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迎來了自己的首場書法比賽。不知是因為熱還是緊張,汗水流過我的臉頰,滴落在宣紙上。望著臺下的觀眾與黑洞洞的攝像頭,我的腿不自覺地發(fā)抖一“要是寫砸了怎么辦?”
五歲時,班上的小朋友們那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通”,好勝的我自然不甘落后。在聽老師講述了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后,我便在心中埋下了一粒書法家的種子。

初入書法班的我,空有一腔熱血,筆畫卻寫得歪歪扭扭。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的字越來越工整。從輕薄的描本到厚厚的軟筆字帖,我堅持每天練習寫字。攤開手,厚大的老繭講述著一路的辛苦艱酸。
轉(zhuǎn)眼間,書法陪伴了我七年有余,已經(jīng)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過年時,到處張燈結(jié)彩,家里自然少不了春聯(lián)。我自告奮勇,擔下重任。蘸著金汁的筆鋒輕點紙面,字字如金色梅花般盛開于紙面。家人見了,紛紛拍手叫好。
想到這里,我的心便有了底。
我靜立在桌前,俯身提筆,右手三指嫻熟握筆,筆身猶如粘在指間一般穩(wěn)健;入硯蘸墨,再于硯邊輕刮調(diào)鋒;隨后枕腕運筆,落筆瞬間輕頓,繼而用腕力暗送,筆鋒游走于紙上,化作一個個墨色精靈一一豎畫似針,筆直有型;點畫似雨,隨性小巧…
我凝神筆端,全然沉醉于古典文化的墨韻之中。
賽后,我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這個成績并不讓我意外,因為這是我努力的成果;但沒有更進一步,可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書法,不僅是我的拿手好戲,更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教會了我耐心,鍛煉了我的意志力,更讓我領(lǐng)悟到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指導老師:林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