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既是一本自傳,也是一本管理指南,還是一本哲學著作,它融合了作者在投資、管理、思考等方面的獨到見解和實踐經驗,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方法,來認識自己、理解現實、實現目標。
書中闡明了原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規則,而是不斷實踐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智慧。它們幫助我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現實世界時,能夠做出更加明智和有效的決策。達利歐的原則教會我們如何擁抱現實,如果做到極度的頭腦開放,理解人與人的差異,以及如何有效決策。
書中提到“痛苦 + 反思 ?= 進步”
大多數人在痛苦時不愿反思,而一旦痛苦消失,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轉移,所以他們難以通過反思得到教益。
·如果你在痛苦時就能好好反思,這非常好。·如果你能記得在痛苦消失后反思,這也很有價值。你面臨的挑戰將考驗你,強化你。·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失敗,就說明你沒有努力突破極限,而如果你不努力突破極限,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努力突破極限有時失敗有時成功,但都能帶來好處。雖然這種做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假如適合你的話,你會對此產生依賴,那將是一種美妙的體驗。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帶給你這樣的考驗,而你愿不愿意以退為進、從失敗中獲益,取決于你自己。
在瑞·達利歐看來
個人進化過程通過5個不同的步驟發生。如果你能把那5件事都做好,你幾乎肯定可以成功。這五步大概是:1.有明確的目標。2.找到阻礙你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并且不容忍問題。
3.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4.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5.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實現成果。
這五個步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包括設定目標、識別和不容忍問題、診斷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和執行方案。這是一個持續的自我改進和適應的過程。“正是因為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局限性,所以我們需要開放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反對的意見,而且最好是你身邊的高手提出的反對意見。”
關于有明確的目標,作者提到
“永遠不要因為你覺得某個目標無法實現就否決它。你要放心大膽地去做,總有一條最好的道路,你要做的是找到它,鼓起勇氣沿著它前進。你所認為的可以實現,只是根據眼前認識做的判斷。一旦開始追求目標,你會學到很多,尤其是和他人溝通的情況下,你從未預想過的道路會呈現。”
對于找到問題,并且不容忍問題,作者認為
要區分大問題和小問題。你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確保你正將其用于探尋大問題,即一旦解決便能帶來最大回報的問題。找到一個問題之后,不要容忍問題。容忍問題的結果和找不到問題一樣。你必須養成一種對任何性質的惡習都絕不容忍的習慣,無論其是重是輕。
作者對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中提到
“區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通常是導致問題的行動(或不行動),所以通常用動詞描述(我因為沒有查列車時刻表而錯過了火車)。根本原因是更深層的原因,通常用形容詞描述(我因為健忘而沒有查列車時刻表)。只有消除根本原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為此你必須區分癥狀和疾病本身。”
在規劃方案方面,作者提出
“規劃一個好方案不一定需要很多時間。草擬和完善一個方案,可以用短短幾個小時,也可以用幾天甚至幾周,但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確保你將做的事是有效的。太多人犯的錯誤是,一心想著執行,所以幾乎不花時間來規劃。謹記:規劃先于行動!”
最后是堅定地從頭至尾執行方案,作者特別提出
很多成功、有創造力的人士都不善于執行,他們因和高度可信賴的任務執行者建立互助互利的關系而取得了成功。你應當合理配置,時刻謹記任務及其在實現的目標之間的聯系。當你覺得看不清其間的聯系時,就暫停一下,問問自己為什么看不清。找不到原因,你就肯定會迷失自己的目標。
謹記,這五步中的每一步都源自你的價值觀。你的價值觀決定了你想要什么,即你的目標。同時謹記,這五步是層層遞進的。每完成一步,你都會獲得一定的信息,很可能有助于你改進其他步驟。這五步都完成后,你可以設定一個新目標,再做一遍。如果這個流程行之有效,你的目標會比你的規劃變得慢,你的規劃會比你的任務變得慢。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你必須善于綜合分析,善于塑造。前三步一一設定目標、找出問題、診斷問題,都是綜合分析(意思是既明白你的目標也知曉現實進度)。規劃解決方案和確保方案落實是塑造。
同時,書中介紹了:“有一個決策工具叫做‘可信度加決策法’,奉行‘優秀想法至上’,而不是‘權力至上’,讓最優秀的想法脫穎而出。”這種方法強調了基于想法的質量和相關性來做決策,而不是基于想法的人的地位。這有助于確保最好的解決方案被采納。
作者特別強調
“如果你能獨立思考,同時保持開放的頭腦,清醒地尋找并發現最適合你的事情,如果你能鼓起勇氣這么做,你將會讓自己的生命發揮最大的價值。”通過獨立思考和開放心態,我們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并實現個人的最大潛能。幫助我們在復雜和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導航,做出更好的決策,并實現個人和職業上的成長。
書中充滿了深刻的洞見,如“痛苦 + 反思+ 進步”“不要固守你對事物‘應該’是什么樣的看法,這會阻礙你看到實物‘實際’是什么樣的”等。這些洞見不僅體現了達利歐的思考方式,也為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提供了寶貴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