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武器裝備不如美軍的情況下,志愿軍靠勇敢加戰術,靠智慧和創造力的發揮,贏得了戰場勝利。
在作戰指導上,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志愿軍總部,靈活運用毛澤東戰略戰術思想,根據敵我雙方的新情況、新特點,實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基本作戰原則,避強擊弱,揚長避短,除充分運用人民解放軍的傳統作戰方法外,還創造了許多新經驗。
(一)抓住和利用美軍作戰中難以克服的弱點予以打擊。1.針對美國空軍夜間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且美軍部隊怕夜戰的弱點,志愿軍充分發揮夜戰特長,充分利用夜間發起進攻作戰。2.針對美軍現代化裝備怕離開道路和切斷與后方聯系的情況,志愿軍在戰役上則采取迂回包圍戰術,切斷敵后路,動搖其戰役決心。3.針對美軍步兵戰斗精神差,怕失去火力支援,怕近戰的弱點,志愿軍則采取戰役上的迂回包圍和戰術上的分割包圍相結合的戰法,隔離美軍步兵與坦克的聯系,派出小分隊搗毀敵軍炮兵陣地和營團指揮所,實行近戰,集中力量打其步兵。
(二)根據自身裝備特點和作戰能力確定打法。1.鑒于自身攻擊火力弱,對美軍實行戰役包圍后難以全殲,志愿軍遂改變戰略戰役性大迂回大包圍的戰法,實行戰術性的小包圍,打小殲滅戰,“零敲牛皮糖”,向打大殲滅戰過渡。2.鑒于志愿軍實行堅守防御困難,遂在前期運動戰中采取“兵力前輕后重,火力前重后輕”的部署原則,依山傍水節節抗擊,而在后期則創造了地面戰場上以坑道為骨干的堅固陣地防御體系,并采取了相應的坑道戰術。3.在戰爭后期,還實行步炮密切協同作戰,越戰越強。
(雅志摘自《軍事歷史》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