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愈發重要。為確保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質量,教師需要及時優化與創新改進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然而,當前部分高中仍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活動。由于這種模式在資源分配、教學互動、個性化學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難以確保信息技術教育的質量。云計算不僅可以提升教育資源的共享程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而且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性,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了充分落實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任務,強化信息技術教育效果,高中應當基于云計算探索和創新信息技術教育方法與策略,以提升信息技術教育效率,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二、云計算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優勢
(一)降低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成本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育模式下,學校需要配備大量的高性能計算機設備,為信息技術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硬件支持。為保證計算機設備的正常運轉,學校還需要組建維護隊伍,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上述工作的開展均需支付大量的資金。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能夠讓學生通過網絡連接到云端服務器,進而利用云端的強大計算資源開展學習活動,從而降低計算機設備購買與后期維護費用[1]。
(二)提高教學資源可用性和共享性
在可用性層面,云計算提供了強大的存儲和計算能力。教師可以將各種教學資源上傳至云端,而學生則可以在學校、家里等任何有網絡的場所,隨時訪問云端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從而滿足個人學習需求,提高學習質量。
在共享性方面,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教師可以將自己的優質教學資源上傳至云端,供其他教師和學生借鑒和使用。例如,在某一個學校的教師在云端分享精品課件后,其他學校及其他地區的教師就可以在云端觀看該精品課件,并從中吸收教育經驗、汲取教育智慧,進而優化教學工作[2。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育質量,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推動教育公平。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云端平臺分享學習經驗、學習心得體會等,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可見,教育資源的共享性對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均具有積極意義。
(三)增強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互動性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在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注重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將云計算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后,可以進一步增強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互動性,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深化教育改革。
具體而言,云計算平臺提供了在線學習平臺、討論區、虛擬課堂等功能,有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生講解課程知識,并提出教學問題;而學生則可以在平臺的討論區域探討教學內容以及討論問題解決的方法。教師在了解了學生在平臺討論的信息后,可以與他們進行互動交流,為他們答疑解惑,確保學習效果。此外,云計算支持協作學習模式。在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可以組成合作小組,并在云文檔上通過協同編輯、分享資料、討論方案的方式,與小組成員互動交流,從而更好地完成合作學習任務3。另外,教師可以在云平臺上查看學生的學習記錄,了解學生課堂問題回答與練習情況,分析學生學習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補齊學習短板,提高學習水平。
三、云計算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一)將云計算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管理中
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是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為提高信息技術教育質量,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要將云計算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管理中。
一方面,利用云存儲整合教學資料,為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提供教育資源支持。傳統的教學資料的存儲方式容易受到硬件設備的容量和穩定性的限制。例如,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料,但是很多硬件設備的容量不足,難以存儲大量的教學資料。另外,硬件設備的穩定性也不夠強,導致存儲的教學資源易出現丟失與損壞的問題,不利于支持教師有條不紊地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工作。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基于云計算形成的云存儲則可以使教師擺脫傳統存儲方式的桎梏。因此,教師可以將云存儲應用于教學資料的存儲,將基于信息技術教育的各類教學課件、練習題、試卷、參考資料等上傳至云端,利用云存儲功能來存儲這些大量的教學資料。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云存儲提供的功能,對教學資料進行整合與分類管理,提高教學資料管理效率。例如,可以將教案、課件、試題等分別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夾中;在對試題文件夾進行管理時,可以根據試題難度級別、考查的知識點等對試題文件夾進行進一步分類。
另一方面,利用云計算技術,加強教學資源的共享與檢索。過去,教師主要通過拷貝、郵件等方式共享信息技術教育資料[4。傳統的教學資料共享方式花費的時間長,并且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如網絡中斷、U盤設備損壞等問題,影響教學資料共享效果,而通過云計算則可以避免出現這些問題。因此,教師要利用云計算共享教學資料,例如,可以將電子教材、教學課件、在線課程視頻、教學案例、編程軟件及教程、信息技術發展前沿資訊、模擬考試系統、教學參考書籍目錄等上傳到云端共享平臺。其他教師在云端共享平臺上輸入關鍵詞,可以快速檢索自己所需要的教學資料,從而保證教學質量。例如,可以在準備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時輸入關鍵詞“編程基礎教程”,以便從云端共享平臺中獲取編程軟件及教程資源,進而提高課程教學水平。
(二)將云計算應用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
云計算在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水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目標,打造高效信息技術教育課堂,教師可以將云計算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中[5。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師有必要利用云計算技術開展“基于解析算法的問題解決”的教學活動。
首先,教師可以將與“基于解析算法的問題解決”相關的教學資料上傳到云計算平臺,引導學生提前查閱與學習教學內容,為后續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打下基礎。
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云端依托視頻直播功能推進課程教學活動。例如,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為學生講解解析算法的概念與內容,指導學生探究解析算法的價值。同時,還可以講解解析算法的基本原理,如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等常見算法。為保證學生學習效率,降低學生學習難度,還可以直觀展示解析算法解析實際問題的案例。其中,可以展示利用解析算法規劃物流配送路線的案例,幫助學生掌握解析算法的應用技巧,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解析算法的現實價值,確保學生主動地投入“基于解析算法的問題解決”的教學活動中,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再次,在講解知識以及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提出一些問題,如同學們,結合解析算法在規劃物流配送路線的案例中,談一談解析算法確定最優路線的方法?如果配送條件發生變化,你們能否通過調整解析算法的方式重新規劃路線?如果可以,那么具體說出自己的操作步驟?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在線討論區與其他同學互動交流,保證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準確回答問題,深化學生對解析算法的認識,增強學生對解析算法的應用能力。
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在線討論區討論的內容及寫出的答案,對學生的問題回答情況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與指導,以提高學生對“基于解析算法的問題解決”教學知識的認知水平與利用課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將云計算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活動中
實踐活動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落實信息技術教育任務,教師可以將云計算應用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參與各種信息技術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編程調用平臺中的智能工具”這一教學內容實踐性比較強。如果教師圍繞這部分教學內容,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就容易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應用能力,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因此,教師有必要深入研究這一教學內容,并主動利用云計算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活動。具體而言,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步驟一:教師可以將智能工具的介紹、編程基礎知識點以及一些簡單的案例演示視頻等上傳到云計算平臺。
步驟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云計算平臺上為學生講解編程調用平臺中智能工具的方法和原理。同時,還可以利用云計算平臺上的直播功能為學生展示“程調用平臺中智能工具的操作方法”,確保學生掌握實操技巧。
步驟三: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實操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組織能力等將他們劃分為合適的小組,并為小組布置關于應用編程調用智能工具進行實操的任務。同時,還需要在云計算平臺上為每個小組提供獨立的編程環境,確保小組順利開展實踐活動。在開展小組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每個小組的實操動態,并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實操指導。
步驟四:在小組實操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小組依次在云計算平臺展示實踐成果,并對他們進行表揚,提高他們學習自信心。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實操表現、實踐成果等進行學習總結,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提升技術水平。
(四)將云計算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評價中
加強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評價有助于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效果。在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課程教學評價,而云計算技術可以為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評價提供技術支持。為提高評價水平,保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可以借助云計算開展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評價工作
其一,利用云計算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教師可以在在線測試平臺開展學習檢測活動,并利用云計算平臺對檢測信息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問題,以便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信息技術實踐項目成果上傳到云計算平臺,并根據項目成果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進入云計算平臺結合信息技術實踐項目成果開展自評與互評活動。此外,教師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項目成果進行評價,確保評價的專業性與可靠性。
其二,利用云計算進行動態化評價。云計算能夠實時記錄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學習行為和表現,如在線學習時長、參與討論的活躍度、實踐操作的熟練程度等。同時,它還能對這些學習行為與表現進行分析,并形成評價報告。教師可以隨時從云計算平臺中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表現,并通過評價報告清晰地掌握學生學習問題。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可以進入云計算平臺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明確自身的學習劣勢與優勢,從而發揚長處并彌補短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不僅能提高信息技術教育的質量,還能保障學生的學習成效,培養出具備高素質的人才,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師應當加大云計算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力度。具體而言,可以將云計算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管理、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及課程評價等方面,以充分發揮其優勢,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同時不斷拓展云計算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思路,推動信息技術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崔福玲甘肅省蘭州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徐亞軍.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J].高考,2023,(35):96-98.
[2]李亮.云計算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20,(20):182-183.
[3]張健平.云計算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0,(Z2):100-101.
[4]徐洋,董國芃,楊文.云計算在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效果[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0,(12):147-148.
[5]張艷明,桂忠艷,李巍巍.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課堂的構建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0,(12):95-97.
[6]張建軍.云計算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