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建軍節,我都會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軍旅生活。當兵23年,留下太多美好回憶。這些回憶仿佛已經融入我的身體,和我的血液一起流動,和我的心臟一起跳動。正如那首《當兵的歷史》所唱:“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懊悔……”
新兵初體驗
我是19歲入伍的。下了新兵連,先要接受3個月的強化訓練。走正步是最基本的訓練科目,動作要求極其嚴格,踢腿要有高度、力度,還要有速度。有時一天練下來,腿腳腫得抬不起來,晚上上床都困難。幸好我們住的是大通鋪,睡的是火炕,爬也能爬上去。白天訓練一天,夜里也不一定能睡個安穩覺。緊急集合的號聲一響,我們就要立刻從美夢中醒過來,5分鐘內穿好衣服、打好背包、站好隊列,緊接著就是5公里的背包長跑。剛開始時,每次跑步我都感覺口腔、胸腔里好像著了火。印象深刻的,還有夜里執行站崗任務。漆黑的夜晚,軍營門口一個人影都沒有,本來就夠嚇人的,冷不丁還會傳來幾聲貓頭鷹瘆人的叫聲,讓人心驚膽戰。好不容易等到換崗,回到宿舍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剛有了睡意,起床號又吹響了……
對這種“新兵蛋子”的生活,我起初不習慣,但很快就適應了。那時正值青春年華,一腔熱血,內心涌動的都是當兵的榮光,不怕苦也不怕累,只覺得這些都是身為軍人應該做到的。3個月的集訓結束,每個人的變化都很明顯,基本都能做到坐如鐘、立如松、行如風,再戴上紅領章和帽徽,很有幾分軍人的英姿。
如今回憶起來,特別感謝這段當“新兵蛋子”的時光。它為我之后的軍旅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磨煉了我的意志,讓我在此后的人生中面對一切困難、挫折都不再畏懼。軍營生活讓我從內到外發生了質的改變,而讓我受益終身的是增添了兩種“氣”:勇氣和志氣。
我自幼膽小,好靜不好動,在運動方面遠不如人。當兵前,對于單雙杠這些在我看來有難度的運動,避之唯恐不及。但到部隊里接觸單雙杠和木馬時,教官可不許我推三阻四。他先是讓我在海綿墊上做翻滾練習,然后上器械。一段時間下來,我居然入門了,不僅掌握了單雙杠的擺動、屈伸、回環等動作,木馬也能一躍而過。這些進步讓我很有成就感,也悟出個道理:有勇氣,便無敵。
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我自卑心理有點重。剛入伍時,對待許多軍事科目都抱著“不求過得硬、但求過得去”的心態。有一次練刺殺,我練得拖泥帶水。教官沒有批評我,只是對我說:“戰場上,短兵相接,刺刀見紅,不是你把敵人消滅了,就是敵人把你消滅了。刺殺動作并不難,關鍵是練習的心態,有志者才能事竟成。”這番話深深觸動了我。從那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有了一種不畏難、不服輸的勁頭。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別人能做好的,我也要做好,還要做得更好。
靶場顯身手
實彈射擊是新兵最期待的項目。它不僅能檢驗日常訓練的成果,還是一種極富刺激性、挑戰性的競技運動。那時,我們訓練用的武器主要是半自動步槍,人手一支,都有槍號。每天,我們都會把槍擦得锃亮,訓練時也生怕槍被塵土弄臟。
部隊駐地所在地區冬季冰雪不化,氣溫通常在-30℃左右。哪怕訓練時穿著皮大衣、大頭鞋,戴著皮帽、皮手套,練習臥姿和瞄準久了,也會凍得渾身直打冷戰。盡管如此,我沒叫過一聲苦,甚至在別人休息時仍然堅持訓練。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到了。那是2月的一天,雖然天陰得厲害,北風里還夾著小雪花,但是每個新兵都很興奮,摩拳擦掌地想要一展身手。靶場在一個荒甸子上,8個靶子整齊地豎在距離射手100米的正前方。那時沒有電子自動顯示系統,要靠報靶員搖動小紅旗示意。
一個射擊小組8個人,每人5發子彈。輪到我時,我有點緊張,聽到身后的指揮員喊“臥姿裝子彈”時,稀里糊涂地就趴下了。指揮員看出了我的狀態,走過來一邊幫我調整姿勢,一邊鼓勵我“別緊張,屏住呼吸,注意動作要領”。我趕忙做了個深呼吸,感到心跳得不那么快了,隨即將子彈推上膛,然后瞄準、射擊。刺耳的槍聲震蕩山谷,一槍過后,報靶員示意10環。我很激動,也不那么緊張了,又連續打出了3發10環,最后一發子彈則打出了9環。全場頓時掌聲雷動。那一次,我以5發子彈49環的成績得了全連第一名。連長親自為我戴上一朵大紅花,連隊還給了我一個嘉獎。這是我入伍后獲得的第一個榮譽,至今想起來依然心潮澎湃。我知道,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平時的刻苦練習。軍營生活鍛煉了我的體質,培養了我扎實嚴謹的工作作風,激發了我不斷拼搏進取的精神,也教會了我吃苦耐勞、忠誠奉獻、堅韌勇敢,讓我真正懂得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家書抵萬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從軍多年,雖然沒打過仗,家書卻有200多封。有的信封已泛黃,有的字跡已變得淺淡模糊,但對于我來說依然珍貴無比。正是它們伴我度過激情燃燒的軍旅歲月,讓我從一名懵懂的農村青年成長為一名軍官。
我當兵那會兒,通信手段比較落后,家里沒有電話,軍營里也打不了長途電話,與家人聯系全靠寫信。剛入伍時,常常是一寫下“爸爸媽媽”4個字,淚水就奪眶而出,于是一邊流淚一邊寫,一邊寫一邊繼續流淚。在信中,我向家人講述著他們所關心的部隊生活,省得他們掛念。寫完信,還要反復看幾遍,看說得是否清楚。我有一次寫信就鬧了烏龍,因信中的一句話說得模棱兩可,讓父母很是擔心。恰好有親戚路過我們部隊駐地,父母就專程托他找到我,問信里說的是怎么回事。有了這次教訓,我再給家中寫信就更加認真了。信寄出后,便開始了漫長的等待。那種望眼欲穿的滋味當時覺得煎熬,現在想想很美妙!我很感謝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它讓我收獲了一段最為溫暖的親情、最為純潔的愛情、最為真摯的友情,就像我的軍旅生涯,給我留下了一生都難忘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