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讀者提問
喵嗚,二萬五千里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它是長征的總里程嗎?
喵嗚請回答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以紅一方面軍長征里程為代表的。1935年5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以朱德名義頒布《中國工農紅軍布告》,第一次提出“紅軍萬里長征”。紅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陜北后,中央號召參加長征的同志寫回憶錄,并組織一部分同志對長征的里程進行統計,統計結果是“走的最遠的部隊,路程約二萬五千里”,它可不是長征的總里程哦!
小讀者提問
哇!那長征的總里程比這還要長?
喵嗚請回答
是的。
紅一方面軍:2.5萬余里;紅二方面軍:2萬余里;紅四方面軍:1萬余里; 紅二十五軍:近1萬余里。總計:6.5萬余里。
(小實驗:1里等于500米,同學們可以根據這個換算出生活中的實際距離,進行體驗。)
小讀者提問
喵嗚,那走這么遠的長征路,用了多長時間呢?
喵嗚請回答
●按照長征出發的順序:第一支是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長汀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陜西的吳起鎮(今吳起縣),歷時12個月。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陜西延川永坪鎮,同陜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歷時10個月,是最早到達陜北的一支紅軍隊伍。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于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陜蘇區,由四川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歷時19個月。
●第四支是紅二方面軍(紅二、紅六軍團),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臺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歷時11個月。
●1936年10月22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
小讀者提問
喵嗚,書里面寫到,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吃皮帶,這是真的嗎?
喵嗚請回答
是真的,不過,紅軍吃的皮帶不是現在經過工業化加工制成的皮帶。當時在牧區和農村所使用的大多是僅經過簡單初加工的皮帶,這樣的皮帶在迫不得已時可以煮了吃。紅軍戰士也會把籌到的牛皮剪成皮帶狀曬干后系在腰間,成為特殊的皮帶,等糧食吃光了就拿出來吃。吃的方法也很簡單,用水把皮帶泡軟后,放在鍋里煮,有鹽巴就放點,不管好不好吃,能充饑就行。
》》》喵嗚講長征故事 長征傳奇之戰 ——四渡赤水
3萬∶40萬,這是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對比,達到了長征以來之最。
重重困難中,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上演了我軍軍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勢北渡長江卻回師黔北;二渡赤水,紅軍回師向東,利用敵人判斷紅軍將要北渡長江的錯覺,5天之內,取桐梓、奪婁山關、重占遵義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蔣介石向川南調集重兵之時,紅軍已從敵軍間隙穿過;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兵鋒直指貴陽,趁坐鎮貴陽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之際,紅軍又入云南……
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戰中,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960年,當來訪的二戰名將蒙哥馬利贊譽毛澤東指揮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毛澤東說,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筆。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紅軍兩次上演長征路上最為精彩的經典之戰: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
5月24日夜,紅軍先頭部隊1團突然出現在大渡河安順場渡口,并奪取1條木船。翌日9時,營長孫繼先率領17勇士奇跡般強渡成功。
然而,水急船少,紅軍無法迅速渡過。安順場北320里外的瀘定橋成了唯一通道。紅2師4團于5月29日6時趕到瀘定橋。
此刻,瀘定橋上只剩下13根鐵索。16時整,由連長廖大珠等22人組成的突擊隊,踩著搖晃的索鏈向對岸沖去,一個隊員倒下了,后面的仍奮勇向前……至19時,紅四團擊潰川軍,一舉占領瀘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