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S63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5)08-222-04
Abstract:LiyuNo.1isamedium-matureradish hybridcultivar developedbycrossngL-O1Aas female parentand 11y-13-2-2-3as maleparent.Thiscultivarplanted inopen fieldinShanxihasareproductiveperiodofabout75days.The upperleafclumpsoftheplant aresemi-erect,with greenpinnatelylobed leaves; thefleshyrootiscylindrical,withroot length of about 20cm ,soil length of about 7cm ,thicknessof 8-10cm ,and single root mass is more than 1.1kg .The skin is green,thefleshislightgreen,the meatiscrispandsweet,andthequalityisexcellent.Itissuitableforbothrawand cooked food.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91.6% ,the dry matter content is 8.4% ,the total sugar content is 3.83g?100g-1 ,and thevitamin C content is 38.1mg?100g-1 .It isresistant to black rotand downymildewinthe field.Theaverage yield per 667m2 is 4600kg ,which is an increase of more than 10% per 667m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variety. It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open field in Shanxi province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autumn.
Keywords:Radish;Newcultivar;LiyuNo.1; F1 hybrid
1 育種目標
蘿卜(RaphanussativusL.)別名萊菔、蘆菔,為十字花科蘿卜屬的一、二年生作物,是中國重要的傳統蔬菜,并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1。我國蘿卜栽培歷史逾2700年,蘿卜種質資源豐富,現有登記資源超2000份,其中水果蘿卜品種資源有300余份,地方特色品種資源80余份,主產區集中在山東、江蘇、河北、河南、陜西等省[2-5]。蘿卜兼具多種用途,除作為鮮食蔬菜、水果外,也是腌漬加工的重要原料,同時有殺菌、促進消化、增強免疫等藥用功效[6-8]。目前,我國蘿卜常年種植面積約120萬 hm2 ,市場上常見的蘿卜種類主要有白蘿卜、綠蘿卜、櫻桃蘿卜和紅心蘿卜等類型。受地域消費習慣與生態條件差異影響,品種各具地方特色,但品質表現易受土壤、氣候條件等條件調控[]。我國白蘿卜在生產規模和品種多樣性上具有優勢,但產業發展面臨品種同質化嚴重、分子育種技術應用滯后、產銷銜接不暢等結構性問題。作為北方冷涼蔬菜產區,山西省在蘿卜生產中亟需著力突破抗逆品種匱乏、育種技術創新不足等瓶頸,需通過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產業競爭力。因此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蘿卜育種團隊在收集鑒定評價地方品種資源的基礎上,以優質、抗病、商品性好為育種目標,培育出更符合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蘿卜新品種綠煜1號。
2 選育過程
2.1親本材料特征
母本L-01A源自山東濰坊蘿卜,2010—2011年進行田間鑒定及自交篩選,2012年在溫室花期調查時,發現不育株,隨即應用“一母多父”包圍式授粉法開展測交,同時讓父本株進行自交,用于保留不育特征,然后根據其后代植株的育性差異化情況進行回交篩選保持系。經連續6代回交篩選,于2018年育成不育系,其不育度 100% ,命名為L-01A。該不育系遺傳穩定,肉質根為圓柱形,長約 16cm ,粗8cm ,單根質量 1.1kg 左右,約2/3露出地面,表皮光滑,出土部分皮色呈綠色,肉綠色,含水量適中,抗黑腐病和霜霉病。
父本11y-13-2-2-3是由天津衛青蘿卜品種經5代自交分離選育而成的穩定自交系。2011年引進天津衛青蘿卜品種,采用系譜法經5代自交單株選擇和混合選擇,于2017年選育出的優良自交系11y-13-2-2-3。其后代性狀穩定,品質優良,配合力好,葉叢較小,肉質根為圓柱形,長 15cm ,粗 7cm 左右,單根質量 0.9kg ,約4/5露出地面,出土部分皮色呈灰綠色,肉質綠色,水量含量較少,耐貯藏。
2.2 選育經過
2017年以L-01A等為母本、11y-13-2-2-3等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46個,2018年對新組合進行考察鑒定,包括植物學性狀、經濟學性狀、抗病性等,經田間鑒定,組合L-01A×11y-13-2-2-3(定名為綠煜1號)因抗病、適應性強、肉質根品質優良、適宜鮮食等表現突出而成為中選組合。2019—2020年在榆次東陽、忻州定襄、應縣北曹山村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綠煜1號表現為生長勢較強,耐糠心,抗病,適應能力強,品質佳,適宜山西省秋季栽培。2021—2022年進行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于2024年7月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認定編號:晉認菜202302。
3 試驗結果
3.1 豐產性
3.1.1品種比較試驗2019—2020 年在榆次東陽、忻州定襄、應縣北曹山村三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秋季露地栽培,以生產上常用的791蘿卜作為對照品種。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每個小區面積為 30m2 ,播種時間為7月25日,在10月8日收獲,行距 50cm ,株距 35cm ,田間管理參照當地常規栽培,待肉質根完全成熟之際進行植物學性狀調查及產量測定。經田間調查發現,綠煜1號葉片綠色、花葉、葉叢半直立,綠皮綠肉,生長勢強,整齊抗病,適應性強,表皮光滑美觀、品質優良。試驗結果表明(表1),綠煜1號2a(年)平均 667m2 產量為4460kg ,比對照顯著增產 9.0% 。
表1綠煜1號品種比較試驗產量結果
Table1The resultsof thecultivarcomparison testofLiyuNo.1

注:*表示與對照品種在0.05水平差異顯著。下同。 Note:*indicates that the differencewith the control is significant atthe0.05level.Thesamebelow.
3.1.2區域試驗2021—2022年在晉中、太原、忻州、應縣、呂梁5個試點進行區域試驗,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計,2次重復,小區面積 60m2 ,以791蘿卜為對照品種,試驗地周圍設立保護行。7月下旬陸續播種,行株距 50cm×35cm,10 月上旬開始收獲。試驗結果(表2)表明,2021年綠煜1號667m2 產量 4651.9kg ,比對照增產 10.7%;2022 年綠煜1號 667m2 產量 4644.3kg ,比對照增產 9.7% ·綠煜1號2a平均 667m2 產量 4648.1kg ,比對照顯著增產 10.2% 。
3.1.3生產試驗2021—2022年在晉中、太原、忻州、應縣、呂梁5個試點開展生產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 667m2,3 次重復,對照品種為791蘿卜。7月下旬依次播種,行間距 50cm ,株間距為 35cm,10 月上旬先后收獲。試驗結果(表2)表明,2021年綠煜1號平均 667m2 產量 4663.5kg 比對照顯著增產 10.2% ;2022年平均 667m2 產量為 4572.4kg ,比對照增產 6.3% ,差異不顯著。綠煜1號2a平均 667m2 產量 4618.0kg ,比對照顯著增產 8.2% 。
表2綠煜1號區域試驗產量結果

3.2 抗病性
2021—2022年在山西農業大學東陽示范基地對黑腐病、霜霉病進行田間抗病性鑒定,試驗蘿卜材料為綠煜1號和對照品種791蘿卜。在各個小區內,逐株調查全部植株黑腐病、霜霉病發生情況,并計算病情指數(DI),進行抗病性鑒定評價,病情指數 (DI)=( 病級數值 × 該病級株數)/(病級最高值 x 調查株數) 1×100 。參考《蘿下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分級標準》對試驗品種的黑腐病、霜霉病進行考察分析。黑腐病分級標準: 060 為高感(HS);霜霉病分級標準: ΔDI?11.1 為高抗(HR);11.1 為中抗(MR); 55.5577.8 為高感(HS)。結果(表4)表明,綠煜1號對黑腐病的田間抗病表現及對霜霉病的田間抗病表現均強于對照。
表3綠煜1號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Table3The production test results ofLüyuNo.1

3.3 品質分析
2021年委托山西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對綠煜1號進行品質分析,結果(表5)表明,綠煜1號水分含量為 91.6% ,干物質含量為 8.4% ,總糖含量為3.83g?100g-1 ,維生素C含量為 38.1mg?100g-1 。綠煜1號含水量與維生素C含量略高于對照。
表4綠煜1號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

4品種特征特性
綠煜1號為利用雄性不育系雜交選育而成的中熟蘿卜新品種,生育期約75d。植株地上部分葉叢半直立,葉片綠色,花葉;肉質根柱形,根長約20cm ,入土部分長約 7cm ,粗 8~10cm ,單根質量1.1kg 以上,平均 667m2 產量 4600kg 。肉質根皮綠色,肉淺綠色,肉質脆甜,品質優良,生食與熟食均可;耐糠心,抗病能力突出,適應性強。適宜山西省內及周邊區域秋季露地生產(詳見彩插4)。
5 栽培技術要點
栽培時優先選擇土地肥沃的沙壤土地塊,忌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山西省區域內適宜的播種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施肥要以基肥為主,根據實際需求適當追肥,通常情況下 667m2 施有機肥 3500kg 、或復合肥 40kg ;行株距 50cm× 35cm ;苗期要及時中耕除草,并且對蚜蟲、小菜蛾等害蟲加以防治;在水肥管理方面,前期以控制為主,待進入肉質根膨大期后,要保持均勻水肥供應,便于收獲、運輸及貯藏。當蘿卜肉質根生長達到 1.0kg 時,可依據市場需求陸續采收,分批上市銷售。
參考文獻
[1] 胡海嬌,汪精磊,胡天華,等.“十三五\"我國蘿卜遺傳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蔬菜,2022(10):20-26.
[2] 汪隆植,何啟偉.中國蘿卜[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3] 路昭亮.不同基因型蘿卜主要營養品質性狀的遺傳分析[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8.
[4] 杜雪玲,馬媛媛,程洋洋,等.蘿卜根徑發育候選基因的初步篩選[J].西北農業學報,2019,28(4):567-577.
[5] 陳邁,朱志玉,陳勝芝,等.水果蘿卜的引種選育及栽培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7(21):176-181.
[6] 王淑敏.淺談保健蔬菜蘿卜[J].北方園藝,2008(7):145-146.
[7] 陳榮宇,鐘玉娟,謝大森,等.不同菜心品種的營養品質及外在感官品質評價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20,47(5):21-28.
[8] 王紹輝,楊瑞,趙金芳,等.不同蘿卜品種幾個品質性狀的評價分析[J].中國蔬菜,2006(4):22-23.
[9] 包崇來,汪精磊,胡天華,等.我國蘿卜產業發展現狀與育種方向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9,60(5):707-710.
[10]張麗,王慶彪.水果蘿卜新品種京脆2號的選育[J].北方園藝,2017(10):156-158.
[11]李錫香,沈鏑.蘿卜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分級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