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七月,熾陽如炬。當夏日熱浪與科創浪潮交匯,中關村正以滾燙的科技熱力,將人類對未來的想象鍛造成可觸可及的現實,在數字文明的海洋里破浪前行,書寫屬于這個時代的創新史詩。
萬里奔赴,風云際會。在全球經濟新一輪變革發展的背景下,中國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引擎。7月2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開幕。這是一場創新引領、前沿匯聚、數智交融的國際盛會。大會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把“數字技術”為“城市發展”帶來的變化作為主要議題,緊扣“技術友好、發展友好、市民友好、生態友好、設施友好、安全友好、文化友好、合作友好”等八個維度,構建“1+6+N”活動框架,吸引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余名國際嘉賓匯聚北京,上千名演講嘉賓齊聚一堂,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啟示。
7月16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第三屆中國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點名多家北京科技企業,包括字節跳動、百度、小米、美團。他說:“AI正在改變從科學研究、醫療保健到能源的各個行業,為騰訊的微信、阿里巴巴的淘寶、字節跳動的抖音等標志性的中國平臺提供動力;AI驅動小米的自動駕駛汽車、智能手機,百度搜索,美團的配送服務。”“DeepSeek、阿里、騰訊、MiniMax、百度等世界一流企業的開源模型,正推動全球AI發展,中國的開源是全球進步的催化劑,讓每個國家和行業都有機會加入AI革命。”
如今北京市擁有獨角獸企業115家、總估值5949億美元,數量和估值已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世界前三,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之城”。本期“封面故事”所報道的諸如曠視科技、萬泰生物、中科富海等科創企業,他們正是中關村正不斷積蓄改變未來的力量。
風起揚帆,在中關村科學城北部核心區,一座瞄準全球人工智能頂峰的生態地標正在崛起“中關村AI北緯社區”正式啟動全球招募。“從這里,定義AI的千萬種可能”—依托北京海淀豐厚的高校院所創新策源碩果、多元細分場景下的產業鏈主資源,以及覆蓋全球化與全生命周期的創業服務生態,“中關村AI北緯社區”憑借生態集聚的強大效應、場景牽引的精準導向、產業轉化的高效驅動、國際視野的前瞻格局,以及全要素服務的堅實支撐,悉心打造獨一無二的成長沃土,為全球懷揣未來愿景的AI創新團隊,賦予充滿無限可能的發展契機。
從“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到“全球科創風向標”,這片土地始終涌動著改寫規則的基因。當萬物在算法與代碼中重獲新生,當千帆在數據與算力中重新定義方向,中關村正以“奮楫者”的姿態,在科技深海中劈波斬浪。這里的故事,不僅是中國的創新史詩,更是人類探索未來的共同注腳—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每個夢想都在尋找破界而出的可能,每項突破都在重塑人類文明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