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軍發起阿富汗戰爭以來,美國陸軍的班級和排級壓制火力都受到了嚴峻挑戰——塔利班武裝裝備有大量蘇聯遺留下的PKM通用機槍(發射7.62×54mm R 彈),這款空槍質量僅7.5kg的通用機槍能夠在1500m外對美軍形成壓制,而美軍班級火力支援武器M249輕機槍( 發射5.56×45mm NATO彈)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無法與之匹敵,而排級火力支援武器M240B通用機槍(發射7.62×51mm NATO彈)雖然在火力上可以與之形成均勢,但其空槍質量高達12.3kg,在高原丘陵環境下對士兵負擔大,機動性遠弱于PKM通用機槍。在防彈插板日益普及的現代戰爭中,傳統彈藥的局限性被無情暴露——7.62mmNATO彈難以穿透III 級防護的防彈衣,發射12.7mm槍彈的勃朗寧重機槍限于質量、體積和操作難度,不可能被下發到班組。7.62mm 口徑的通用機槍和12.7mm重機槍差距過大,使得美陸軍步兵班排支援火力和連級支援火力之間形成空白。
為填補這一“致命空白”,美軍自2010年起推動“輕量化中型機槍”(LWMMG)概念,試圖在彈藥威力、攜行質量與后勤成本間找到新平衡點。由被廣泛用于狙擊作戰的.338 Lapua Magnum彈改進而來的.338 Norma Magnum(8.6×63mm)彈被美軍確立為新型中口徑機槍的標準。在新型彈藥基礎上,通用動力LWMMG、SIG MG338與OOWREAPR-338等新銳機槍型號, 憑借短后坐制退、模塊化設計和聚合物彈殼等先進技術,有效射程推至2200m,同時將全槍質量控制在10kg 級,徹底改寫“重火力必笨重”的固有認知。
這場“中間口徑革命”并不順利——彈藥成本攀升、攜彈量減半、供應鏈重構等問題,令美軍在“性能優勢”與“經濟賬”間反復權衡。
正如大口徑狙擊步槍填補了7.62mm NATO與12.7×99mm之間的火力空白,機槍領域也出現了新的“質量分級”,新興的“中等質量”機槍迅速占據小口徑機槍與大口徑機槍之間的戰術利基。
中口徑機槍項目的想法源于西方軍隊在阿富汗的戰役。目前普遍認為7.62x54mm R口徑的蘇聯PKM機槍在阿富汗戰爭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自1969年以來,這種模式不僅在前華沙條約國家風靡一時,在包括阿富汗在內的全球武器市場上也取得巨大成功。正因如此,卡拉什尼科夫機槍不僅是阿富汗國民軍的核心武器之一,也是塔利班組織的重要班組武器。西方軍隊的步兵單位以5.56×45mm 口徑武器為主力裝備,實戰中,這種輕量化火力難以抗衡敵方優勢的重型武器。為扭轉戰場態勢,提升己方壓制能力,西方軍隊尋求更強大的重型火力裝備,以應對敵方的火力壓制。但這些重型火力因為質量問題,并不適合單兵攜帶和彈藥補給。
最新提出的“中等質量”機槍,結合槍彈的低質量、高破壞力和高精度等顯著優點,但同時產生了以下要求:首先是機槍質量應約為10kg,目的是為了確保步兵能夠在艱險的地形上攜帶這種武器;其次進彈倉必須足夠堅固,槍彈殺傷力應超過標準7.62mm NATO彈,并接近.50BMG ;最后,該機槍必須能夠安裝光學瞄具,必要時還可以安裝火控系統。這些要求解決起來并不困難:在經過驗證的狙擊口徑 .338 Norma Magnum、.338 Lapua Magnum或類似口徑中制造一挺具有中等射速和內置后坐力抑制措施的機槍。在今天,一支槍具備安裝瞄準鏡是理所當然的。
目前,在中等質量機槍領域,有2支武器已經處于研發的最后階段,分別是美軍NGSW 自動步槍和后來居上的MMG(中型機槍)。RAAS(排兵種和配置研究)研究計劃——對排中武器和彈藥配置的研究——旨在展示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美軍正在系統地推進MMG研究。MMG 不僅能由步兵班組攜行使用,還計劃列裝于步戰車等載具上,增加其火力配置。最終MMG計劃于2024年10月敲定,但目前美軍尚未對彈藥口徑的類型做出最終決定,武器專家們普遍認為美軍可能在.338 Norma Magnum、7.62mmNATO和6.8×51mm口徑中做出選擇。
目前,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在其“ 輕量型中型機槍”項目方面取得了進一步突破。美特種部隊決定使用 .338 NormaMagnum( 8.6×63mm)彈殼——它縮小了標準7.62×51mm 和12.7×99mm彈殼之間的差距,但對列裝的新武器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槍管長610mm, 槍管壽命8000發, 不含彈匣的最大質量為10.9kg,射速450 ~ 720 發/ 分。在這樣苛刻的要求下,美特種部隊漸漸把目光放到了3 款代表性新型機槍上。
新型機槍的第一個代表是德克薩斯州的True Velocity 公司的RM338 機槍。(RM 全稱RecoilMitigated ,譯為減小后坐力)
該設計最初基于通用動力軍械和戰術系統公司2012 年提出的開發成果——短后坐行程脈沖平均法(Short recoil Impulse-AveragingRecoil Mitigation)的專利技術,該專利大大減少了后坐力,提高了全自動射擊過程中的目標鎖定能力。然后通用動力公司推出GDOTSLWMMG,這是一種.338 NormaMagnum口徑的中型機槍,其具有自動氣體輸送功能和短行程活塞,空槍質量約11kg,槍管長610mm,全槍長1200mm。射速適中,為500發/ 分。
該項目開發者并沒有從一而終。該武器的開發權于2021 年4 月被轉讓給 Lone Star Future Weapons公司,后又轉讓給同年11 月收購Lone Star 的True Velo city公司——這家德克薩斯州公司以其聚合物彈殼槍彈而聞名——并于2024 年8 月與比利時FN Herstal 集團的美國子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將這款武器的名稱更名為RM338。
RM338消除了7.62mm和.50口徑武器之間的差距,采用高效的 .338Norma Magnum彈殼,其具有無與倫比的準確性和殺傷力,同時能將戰斗空間擴展到令人印象深刻的2200m。在1000m處射擊時RM338能夠通過向目標提供超過2576焦耳的能量( 超過7.62mm NATO終端效應的5倍)擊穿III 級防彈衣,也可以輕而易舉地使輕型載具失去行動能力。同時其具有完全可折疊或伸縮的槍托,在安裝和拆卸中均提供卓越的機動性和便攜性。盡管該槍采用的是復合材料彈殼槍彈,但是,應當可以與美軍標準的.338Magnum槍彈通用。
值得一提的是, 這種.338Magnum口徑的復合材料彈殼槍彈,與參與NGSW 競標的6.8 mm TVCM槍彈結構相似,都是白色聚合物作為彈殼主體,底部嵌入鋼制底緣。這種槍彈最大的優勢就是質量輕,在射擊時可以減緩彈膛升溫速度。即便許多人還在念多年前的老黃歷,認為聚合物彈殼無法帶走槍管的熱量,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聚合物彈殼在射擊時能夠隔絕槍彈向彈膛傳導熱量,有利于減緩槍管升溫的趨勢,這對于需要全自動射擊的機槍至關重要。
此外,在新機槍類別中,.338Norma Magnum 口徑的SIG中型機槍也占據重要地位。西格- 紹爾(SIG SAUER)公司基于其在為美國NGSW 計劃開發XM250機槍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機槍進行了深入研究。該槍械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對SIG SAUER 機槍的認證,該機槍現被命名為MG338,發射.338 NormaMagnum彈。
2019年9月,在倫敦舉辦的國際國防與安全設備博覽會(DSEI)上,SIG SAUER公司首次向公眾展示MG338 機槍。標志著SIGSAUER 公司首次進軍機槍領域,其6.8×51mm口徑版的MG338 機槍目前正在參與美國陸軍“下一代班組武器”的競標。公司方面表示,該槍械和彈藥已經完成性能、壓力、溫度等安全認證,確保可以交付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進行測試。SIG SAUER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恩·科恩(Ron Cohen)強調,MG338系統的安全認證和交付對SOCOM至關重要,這是美國軍方數十年來首次對新型機槍、彈藥和消聲器進行認證,為地面部隊引入了具有創新性、便攜性和強大殺傷力的武器系統。MG338憑借其卓越性能,順利通過了SOCOM嚴格的性能、耐用性和安全性測試,并獲得認證。
MG338填補了美軍現役機槍之間的火力空白。與已有60 年歷史的M240 機槍(7.62×51mm) 相比,MG338 不僅質量更輕, 射程和殺傷力也有著顯著提高。與服役近110年的M2機槍(12.7×99mm)相比,MG338 的質量不足10kg,僅為M2 的1/4,首次為地面部隊提供了較大有效射程同時較為便攜的壓制火力。在配備SIG SAUER公司新一代消聲器后,MG338 的性能更趨完善,顯著減少了火焰和煙霧,增強了射手的隱蔽性——在全自動射擊模式下,火藥燃氣通過短行程活塞從筒孔中排出。此外,機槍的特定系統能夠自主降低射速和后坐力。據稱,MG338 的后坐力甚至不超過5.56×45mm NATO彈的后坐力。此外,MG338 機槍可裝配不同長度的槍管,AR15風格的槍托使得該槍可向左折疊;所有控制裝置均為雙面設置,拉機柄和彈匣卡筍可安裝在右側或左側;MG338 機槍能夠輕松兼容使用7.62×51mm和6.8×51mm口徑彈,有效解決了實戰中的后勤補給問題。
第三種是俄亥俄州的品牌。在2024年的SHOT Show上, 俄亥俄州軍械公司(OOW)發布了創新產品——REAPR(Recoil 增強型自動精確步槍)。雖然名為步槍,實際上它是一挺發射.338 NormaMagnum 彈的中型機槍。OOW自豪地將其描述為“機槍世界的革命”。REAPR-338 允許用戶選擇射擊模式,包括半自動和全自動,且小握把組件兩側都設有快慢機和交叉式手動保險。小握把亦可替換為任何AR15 系列的握把部件。OOW的總裁兼設計師之一羅伯特·W. 蘭迪斯(Robert W. Landies)透露,REAPR解決了傳統機槍設計中的諸多問題,并且在設計中“融合了眾多功能,取其精華”。
REAPR采用滾柱延遲閉鎖系統,類似于 MG42機槍,這意味著槍機開鎖速度會受到滾柱的延遲。二戰后,這種設計對眾多槍械產生了影響,包括SIG SAUER MG710-3機槍和眾多的德國HK公司槍械。
REAPR機槍支持無需工具的快速分解,僅需拆下機匣后部的一枚銷釘,槍托和機匣后部即可分離,進而將槍機組、復進簧及其導桿從機匣內取出,其配備的側向折疊槍托由B5 公司設計,該槍托帶有托肩板和可調節的貼腮板。B5公司還為REAPR 機槍提供了P23小握把和M-Lok 護手。據OOW 介紹,REAPR 空槍質量為12.2kg, 槍托展開時, 全槍長1380mm ;槍托完全收縮時, 全槍長1310mm ;槍托折疊(可選擇向左折疊或向后伸縮) 時, 全槍長1120mm。在車輛或飛機等不同載具上使用時,可以拆下槍托并安裝D形握把套件將其固定在載具上,同時還有一個安裝在皮卡汀尼導軌上的可拆卸提把。
REAPR 機槍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快速更換槍管系統,無論槍機處于何種位置,射手都可以單手完成更換槍管。這種速換槍管系統已獲得專利,其采用兩組相對的卡榫,每組5個斷隔螺紋,僅需旋轉90°即可解鎖槍管。拆卸槍管時,射手只需抓住槍管隔熱套,將槍管向后推,然后旋轉90°以解鎖。此外,REAPR機槍支持安裝消聲器,并兼容多種制造商生產的消聲器。
該槍另一個獲得專利的設計是REAPR的供彈機座,它能夠向左橫向滑出,便于裝彈和清理。這一設計使得機槍手能夠使用占據更多導軌空間的瞄準鏡。同時REAPR的供彈方向可以調整,這使得射擊后的彈殼可以從機匣底部排出。而OOW也已在機匣左側設置了安裝彈鏈包的固定接口,并正在考慮在右側也設置相同的接口,但目前還在等待美國特種部隊的反饋。
針對傳統 7.62mm NATO與12.7mmBMG口徑機槍在射程、穿透力與機動性等性能上的缺點, 以.338Norma Magnum彈為核心的新型機槍,成功提高了射程并減少了質量,顯著提升了步兵的戰術靈活性。這些武器不僅填補了火力空白,更通過多口徑兼容、快速換槍管、低后坐力等特性,使其更加適應復雜戰場環境。然而,其發展仍受制于高昂彈藥成本、后勤適配難題及傳統裝備體系的限制。未來,中型機槍的普及既需持續技術突破,也需在槍械成本與作戰效果之間尋求平衡。其能否真正影響步兵火力格局,是對軍方決策智慧的重大考驗。
編輯/丁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