題指導
通過線上平臺和線下互動,我們還會借助幼兒園成立的早期教育指導小組,收集解答家長遇到的問題,并為家長提供相應的教育建議。同時,圍繞“嬰幼兒發育關鍵期”“緩解孩子入園焦慮”兩個核心內容,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生長規律和學習特點,讓家長知曉正確的教育和方法。
(3)入戶- 精準的一對一入戶指導
為進一步提高家長的育兒觀念和水平,教師根據家長需求設置個性化的早教服務項目,對部分嬰幼兒家庭進行“科學育兒”入戶指導。具體而言,教師通過觀察家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情況,從生活照護和親子互動等方面進行教育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提高家長科學育兒的能力,進而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
3.‘ 3+x3 服務模式
(1)建立完善的嬰幼兒檔案
幼兒園對社區內的0~3歲嬰幼兒家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和登記,了解并掌握早期教育現狀和需求,建立幼兒檔案和家長聯系手冊。
(2)制訂系統的宣傳計劃
好的宣傳環境能夠對嬰幼兒家長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園邀請早期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士,針對社區內家庭的具體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宣傳方案,并提供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要領。具體包括:早教環境宣傳,通過社區櫥窗面對面宣傳解答家長在嬰幼兒早期教育方面的困惑;專家講座,邀請營養學專家和兒童醫療保健醫生開展講座,提倡醫教結合、教養結合;線上平臺宣傳,引導家長建立科學的育兒知識體系。
(3)打造溫馨的兒童之家
為提供高質量的早期教育服務,幼兒園創設“兒童之家”,讓幼兒不出社區就有游樂、學習、閱讀的好去處。同時,招募年輕的媽媽老師或專業服務者,以親子互動游戲為抓手,提升家長的早期教育知識、方法和技能,促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積極互動,實現幼兒在認知、語言、社會情感和運動領域的健康發展。
(4)組織主題多元的親子活動
幼兒園還會聯合社區,組織主題多元的親子互動活動,這些活動以親子課的方式進行。幼兒園開設不同主題和形式的活動,如:游玩主題有親子游樂、親子春游、親子運動會;親子閱讀主題有親子閱讀、親子制作等;節慶主題有六一童趣活動、元旦游園活動等,以更好地促進親子交往,加深親子情感。
(二)家長持續參與新樣態
家長持續參與新樣態強調以家長課堂為主要參與形式,通過“四步驟”和“四策略”探索家長課堂活動、引領家長深度參與,拓展早期教育的空間維度,即家庭空間、幼兒園空間和社區空間,促進家長與幼兒、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互動,充分發揮家長資源的優勢。
1.家長參與的“四步驟'
(1)社區前期動員,爭取家長支持配合
家長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有賴于社區的前期動員,特別是家長的理解、信任和全力支持。在家長課堂開始之前,社區可以在業主群或者便民中心小范圍地宣傳家長課堂的目的、意義、內容和形式等,了解部分家長的意見和想法,回應家長的疑問和顧慮。
(2)幼兒園組建家長團隊,保障活動順利開展
幼兒園將每月的固定一日設為“家長早教活動日”,根據前期社區內摸底,邀請感興趣的家長和幼兒園教師以及社區工作人員組建家長課堂保障團隊,進行活動前的內容策劃、教玩具準備及活動宣傳等工作,保障活動順利開展。保障團隊能夠減輕家長助教的心理負擔,吸引更多的家長參與活動,保證活動長期順利地開展。
(3)家長發揮自身優勢,確保有效實施活動
通過多方面的前期準備,有“特長”且愿意參與活動的家長,可為幼兒組織豐富多彩的早教活動。引入多元的家長資源,可以讓幼兒從不同領域深入觀察、探究和學習,也讓該活動成為家園共育的有力支持和拓展。
(4)雙方展開活動反饋,點燃家長活動熱情
幼兒園可用照片和視頻的形式將每一次活動整理存檔,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活動最新動態,方便家長了解幼兒的活動參與情況,還可以很好地帶動即將參與活動或者還猶豫的家長,讓他們了解開展活動的大致方式。
2.家長參與的“四策略”
(1)骨干家長示范引領
開始設立家長早教課堂時,很多家長是猶豫的,尤其在早教內容及方法選擇上存在困惑。通過摸底,我園讓社區內的教師家長和有經驗的家長作為骨干組織活動,發揮“領頭羊”的示范引領作用,引領其他家長參與其中。
(2)教師家長雙向約課
幼兒園和社區可提前制訂家長早教課堂計劃,確定時間和地點,家長可以跟幼兒園或者社區進行預約。這樣的“雙向約課”模式,可以讓家長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活動內容,幼兒園和社區也可以根據近期開展活動的主題、幼兒的興趣點等向家長發出邀請,在協商的基礎上確定家長課堂的內容和時間。
(3)家庭延伸幼兒受益
教師通過把早教內容和視頻發到公眾號,或把剩余的操作材料發給家長,將家長課堂內容延伸到家庭親子互動中,讓家長和幼兒在家重溫和操作,提高家長的陪伴質量。
(4)經驗分享惠及全體
通過業主群、社區宣傳窗口、微信公眾號平臺宣傳家長深度參與的精彩活動,讓社區越來越多的0\~3歲嬰幼兒家長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早教活動,以實現家長的早教資源能更好地在幼兒園、社區共享下得到有效利用。
三、0~3歲嬰幼兒家園共育的工作成效
0~3 歲嬰幼兒家園共育的實踐新樣態使家長的教育理念、行為方式及參與意識都有了明顯的變化,親子互動質量進一步得到提升,家園關系更加密切融洽。
(一)家長教養水平明顯提高
通過訪談參與親子早教課堂的家長,以及社區家長的反饋記錄,我們發現家長的教養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更加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征
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家長因為不理解嬰幼兒的年齡特征而出現了一些教養問題。通過家園共育模式的實踐,家長逐漸了解了幼兒成長與發展的規律,能夠科學地去解釋和理解他們的行為表現,從而實施更加科學有效的教育。
2.家長能夠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入園焦慮不僅體現在幼兒身上,也體現在父母身上。早期教育的覆蓋和學習可以幫助家長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以更好的心態面對幼兒的成長,同時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并在專業的引領學習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養水平。
3.家長參與早期教育的意愿提升
參加早教家長課堂活動后,在骨干家長的帶領下,家長參與早教活動的意愿有所提高,尤其是父親的參與意識明顯增強。家長還以其他身份參與早教活動,如助教、志愿者、后勤保障等。通過主動參與活動,家長對如何陪伴和教育幼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家園共育質量顯著提升
1.幼兒園早期教育資源不斷豐富
家長來自各行各業,能帶來豐富的資源,包括不同領域的知識普及、行業領先經驗等。家長資源可以極大地豐富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每半年舉行2次親子線下活動,每學年的親子活動有10余次,惠及的嬰幼兒超過100人次,拓展了教育維度。
2.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提升
親子互動的方式讓幼兒更加專注,這增加了幼幾的游戲興趣,開闊了幼兒的認知視野,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增進了親子感情。家長的角色也在家園相互交流中發生變化,從活動參與者轉變為活動支持者和合作者,保育和教育能力明顯提升。家長的參與也為教師創造了相互學習和提高的機會,教師的教育教學、溝通協調、組織活動等專業能力顯著提高。
3.家園關系更加融洽
在家園雙方互動中,家長身份發生了轉變,與教師及幼兒園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家長更能理解教師的工作、了解幼兒園早期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同時教師也更了解家長的需求和困惑,社區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助力與支持幼兒園教育。家園在共同成長的氛圍中變得更加融洽、平等,合作也更加緊密、多元。
0~3歲嬰幼兒家園共育的實踐新樣態架起家園互動的橋梁,實現雙方合力共促嬰幼兒發展的自標。我們會不斷優化家園共育的實踐模式,更好地為幼兒和家長提供專業的保育和教育服務,真正實現幼有所育、幼有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