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朋友問我為什么要去學格斗。因為它能給我帶來更好的情緒,進而幫我維持身心健康。
人類有時會搞不清什么是切實的危險,什么是想象中的危險,現代生活中很多情緒超載恰恰就來自這種混淆。
比如,你在草原上走著,突然一頭獅子撲過來要吃你,這就是切實的危險。你的神經系統會迅速開啟戰逃應激反應,讓你轉身狂奔,大腦空白,心率上升,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加劇,使你整個人切換到逃命模式以提升生還概率。
然而,人類演化出這種機制是為了應對偶發的臨時情況。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切換到這種應激狀態,那就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損傷。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一輩子也遇不上一頭獅子,面對那種真切的事關生死的危險也是小概率事件。可是,當一些人際關系的壓力襲來時,人們往往會把自己想象中的危險和真切的危險混淆。比如,在生活和工作中,當有人對自己暴跳如雷時,很多人會被嚇得進入應激狀態,其實這種事最嚴重的后果無非就是離開這個人,神經系統卻會誤以為已經到了事關生死的地步,那種本來為“獅口脫險”準備的逃命模式便自動開啟。這種情況發生得多了,人的健康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毛發褪色、胃潰瘍……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全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格斗運動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之前,我認識的一個小伙子是做物流的,經常被領導拍著桌子暴罵,他接電話時,我在旁邊都能聽到聽筒那邊在狂吼。小伙子整日郁郁寡歡,還總掉眼淚。后來,他開始格斗訓練,很有熱情,為了在比賽中拿名次,還升了量級。不到一年,小伙子身材壯了很多。有一次訓練完我問他:“現在你的領導發火時你還怕嗎?”他說不怕了,而且,領導已經很久沒對他發火了。
總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的體格強壯起來,戰斗力也比普通人的平均水平明顯高出一截,你的心態也會發生變化。現在,那種神經系統因恐懼而進入應激狀態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小,與之伴隨的損害健康的隱患也就被壓制了。
(潘光賢摘自《北京青年報》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