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斗士”名為手槍,但發射的是步槍彈,采用簡單的撅開式結構,只能單發射擊,握把寬厚且帶有明顯弧度,整體造型接近于燧發槍時代的“海盜手槍”。在大容量彈匣自動手槍盛行的現今,為何羅西公司還會推出這種介于手槍和短步槍之間的“單打一”,而且一定程度上還相當受用戶歡迎?通過以下4個問題,我們可能會找到部分答案……



羅西是一個巴西槍械品牌,以品質優良、價格親民為主要特點。1889年,意大利移民阿馬迪奧·羅西(Amadeo Rossi)在巴西南部城市卡西亞斯杜蘇爾建立一個金屬加工作坊,起初生產日用五金以及農具,后演變為家族式企業,制造獵槍彈零部件。由于業務增長迅速,1937年遷至圣萊奧波爾多并正式建廠。1943年,公司開始制造霰彈槍、步槍和手槍,相關產品逐步在國內及周邊國家獲得認可,成長為巴西規模較大的民用槍械生產廠家之一。除圣萊奧波爾多工廠外,后來又建立阿雷格里港工廠,專事轉輪手槍生產。1970年代,羅西產品首次出口美國,特別是模仿史密斯- 韋森設計的經濟型轉輪手槍,以其物美價廉而深受美國用戶好評,出口量連年增長,并相繼推出“牧場工人”(Ranch Hand)和“巡回法官”(Circuit Judge)等知名型號。羅西槍械先后出口至100多個國家,最主要的市場是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此外還通過亞馬遜等線上零售商銷售到歐亞非三大洲。由于市場環境變化,2007年,羅西工廠被巴西槍械制造巨頭陶魯斯公司收購,總部位于佛羅里達的羅西美國公司因此成為陶魯斯旗下的子公司,繼續制造并向美國和北美其他地區銷售相關產品。
最早的羅西“格斗士”手槍采用.410/.45柯爾特口徑,于2023年首次推出,2024年開始通過分銷商渠道進行銷售。該槍體型較大,長、寬、高分別為358mm、35.6mm、150mm,空槍質量1.04kg,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款縮小到大型轉輪手槍尺寸的單發霰彈槍或短步槍。該槍的另一特別之處在于槍管內帶有膛線,槍管全長228mm,其中彈膛部分長76mm, 膛線部分長152mm, 既可以裝填76mm、63.5mm兩種長度的.410霰彈,也能夠發射.45柯爾特轉輪手槍彈。這一設計除擴大該槍應用范圍之外,還有應對美國聯邦法律限制的考量。盡管該槍可以發射霰彈,但因為具備線膛槍管以及沒有槍托兩個特征,仍然可以認定其為“手槍”,所以不會受到國家槍械法案(NFA)的過多約束。



雖然屬于廉價槍械,但“格斗士”的質量相當過硬,其槍管、機匣均為鍛鋼制造,表面經過陶瓷涂層處理。考慮到槍支的長度,以及.410/.45 柯爾特口徑彈藥的威力,該槍配有聚合物材質的護手以及寬大的橡膠握把,后者的形狀和防滑紋經過精心設計,以確保射擊時握持牢固,同時能夠有效緩解后坐力的沖擊。
“格斗士”的操作十分簡單,只需4個動作,即打開彈膛、裝入新彈、關閉彈膛、扳起擊錘,就可以開始射擊。雖然該槍的擊發機構相對簡單且為手動待擊,但還是在機匣左側設計一個貫穿式手動保險,將其按下即可鎖定擊錘,無論此時擊錘是否扳起,扣動扳機均無法釋放擊錘。進入保險狀態后,手動保險的另一端會從機匣右側對應的凹陷處伸出,再次將其向左側按壓到底,即可解除保險狀態。手動保險按鈕側面被特意涂成紅色,當處于非保險狀態時,可以用來警示使用者。擊錘也設計有不到位保險,在擊錘正確待擊且扳機扣動到位前無法接觸到擊針。當擊錘位于前方且處于保險狀態時,只要按動設于機匣頂部、擊錘右側的解脫按鈕,即可打開槍身裝彈或退殼。無論是解脫按鈕還是手動保險,每次操作時均會發出明顯的“咔嚓”聲,用意也是對射手進行提醒,避免錯誤操作。對于習慣使用單動轉輪手槍的用戶來說,“格斗士”的操作十分相似并且更加簡單,很容易上手。







“格斗士”在機匣頂部設有一段由螺釘固定的皮卡汀尼導軌,用于安裝光學瞄準鏡,同時有足夠空間加裝戰術燈或其他附件。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導軌末端還設計有一個不可調節的小型缺口式照門,與固定在槍管前端基座上的刀片式準星相配合,構成該槍的機械瞄具。不過這個固定照門很小,幾乎被兩側導軌“埋沒”, 在擊錘被扳起之前,射手甚至很難看到它。這一設計其實別有用意,導軌兩側的突起部分實際上相當于霰彈槍的瞄準板,起到導向作用,主要供應急指向性射擊以及發射霰彈時使用,而準星和照門通常應用在發射.45 柯爾特轉輪手槍彈等需要精確瞄準的場合,同時小型照門允許光學瞄準鏡以較低的位置安裝,讓瞄準線更加貼近槍管軸線,有利于提高無依托射擊時的精度。
今年推出的兩款新版“格斗士”均采用步槍口徑,分別發射近年來流行的.300BLK 槍彈以及最為普及的5.56mm北約標準步槍彈。由于前者其實是由后者發展而來,底部尺寸完全相同,因此實際上兩個版本的不同之處只有槍管,兩者的槍管及膛線長度均和.410/.45柯爾特口徑版本一致,膛線數量同為6條、右旋。除口徑之外,其區別只有前者的纏距為203mm,而后者的為178mm,以適應M855槍彈對穩定性的要求。
在外觀上,新版“格斗士”采用圓柱形槍管,槍管兩側不像老版那樣被銑平,加之考慮到新版兩種口徑射程較遠,因此取消固定準星和缺口式照門,必須借助安裝在機匣頂部皮卡汀尼導軌上的光學瞄準鏡進行瞄準。此外,羅西公司還提供多款帶有手槍式握把的可拆卸槍托,“格斗士”裝上這種槍托之后,就可以當作短管步槍(SBR)使用,有效射程和精度都將進一步提高。





從現有的.410/.45柯爾特口徑“格斗士”的測試結果及使用反饋來看,用戶對其表現特別是射擊精度反響不一,大多數人認為其效果差強人意。這里面既有該槍較長,一般射手難以穩定握持的原因,更多的則是口徑以及線膛槍管的影響。特別是對于裝填小號彈丸的普通.410霰彈來說,由于膛線的存在,彈丸散布會受到很大影響,產生一種射手稱之為“死亡甜甜圈”的飛散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加裝光學瞄準鏡的作用也不明顯,但使用聯邦.410“手槍鹿彈”、霍納迪“關鍵防御”和溫徹斯特PDX .410等專為線膛槍管設計的.410霰彈時,精度會有明顯改善,原因是它們的彈丸較大,每發中只有3~4粒,同時大號彈丸的彈著點也會相對比較集中。另外,羅西公司建議最好不要用“格斗士”發射.410口徑獨頭彈,因為該彈使用的獨頭彈丸直徑只相當于.40口徑,而膛線的尺寸與.45柯爾特轉輪手槍彈彈頭相匹配,即使加上彈托兩側的厚度,發射時彈頭也有可能無法與膛線正確嚙合,進而在槍管中出現失穩,導致精度斷崖式下降。

但在發射.45柯爾特轉輪手槍彈時,由于“格斗士”的槍管比一般轉輪手槍的長,因此射擊精度尚可,即使使用機械瞄具,也能夠在22.8m(25碼)距離上打出直徑76mm的散布圓,配用彈頭質量14.6g的溫徹斯特銀尖彈以及彈頭質量12g的霍納迪“關鍵防御”手槍彈,精度表現更為出色,散布圓直徑分別為48mm、63.5mm。在光學瞄準鏡的幫助下,其散布直徑還可以進一步縮小。“格斗士”的擊發系統設計對于提高精度也有一定幫助,其扳機擊發干脆利落,扳機力穩定在22.7N左右。
使用“格斗士”射擊時,還面臨著強大的后坐力以及槍口噪聲的問題。在發射的彈種普遍威力較大的情況下,這是可以想見的。不過,該槍的橡膠握把在吸收后坐力和減輕手腕疼痛方面效果明顯,加上槍身和光學瞄準鏡有一定質量,射擊時槍身上跳并不算嚴重,但也不適合連續快速射擊。至于槍口噪聲,新版.300 BLK和5.56mmNATO口徑“格斗士”已經有所考慮,槍管前端預留有螺紋,可以外接消聲器。此外,“格斗士”在打開彈膛的同時,拋殼挺自動將槍彈或空彈殼向正后上方彈出,由于配套的彈簧相當強勁,.45口徑柯爾特轉輪手槍彈的空彈殼可被拋出約4.6m,因此使用者需要多加小心,避免被拋出的空彈殼打到臉。



單純從用途來講,“格斗士”并非一款實用化武器,其精準度顯然不足以應對比賽,選用的口徑也不適合新手訓練。實際上,該槍主要用在娛樂射擊方面,用愛好者的俚語來說, 就是“將金錢變成噪聲”。像單發裝填、特殊口徑等,大多數看起來與普通手槍不同之處都是“格斗士”的賣點。對于有些客戶來說,僅僅因為該槍的外形“滑稽”“丑陋”,就可以成為購買它的理由。
“格斗士”及類似武器的定位是“戶外隨身槍”(trail gun) ,是戶外活動時的隨身工具。其扁平的外形使它很容易塞入背包或放在駕駛座下面,既可以用來防范危險動物,在必要時也能用來獲取食物。
在這種情境下,.410/.45柯爾特口徑的“格斗士”相對更加實用,使用.410霰彈可以消滅毒蛇、捕獲兔子和松鼠,而.45柯爾特轉輪手槍彈則能夠有效阻遏野豬、郊狼等靠近,如果距離夠近,甚至可以獵殺鹿這樣中等大小的動物。與同樣可發射兩種槍彈的陶魯斯“法官”轉輪手槍相比,雖然“格斗士”每次只能發射1發彈,但它更加便宜和可靠,彈道性能更好,更適合應付極端情況,同時也避免某些種類的.410霰彈在轉輪上使用時,因直徑細微差異滑出彈巢,導致彈輪轉動不暢的問題。
連同一年有限保修服務在內,.410/.45柯爾特口徑“格斗士”的零售價為240~258美元,最低時189美元即可入手,新版.300 BLK/5.56mmNATO口徑的價格目前尚未公布,估計將維持在300美元以下,在當今物價普遍上漲的情況下,仍屬于相對廉價的范疇。因此,盡管該槍顏值不高,功能也不算強大,但還是吸引不少消費者關注。另一方面,由于和羅西霰彈槍等其他產品最大限度地保持生產線的共用,以及新產品升級主要通過更換口徑,“格斗士”的成本控制十分成功。即便是這樣的價格,廠家和銷售商仍有相當的利潤,這也是羅西品牌在130 多年的漫長時間內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編輯/ 曾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