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步入青春期的你,也有點亮自己的“光”吧。那道光,也許是人,如身殘志堅的史鐵生;也許是物,如重煥生機的紫藤蘿。請以“________, 點亮了我的青春”為題,寫一篇作文。
飄窗外,雨嘈嘈,風雨交加。
雨點敲落著窗外的那株鳶尾花,那抹紫色在風雨中顫抖。(前兩段長短句交替使用,使語言富有變化,產生了律動美)
彎下腰,屋內鋼琴聲,如同斷了線的珍珠砸落在地上,琴譜上一個個紅圈無不訴說著我的無能。盯著琴譜陷入沉思,直至眼花繚亂也看不出個所以然,音符在琴鍵上顯得呆板而沉重。耳邊是老師焦急的聲音:“這練得遠遠不夠啊,這樣下去考級怎么能過呢?給你糾正你要放在心上啊……”老師關切而又焦急的話快要將我淹沒,我呆呆地望著那一排黑白鍵,無措,茫然。音符在我手下雜亂無章,如同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挫敗感如洪水般席卷而來。難道我真的不適合學琴嗎?
鳶尾花的那抹紫,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借景物烘托心情,與上下文皆形成呼應)
鋼琴前,風蕭蕭,風雨如晦。
微風吹拂著窗外那株鳶尾花,那抹紫色在清風中搖曳。
抬起手,我將曲譜分解為一個個小節,將和弦細心彈奏,用最慢的速度一遍一遍地爬著,琴音精準細致地流動,十遍,二十遍……我忽地發現,我的手指竟會自己在琴鍵上跑動,(“跑”字用得生動,寫出了艱辛練習后彈奏的熟練,情節開始轉折,心情也即將轉變)是那樣的輕快、悅耳。一節節試探,一行行嘗試,一頁頁摸索,時間消失在了琴聲里……我漸漸明白,鋼琴動人的演奏不單在于琴聲的流暢,還在于音色的飽滿和旋律的優美。一絲光亮悄然降臨在手腕。
鳶尾花那抹紫,在黃昏中漸漸清亮。
琴廳里,天初晴,虹霞共天。
陽光照耀著窗外的那株鳶尾花,那抹紫色在晚霞中伸展。
直起身,燈光耀眼的前廳內擺放著一架黑亮的、典雅的琴,那黑白鍵仿佛默默凝視著我,我雙手放在琴上,回想著,在一個森林里鳥兒們沖破牢籠,飛向天空與自由……輕快活潑的音符下,起初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傷感,接著是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而后又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歡快。(詩句的引用彰顯了作者對語言的積累,文字功底盡顯)闔眸,琴音依舊流暢地傾瀉;提腕,黑白鍵輕靈地跳躍,觸碰著我的指尖。(這個句子可修改成對稱的語句)當最后一個和弦落下時,我心中的那口氣便長長舒出。
眾里尋他千百度,一次又一次,我找到了自己最初的衷心,曾因熱愛而奮不顧身地追求,黑白鍵伴我十余年,驀然回首,他就在那燈火闌珊處。(此處扣題不夠好,可緊扣題目行文)
那株鳶尾的那抹紫,在陽光的沐浴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