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我國退休人員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攝影人熱衷于將視線轉向廣闊的大自然來拍攝野生動物和鳥類。他們不斷在國內國外追尋著各種野生動物的身影、足跡,享受著攝影帶來的快樂。南極的企鵝、北極的棕熊、肯尼亞角馬大遷徙、不同區域熱帶雨林的鳥類等成為攝旅熱點。這類兼顧身心健康的攝影方式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喜愛攝影的朋友青睞。
馬來西亞就是一個非常受中國攝影師追捧的攝影目的地,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涵蓋犀鳥、闊嘴鳥、太陽鳥、峰虎鳥等800多種,是鳥類攝影的理想之地,加上多樣的生態環境,包括紅樹林、濕地、國家公園、山地島嶼等,為各種鳥類創造了理想的棲息地。因此,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最受歡迎的拍鳥圣地之一。以下是一份詳細的馬來西亞鳥類自然攝影指南:
時間安排
馬來西亞全年都可以拍攝不同的鳥類,但是西馬最佳拍攝時間3-6月份,東馬最佳時間6-9月份。馬來西亞旱季和雨季一定要避開,否則將無法開展拍攝工作,一般來說,不同季節鳥類的活躍度不同。早晚光線較柔和,此時進行拍攝,可巧妙運用逆光、側光等方式較好突出鳥兒羽毛的色彩、質感、層次;白天光線強,可調整高速拍攝實現清晰畫面。


攝影特點
在馬來西亞,隨時隨地可見在原生態自然環境中自由活動的鳥類,攝影師可通過捕捉它們覓食、求偶、展翅飛行等行為瞬間,展現其生活習性及自然之美。在自然環境中拍攝鳥類,我們可巧用周邊環境元素構圖,使觀者有身臨其境的視覺體驗;拍攝時合理運用長焦壓效果縮空間、虛化背景,突出鳥類主體的同時又使其與背景自然融合,展鳥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

裝備要求
相機
不管是單反還是微單相機,高速連拍、高感光度是必備的,尤其是在熱帶雨林等光線較暗的環境中拍攝時,高感光度相機能更好地捕捉鳥類的動態、細節和色彩。
鏡頭
拍攝鳥類大部分在7-15米的相距范圍內進行,當然也會有20-50米之間的拍攝距離,長焦、超長焦鏡頭是拍攝鳥類的必不可少的。不同場景可根據自己手里的鏡頭來設置最佳焦距段,不同的“大炮”可以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用以遠距離捕捉鳥類的細節和動作。常用的“大炮”變焦在100-500mm、200-600mm、150-600mm、定焦鏡頭如428mm、540mm、640mm較適用,856mm焦鏡頭在馬來西亞幾乎用不上,因鳥類行動較活躍,拍攝距離表動較頻繁,機位一旦確定,變焦、定焦鏡頭都有用武之地。總之、長焦、超長焦鏡頭在馬來西亞拍鳥是必須要攜帶的。
其他附件
像三腳架、快門線、備用電池、高速大容量存儲卡、讀卡器、筆記本電腦這些都是在馬來西亞拍攝鳥類的標配。


攝影點推薦
馬來西亞有非常成熟的鳥類地點,目前在紅樹林、濕地森林,平原林區、原始森林區、高山森林區、蘭卡威島、瓜拉雪蘭莪自然公園、京那巴魯公園、庫巴國家公園、特魯必保留林區、神山公園、山打根西必洛RDC森林公園、京河等地,這些地方有非常安全且有價值的拍鳥線路,當地鳥導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負責導游接引及協調食、宿、行等后勤保障相關事宜。
在馬來西亞可拍攝的稀有多種:八色鶇系列、犀鳥系列、孔雀雉、鷦鴣系列、翠鳥系列、各種鵑類、鸮類、闊嘴鳥類、啄木鳥等眾多林鳥、水鳥類。





攝影技巧
快門速度
在馬來西亞拍攝鳥類一般是靜態、動態兩種,快門速度建議兩種分別設置在1/250、 1/ 1600秒以上,可以快速凝固鳥類的每一精彩瞬間。
光圈
在環境光線弱的林子里拍攝使用最大光圈拍攝,在光線照度強的環境拍攝適當縮小一擋光圈拍攝,以增加景深,增強畫面層次感、增加清晰范圍。
ISO
早、晚和光線弱的林子里ISO調節到5000或者更高,看拍攝環境,隨著光線的增強ISO逐漸減低,保證快門速度、畫質的前提下進行靈活調整。
對焦模式
馬來西亞拍攝鳥類推薦后對焦,使用AF-ON鎖定對焦進行連續拍攝,對焦選擇點對焦或者中央重點、評價對焦。
耐心等待
在馬來西亞拍攝鳥類幾乎全部是野拍,有時蹲點守候、也有小范圍徒步尋找,不管是哪種方式大家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安靜,否則會無功而返。
注意事項
不要穿顏色靚麗的衣服,同時準備一雙舒適的徒步鞋。
馬來西亞氣候炎熱潮濕,要攜帶防曬霜、太陽鏡、帽子等防曬用品,以及防蚊液,防止蚊蟲叮咬皮膚。
總之,馬來西亞是一個鳥類攝影的天堂,如果我們提前深入了解鳥類習性,拍攝中尊重鳥類與環境、運用技巧抓拍瞬間,出發前充分準備設備及規劃行程,就可以在這里捕捉到令人驚嘆的鳥類活動瞬間,創作出賞心悅目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