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快速變遷和審美需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已突破傳統功能導向,逐步向美學價值與文化意蘊并重的方向發展。紙雕塑作為一種創新性藝術表現手法,憑借其獨特的材料特性和造型語言,為環境藝術設計注入了新的創作維度和表現可能。
紙雕塑即以紙材為基礎融入雕塑工藝技巧的紙藝形式,其兼具紙材的輕盈質感,又具備雕像的獨特視覺呈現方式。相較于其他紙藝形式,紙雕塑不僅突破了傳統紙張平面藝術的局限,更通過多維度的空間構建,展現了紙材料本身的可塑性潛能與創作者的審美構思。紙雕塑藝術家通過精準的裁切技法、創新的折疊方式以及富有邏輯的形態組合,可以將二維紙張轉化為具有空間深度的立體裝置,從而賦予紙質材料全新的藝術生命力。而且這種創作形式以其細膩的工藝表現和獨特的空間敘事能力,能為觀賞者帶來強烈的視覺體驗,同時也能有效提升空間環境的藝術格調。與金屬、石材等傳統雕塑材料相比,紙張成本低廉,制作和運輸成本也相對較低,適合大規模應用,與環境藝術設計較為契合。紙雕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集中體現在以下3方面。
(1)紙雕塑在便民空間中的運用。在廣場、綠地公園等城市空間中,紙雕塑可憑借其獨特的視覺效果吸引公眾。如在某市的文化廣場上,一組以紙雕塑形式展現的當地歷史文化人物,不僅美化了城市空間,還增強了市民的文化認同感。設計師還可基于紙雕塑藝術形式設計各類互動裝置,讓觀眾參與到作品中。創作者可在紙雕塑作品中設置觸控感應、機械聯動等交互模塊,構建觀眾與作品間的對話關系,提升藝術體驗的沉浸感。如在一個科普主題空間中,創作者可規劃具有教學功能的紙質互動裝置群,使參與者在操作過程中理解科學原理,實現藝術展示與知識傳播的雙重價值。此類創作需著重考量環境適應性要素,包括選用抗候性基材、施加防護涂層等技術措施,以確保裝置在戶外條件下保持穩定的視覺表現力。同時,作品的空間尺度、形態語言應與周邊環境形成有機對話,實現藝術性與功能性的統一。
(2)紙雕塑在商業空間中的運用。紙雕塑可以通過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為商業空間增添視覺吸引力。紙雕塑具有復雜的幾何造型、流暢的線條以及大膽的色彩組合,能夠在短時間吸引顧客。在商場、酒店大堂、餐廳等商業空間,經營者可利用紙雕塑來進行主題性裝飾,創造出獨特的氛圍,給予客戶特殊的體驗。而且紙雕塑因其輕便和易于加工等特點,能夠適應不同規模和風格的商業空間設計需求。如圖1所示為某時尚品牌的櫥窗裝置,設計師通過精密激光切割與立體折紙工藝,將該品牌的潮流文化轉化為具有視覺張力的紙雕塑作品,不僅突破了傳統商品展示的局限,更通過材料創新傳遞了品牌的核心價值。紙雕塑的創作方式將實用功能與藝術表達進行了完美融合,使商業空間轉化為品牌敘事的載體,同時在特定營銷節點,品牌方還可運用主題性紙雕塑裝置營造沉浸式場景體驗,通過情感化設計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和認同度。
(3)紙雕塑在居住空間中的運用。在居住空間中,紙雕塑可以作為室內空間的一個視覺焦點,并通過紙雕塑所具備的精美設計和獨特質感,為室內空間增添濃厚的藝術氛圍。如在客廳的空曠墻面下、臥室的床頭柜、客廳的邊幾等位置,用戶都可以用紙雕塑進行裝飾,提升這部分空白空間的藝術感和層次性。并且,紙雕塑作品的設計或主題選擇可由居住者自己選擇定制,這樣便能打造出獨特的家居風格,體現居住者的品位。設計師或用戶自己還可以選擇將紙雕塑與家具進行結合,如使用巧妙的紙雕塑燈具,以獨特的光影效果,營造溫馨宜人的家庭氛圍。此外,紙雕塑收納盒、紙雕塑分割屏風等也兼具實用功能。
綜上所述,紙雕塑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從公共空間的裝飾到室內設計的點綴,紙雕塑能以其多變的形態和豐富的內涵,提升環境空間的藝術氛圍,增加文化價值。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意的不斷涌現,紙雕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圖1某品牌商業櫥窗中的紙雕塑
作者簡介
張華威,男,1971年生,遼寧遼陽人,碩士,上海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公共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