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LinumusitatissimumL.)是我國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及纖維和油料作物,纖維亞麻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新疆、甘肅等省區(qū)。中國亞麻紡織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亞麻制品的貿(mào)易量全球占比 60% 以上[。亞麻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重量輕、韌性好且環(huán)保,因此在汽車制造、建筑裝飾等領域展現(xiàn)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2]。目前,由于紡織技術的進步和麻纖維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短麻的應用占比越來越大,為纖籽兼用亞麻的大面積種植創(chuàng)造了機會[3],進而可為亞麻種植戶帶來更好的收益。但是,我國纖籽兼用亞麻品種十分缺乏,無論是亞麻纖維,還是亞麻籽都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
種子是農(nóng)業(yè)的“芯片”,為了滿足我國對纖籽兼用亞麻新品種的需要,助力亞麻纖維及亞麻籽進口替代,推動亞麻生產(chǎn)的發(fā)展,聯(lián)合有關單位于2011年以捷克高產(chǎn)種質(zhì)資源Flanders為親本,采用EMS誘變處理,于2017年M6 選育出優(yōu)良品系M11006-18-13-6;2018-2020年度在云南大理進行了2年鑒定試驗;2020-2021年在黑龍江省亞麻主產(chǎn)區(qū)開展了2年5點的適應性試驗(區(qū)域試驗);2021年同時在黑龍江省開展1年4點的生產(chǎn)試驗,試驗結果良好。2024年7月通過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非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為GPD亞麻(胡麻)(2024)430010,命名為華星7號。
1品種特征特性
1.1植物學特征華星7號屬于纖籽兼用型亞麻常規(guī)種。生育期81.2d;始花期早,花瓣相對位置重疊,花冠為中等大小、白色,花藥為藍色,花絲、花柱均為白色,萼片上具有中等數(shù)量的斑點,種皮褐色、有光澤。
1.2農(nóng)藝性狀華星7號株高 79.6cm ,工藝長度 67.0cm ,分枝數(shù)3.9個,分莖較少,蒴果中等大小,單 株蒴果數(shù)5.5個,種子千粒重 4.5g 。
1.3品質(zhì)表現(xiàn)2022-2023年經(jīng)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麻類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進行品質(zhì)檢測,華星7號纖維強度 232N ,種子含油量 41.37% 。
1.4抗病性鑒定2021年在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指定的病害鑒定試驗點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農(nóng)牧業(yè)科學院進行枯萎病鑒定。華星7號3次重復枯死率分別為 21.13% 、13.37% 和 19.40% ,平均枯死率為 17.97% 。感病對照內(nèi)亞六號3次重復枯死率分別為 98.23%.97.62% 和 92.37% ,平均枯死率為 96.07% 。經(jīng)鑒定,華星7號中抗枯萎病。
2產(chǎn)量表現(xiàn)
2.1鑒定試驗2018-2020年度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開展了2個生長周期的鑒定試驗,華星7號每 hm2 原莖產(chǎn)量 6984.9kg ,比對照中亞麻2號增產(chǎn) 7.2% ;纖維產(chǎn)量 1120.8kg ,比對照中亞麻2號增產(chǎn) 2.4% ;種子產(chǎn)量 1081.0kg ,比對照中亞麻2號增產(chǎn) 32.2% ;出麻率 20.5% 。綜合性狀表現(xiàn)優(yōu)異、種子產(chǎn)量高。
2.2區(qū)域試驗和生產(chǎn)試驗2020-2021年在黑龍江省蘭西、孫吳、黑河、哈爾濱、克山等5點進行了亞麻區(qū)域試驗。2020年華星7號每 hm2 原莖、纖維、種子產(chǎn)量分別達到 4884.0kg、1189.5kg、1110.0kg ,分別比對照中亞麻2號增產(chǎn) 12.8%.16.1% 和 6.8% ;出麻率 30.7% ,比對照中亞麻2號高1.0個百分點;株高、工藝長度略低于對照,生育期與對照相近。2021年華星7號每 hm2 原莖、纖維、種子產(chǎn)量分別達到7281.0kg?1873.5kg?990.0kg ,分別比對照中亞麻2號增產(chǎn) 6.1%,13.0% 和 26.7% ;出麻率 30.7% ,比對照中亞麻2號高0.8個百分點;株高、工藝長度略低于對照,種子增產(chǎn)幅度較高,綜合性狀優(yōu)異。
2021年在除了克山以外的4個區(qū)域試驗試驗點同步進行了生產(chǎn)試驗,華星7號每 hm2 原莖、種子、纖維產(chǎn)量分別為 6330.0kg?1026.0kg?1581.0kg 比對照中亞麻2號分別增產(chǎn) 6.0%.9.9% 和 23.0% :出麻率 30.9% ,比對照中亞麻2號高0.7個百分點;株高、工藝長度略低于對照,生育期基本一致。
3 栽培技術要點
3.1播期與選地在黑龍江、甘肅、新疆、寧夏等北方亞麻產(chǎn)區(qū)可于4月10日至5月10日播種;在云南等南方地區(qū),可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種。前茬以玉米、大豆、小麥、水稻、燕麥等作物為宜。要求土壤肥力中等偏上,輕堿地也可種植。
3.2種子處理播前用種子重量 0.3% 的藥劑對種子進行拌種,藥劑可選擇炭疽福美、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
3.3播量與播法采用谷物播種機條播,行距為10~15cm 。播種深度根據(jù)土壤情況確定,水分多且黏重的土壤應淺播,播種深度 1~3cm ;干旱疏松土壤可以適當深播,播種深度 3~4cm 。纖籽兼用亞麻有效播種粒數(shù)一般以1500~1800粒 /m2 為宜。北方機械條播播種量為 105~120kg/hm2 。南方可采用撒播方式,在土壤干旱以及免耕條件下適當加大播種量到 120~135kg/hm2 。
3.4施肥一般在播種時每 hm2 用磷酸二銨150~225kg 、磷酸二氫鉀 75~150kg 作種肥一次性施入土壤,可根據(jù)具體土壤肥力情況適當進行調(diào)整。
3.5灌水出苗到開花土壤持水量以 80% 為宜,低于 40% 時亞麻的生長將受到影響。開花末期到成熟期土壤持水量以 40%~60% 為宜。在亞麻進入樅形末期和快速生長期,土壤含水量低于 21% 時需要灌水。可用水管深入田間漫灌或滴灌、溝灌等,也可噴灌。每次灌水必須要灌透、灌勻,防止?jié)充绾蜕蠞裣赂伞8珊档貐^(qū)可以采用滴灌或噴灌的方式。滴灌一般每 20~30cm 鋪設一條滴灌帶,噴灌可以根據(jù)水源的壓力,每 50~100cm 鋪設一條噴灌帶。
3.6化學除草一般在亞麻苗期株高 10cm 左右時進行化學除草。禾本科雜草在雜草3葉期選用高效蓋草能、精喹禾靈、烯草酮等除草劑進行除草,按照說明書使用即可,雜草量過大可適當加大用藥量;雙子葉雜草(藜、蒼耳、莧菜等)可在雜草1~4葉期使用 56% 二甲四氯鈉可濕性粉劑噴霧 750~900g/hm2 進行滅除。用藥不可過量,否則容易發(fā)生藥害。用藥時噴灑一定要均勻,避免重復噴灑。蓼可較多時,可在雜草1~4葉期每 hm2 使用 48% 的苯達松水劑1950~2700mL 噴霧防除。
3.7收獲華星7號為纖籽兼用品種,可以纖維、種子兼收。為了兼顧纖維和種子雙豐收,應在亞麻纖維工藝成熟期之后,蒴果黃熟比例達到 70% 左右時,采用人工或半喂人式收割機進行收獲。
參考文獻
[1]康慶華,宋喜霞,姜衛(wèi)東,袁紅梅,孫中義,姚玉波,黃文功,王玉富,朱炫,吳廣文,張樹權,王貴江,邱財生,楊龍,于瑩,劉巖,程莉莉,
陳思,謝冬微,關鳳芝,陳曉艷.國登高纖亞麻品種華亞4號.中國種業(yè),2021(6):102-104
[2]王宏偉,楊人元,周騰,占曉,徐余歡,龍雪彬,秦舒浩.非織造亞麻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塑料工業(yè),2025,53(1):127-133
[3]康慶華,宋喜霞,姜衛(wèi)東,姚丹丹,孫中義,王玉富,陳曉艷,袁紅梅,吳廣文,邱財生,朱炫,姚玉波,邸桂俐,劉丹丹,唐立酈.纖籽兼用亞麻新品種華亞9號的選育.中國種業(yè),2024(8):144-145,148
(收稿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