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來3:做得更少,但賺得更多》
作者:(美)賈森·弗里德(丹)戴維·海涅邁爾·漢森
出版: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時間:2025年5月
有沒有過那種瞬間:辦公室安靜得只能聽到瘋狂的鍵盤敲擊聲,你卻精神恍惚,效率低下,甚至打字聲都覺得吵鬧。你已經加班了一個星期,而此時工作群消息還在不斷彈出,該怎么辦?
像這樣令許多職場人焦頭爛額的場景,如今再尋常不過。因為,職場“內卷”情形愈發嚴峻。2025年,職場人一邊要面對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1200萬的“潛在競爭者”,一邊要面對AI工具普及后“人類崗位還能存在多久”的恐慌。企業要求“隨時在線”的加班文化,員工卻渴望“下班關機”的身心自由。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追問:工作,是否必須以犧牲生活為代價?
現實已經給出明確答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整治內卷式競爭”,美的、大疆等知名企業相繼摒棄形式主義加班;黑石、沃爾瑪等企業開始推行“能力貨幣”制度——不再唯學歷論,而是通過技能認證、項目實戰等方式評估員工價值。這些變革背后反映出廣大打工人對“人性化管理”的共同訴求:拒絕無謂的忙碌,追求效率與尊嚴的并存。
數據也印證了這種訴求的緊迫性,蓋洛普數據顯示,全球員工敬業度跌破21%。企業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競爭力不是靠KPI綁架員工,而是用信任激發創造力,用利潤定義成功而非規模。本書給出了答案:最好的企業文化是讓員工在工作中保持清醒,保有獨立和尊嚴。
本書作者是美國傳奇科技公司Basecamp的創始人,他通過此書表達了“冷靜”文化的重要性。所謂“冷靜”文化就是企業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員工專注于工作,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意味著企業要專注于提升其盈利能力。
本書洞察了現代企業的八大癥結——快速擴張、無效加班、目標綁架、“頭腦風暴”會議泛濫、共享日程表陷阱、虛假“企業文化”、過度承諾和無節制群聊。這些癥結也是導致職場人陷入“內卷”的重要因素。
要怎么做才能讓你“忙瘋了”的工作狀態出現改觀?書里給了一些思路,比如,“沒有目標,不想改變世界”。作者認為,即便一個目標也不設,你照樣可以運營一個偉大的公司。做實事用不著仰賴虛假的數字。如果你非得有個目標不可,那就是好好服務顧客,或者讓公司成為一個能讓員工開開心心來上班的地方。事實上,作者反對的是舍本逐末地把完成目標、改變世界當成終極要義,而更應該把精力聚焦在踏實干活和為客戶創造價值上。
“反對共享日程表”。人們很容易為共享日程表找到辯白的借口:“我只不過是在發出邀請嘛!”可沒人好意思拒絕別人的邀請,沒人希望被別人看成“很難打交道”或“請不動”。可以被人隨意添加的日程表就好像俄羅斯方塊游戲,不好意思拒絕,就只能任由方塊一個接一個地掉落下來,直到自己的一天被堆砌得滿滿當當——游戲結束。類似于此,作者認為大多數會議本身就是降低效率的,它只是讓小部分人“感覺很好”,而浪費了其他大部分人的時間。
“反對家文化”。那種封建家長式的文化氛圍顯然更讓員工不舒服。因為,在這種“家文化”氛圍中,似乎很多事情都不可討論,老板可以直接安排員工工作到深夜,或是讓員工放棄假期,因為這就是為“家”作貢獻,員工不應該拒絕。
作者用“拒絕KPI”“非實時溝通”“利潤優先于規模”等具體策略,幫助人們擺脫無效“內卷”。全書篇幅較短,通俗易懂,實操性很強。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