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下文簡稱“蘇超”)第六輪南京隊與蘇州隊的比賽在南京奧體中心舉行。這場比賽吸引了60396名觀眾到場觀戰,創中國業余足球賽事觀眾人數新紀錄,成為萬眾矚目的“草根”體育賽事。自5月10日開賽以來,這場由地方政府主導、13個設區市參與的省級聯賽,獲得海內外廣泛關注。
“蘇超”爆火背后的驅動因素有很多,是經濟、文化、技術、政策協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江蘇是中國經濟大省,13個設區市經濟發展相對均衡,比賽隊伍實力相當;其次,江蘇經過30余年的足球體育能力建設和民眾文化培養,形成了深厚的足球賽事文化基礎;再次,“蘇超”廣泛運用賽事傳播新技術,通過社交網絡傳播打造現象級社會話題,在互聯網獲得超高流量;最后,江蘇省將足球賽事納入“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工具,降低辦賽成本,為區域性賽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體育搭臺、經濟唱戲。以“蘇超”盛況為契機,江蘇各地將賽事流量轉化為強勁的消費能量與顯著的經濟增量,演繹足球與經濟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例如,南京推出“跟著‘蘇超’購南京”活動,球迷憑票根可享受購物、餐飲、住宿三重優惠;常州實施“持揚州身份證免費游A級旅游景區”政策,吸引數萬名揚州游客到訪;鹽城推出“觀鳥+觀賽”套餐,預訂量超2萬單……這些舉措不僅延長了消費鏈條,還通過跨區域聯動,構建起“一場賽事、全域消費”的生態體系。
同時,“蘇超”打破“觀賽即離場”的傳統模式,江蘇各地利用酒吧、夜市、景區等多元場景,將賽事IP轉化為激活夜間消費的“流量接口”。例如,6月12日,淮安主場迎戰南京比賽開場前兩天,在距離賽場一個半小時車程的盱眙縣,擺好了上千桌龍蝦宴。夜幕降臨,近萬名食客一起唱著歌,舉起啤酒杯,吃著小龍蝦……足球盛宴與美食美酒深度結合,拉動了餐飲消費的持續高漲。商務部門數據顯示,6月12日—14日,淮安共銷售龍蝦103噸,吸引外地來淮2.3萬人,銷售額同比增長20%。
此外,賽事經濟的帶動效應,貫穿于從籌備到運營的全產業鏈條,通過激活上下游產業,持續為消費市場注入內生動力。例如,在“蘇超”賽事籌備階段,體育場館建設、賽事設備采購等需求直接拉動了建筑、制造業的消費;廣告策劃、媒體轉播等服務采購,帶動了傳媒、廣告行業的業務增長。賽事舉辦期間,大量觀眾江蘇涌入,交通、住宿、餐飲行業迎來消費高峰。
隨著賽事熱度的持續攀升,金融機構競相入局,通過與體育賽事合作,突破傳統業務的局限,開拓新的客戶群體,尤其是年輕、活躍且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體育愛好者。例如,作為主贊助商,江蘇銀行一方面通過冠名賽事與“蘇超”深度綁定;另一方面,深耕金融服務創新,力圖抓住這波流量。
可見,與傳統體育賽事的經濟價值大多局限于門票收益不同,“蘇超”已打造出一個完整的消費生態系統,球迷群體的消費行為從綠茵場延伸至“吃、住、行、游、購、娛”文旅消費全鏈條,形成了“觀賽+文旅”的復合型消費模式,為賽事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除“蘇超”外,江蘇省充分發揮賽事經濟牽引作用,已陸續推出四批共50項“跟著賽事去旅行”的賽事清單,推動文商旅體業態融合發展。未來,江蘇13市將借助賽事舞臺繼續深挖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賽場熱情轉化為多場景消費活力,構建全民參與體育、享受體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