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5年4月24日17時17分,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陳冬、陳中瑞、王杰三位航天員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太空生活。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6名航天員、41人次進入太空執行飛行任務。那么,想要成為航天員,搭乘飛船登上太空,都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呢?
航天員都有哪些類型?
航天員是指被選中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的人員,是經過嚴格選拔和訓練的專業人才。根據在飛行任務中承擔的職責的不同,航天員可分為三類。
1.航天駕駛員
負責操縱、控制載人航天器飛行,相當于航天器的“司機”。航天駕駛員選拔自戰斗機飛行員。飛行乘組通常都有一位“指令長”,是乘組內的指揮,載人飛船的航天駕駛員通常兼任指令長。
2.飛行工程師
負責載人航天器操縱、設備維修、檢查以及出艙活動等。飛行工程師選拔自航空航天工程及相關領域專業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
3.載荷專家
負責有效載荷的管理、操作、維修以及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載荷專家選拔自從事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
2024年5月,我國完成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共有10名預備航天員最終入選,包括8名航天駕駛員和2名載荷專家。
小貼士:
載荷是指航天器上直接執行航天器飛行任務完成航天器用戶應用要求的儀器、設備或分系統。簡單來說,載荷就是在太空做科學實驗所用到的各種儀器、設備、電腦等裝備。
航天員是如何選拔的?
成為航天員必須經過三個階段:預備航天員選拔、訓練期選拔和飛行乘組選拔。
1.預備航天員選拔
預備航天員選拔是從申請人中選拔出達標的可參訓者,一般又分為初選、復選、定選。
初選:對申請人進行基本資格審查和初步臨床體檢,篩除有明顯疾病和功能障礙者。
復選:對初選合格者進行全面、詳細的臨床醫學檢查、生理功能檢查和心理測評。
定選:對候選者各項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最終確定參加訓練的合格人選。
2.訓練期選拔
訓練期選拔是為了在訓練過程中全面考察預備航天員的作風、知識與技能等各個方面,尤其要深入進行醫學檢查和心理觀察,了解他們在各種訓練中的反應和心理相容性。只有在訓練全過程中考評合格的,才能成為正式航天員。
3.飛行乘組選拔
飛行乘組選拔指從正式航天員中,為某次航天飛行任務選拔出最佳飛行乘組(由不同類型的航天員組成)的過程。飛行乘組的選拔貫穿于該次飛行任務訓練的全過程,直至發射當天方可完全結束。
航天員訓練內容都有哪些?
預備航天員從接受訓練到能夠執行飛行任務,要經歷四個階段的訓練過程,通常職業航天員需訓練3年左右,載荷專家需訓練2.5年左右。
1.航天基礎理論學習與訓練階段
主要學習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飛行動力學、航天器設計基礎、天文學和航天醫學基礎等課程,使航天員掌握載人航天飛行所需的基礎知識。
2.航天專業技術訓練階段
以飛船的駕駛和控制等航天器技術和各種操作技能訓練為主。可使航天員熟練掌握載人航天器的使用與操作,包括手控交會對接及太空行走等專業理論知識和各種操作技能。
3.航天飛行任務模擬訓練階段
以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交會對接技術訓練、出艙活動技術訓練以及對應的某次飛行任務技術訓練為重點。
4.任務準備與強化訓練階段
對已被選為飛行乘組的航天員,將針對他們的飛行任務進行大型聯合演練,包括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的強化訓練,使他們進一步熟練和保持航天器操作技能。
(內容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