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人總說工作壓力大,不愛搭理人;一個女性總是沒理由地不高興,美食和逛街也不能讓她開心起來,她可能并不是矯情;家中的老人總說身體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后一切正常仍憂心忡忡,他們可能并不是為了博得更多關注而故意找麻煩。那他們是怎么了呢?他們可能是被一種叫“抑郁癥”的疾病找上門了。
抑郁癥是一種心境障礙,俗稱情緒或情感障礙,是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之一。抑郁癥的心境表現為與處境不相稱的心境低落和興趣喪失,比如:悶悶不樂,不高興,沒有興趣,沒有精神頭,不愿做事情,有時伴有焦慮或激越,同時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和行為改變,比如悲觀、自責,嚴重的表現有不吃飯、不說話,甚至不想活,出現自傷、自殺行為,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如果身邊有人得了抑郁癥,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1.感同身受,不要小看他們的痛苦
當他們向你傾訴內心感受時,不要批評其“不應該有這些想法、不應該不開心”等,應誠懇地告訴他們,自己非常理解他們此時的心情,如果自己處于這種狀態或經歷這一切,也會有一樣的感受和表現。
2.鼓勵傾訴,做一個忠誠的陪伴者
對待他們要多一點耐心,當他們愿意跟你說話時,請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不要給出建議、意見或做出判斷,并表示你愿意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他們任何時候都不是孤單一個人,如果需要找人說說話或需要幫忙,你隨時有時間。
3.積極支持,一起制訂可行的計劃
當他們在你面前自我批評或責備的時候,要告訴他們,他們已經很優秀了,可以列舉出一些具體成績,讓他們知道自己是非常重要的。還可以根據他們的喜好和意愿,來制訂適應目前狀態的日常生活和活動計劃,如果他們不愿參與或想中途退出,請尊重他們的想法,一定不要試圖強迫他們繼續參與或堅持下去等。
4.正視疾病,建議他們盡快接受治療
告訴他們目前狀態只是患了一種心理疾病,并不是他們性格缺陷和外界因素所致。這種疾病如同感冒,患病時雖然痛苦,但可以治愈。建議他們盡早接受正規治療,并且在治療過程中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提醒他們按時服藥、定期復診,鼓勵和陪伴他們堅持完成治療療程,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