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嗡、嗡……”一陣震動將我從美夢中拽了出來。我正想伸手關掉鬧鈴,卻發現自己身處一片花海中,屁股上還多了一根明晃晃的尖刺。“啊?我變成了蜜蜂!”
看著自己毛茸茸的身體和薄如蟬翼的翅膀,我嚇得差點暈過去。這時兩只蜜蜂“嗡嗡”地飛過來,不由分說就架著我向前飛去。“快點,上學要遲到啦!”“啊!蜜蜂也要上學?”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嗡嗡”學院。這是一座用樹枝搭建的建筑,在晨光下閃著柔和的光。“同學們,排好隊!今天的飛行課要練習8字舞導航!”蜜蜂老師振了振翅膀,發出清亮的指令。
我們排成歪歪扭扭的隊伍,跟著老師在空中劃出一個個“8”字。“嗡嗡——左傾30度!”“嗡嗡——保持隊形!”大家扯著嗓子喊著口號,翅膀拍打的聲音震得我腦袋發懵。我一會兒撞到同學,一會兒撞上墻壁,惹得大家一陣哄笑。
接著是采蜜課。“記住,采蜜不能貪心,超過身體承載范圍,會變成‘毛球蜂’!”老師一邊示范,一邊叮囑。可看到一朵最大最香的花,我就忍不住多采了些。結果,剛起飛就“啪嗒”一聲摔在地上,渾身沾滿花粉,真的變成了“毛球蜂”!
“嗡、嗡……”清晨的陽光灑進臥室,一只胖乎乎的蜜蜂不知何時闖了進來,在窗臺邊盤旋。我睜開眼睛,注視著這個“同類”,好像沒那么害怕了。這大概是因為我那24小時的蜜蜂體驗吧!
總評
習作以蜜蜂的視角,帶我們體驗了一次有趣的“嗡嗡”課。小作者不僅通過外形細節,營造出奇幻色彩,更是細致描寫自己變形后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對“我”的影響。結尾“24小時”,更是突出了時間緊迫,增強故事吸引力。
【作者系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指導并置評: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