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14-0124-03
一、川劇經典資源
當下的年輕人習慣于游戲、短視頻、電影等娛樂形式,而以川劇為代表的傳統戲曲很難吸引他們進入劇場。如何讓川劇經典資源在新時代發揮作用,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
其實,川劇的經典劇目如《白蛇傳》《火焰山》《三岔口》中包含很多可以進行轉化的資源。以《白蛇傳》為例,白素貞和許仙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該劇劇情跌宕起伏,具有反抗強權,追求個人幸福的精神內核。在角色性格的塑造上鮮明有力,主角白素貞在故事初期開藥鋪等情節上善良溫順,在中后期“盜仙草”和“水漫金山”等情節上,又非常果敢和富于反抗精神,整體上角色的成長路線清楚明確。該劇場景豐富,如青城山、西湖、蘇州、昆侖、金山寺、地府等,在世俗圖景和奇幻仙境中不斷輾轉騰挪,體現出意境拓展的巨大可能。
川劇《火焰山》選取的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西游記》中的情節,即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經過火焰山這個地方遇阻,孫悟空到鐵扇公主處三借芭蕉扇,最后經歷重重磨難才順利通過火焰山的故事。嚴格來說,這只是《西游記》故事中比較短小的一段,但和眾多《西游記》故事情節的共同點是劇情跌宕起伏,正反派角色出場較多,動作場面宏大壯觀。如果通過轉化,這段劇情能夠在其他藝術形式中得以再現,從受眾角度來說比較受歡迎。
川劇《三岔口》的故事源于楊家將傳奇,主要情節是為保護名將焦贊,任惠堂在江湖上打探消息,輾轉來到一家客店,卻與客店店主劉利華不期而遇,兩人為試探對方而在黑暗中較量,最后誤會解除,攜手共同抗敵。在電影《龍門客?!分校约半娪啊缎慢堥T客?!分?,都能看到大量對這一經典劇情的借鑒轉化,電影在劇情敘事、場景氣氛和動作設計上,近乎完美地體現出此故事原型改編的優勢。川劇劇情和京劇略有不同,如果改編為游戲,重點在于如何保留川劇的獨特樣式,以及避免形式轉化的違和感。
二、游戲的融合氣質
本文的研究既和川劇有關,更立足對游戲類型的深入研究。曾幾何時,在人們的印象中,游戲只是小孩子的娛樂方式,和嚴肅的大人沒關系。如今,游戲產業在世界范圍內早已成熟,中國游戲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當下的發展如火如荼。“截至2024年,中國游戲產業重回增長通道。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人3257.83億元,同比增長7.53% ;游戲用戶規模6.74億人,同比增長 0.94% ,達到歷史新高。[1]”
人們不禁要問:游戲究竟有什么魔力,可以吸引和整合這么大規模的資源進入其間呢?其中有眾多原因,首先,游戲經過漫長的發展,已經能夠把傳統藝術形式轉化為新媒體,比電影、繪畫、攝影等相對單一的藝術融入更多內容。例如,游戲《底特律:變人》中頗為吸引眼球的互動形式,直接影響整個游戲劇情的敘事方向,玩家也能夠在選擇后,體驗到經過自己之手促成現實的劇情走向。而這樣的操控感和互動感,無疑豐富了游戲在主題和劇情的表達途徑。其次,游戲成為跨文化傳播歷史及神話的載體,能以更為豐富的形式進人虛擬的歷史和神話場景,如育碧的《刺客信條》系列、游戲《對馬島之魂》,包括市場和口碑都非常成功的中國3A游戲《黑神話:悟空》。這些游戲通過不斷遞進的緊張劇情將不同民族的真實歷史以及神話傳說呈現了出來,并在逼近真實的場景氣氛中,使玩家充分體驗到沉浸感。游戲在角色設計中讓經過重構的歷史或神話人物栩栩如生,在視覺效果和動作設計上深耕歷史年代感和真實打擊感,使玩家在虛擬世界中感受到真實的感官沖擊。最后,游戲具有其他藝術形式沒有的社交屬性,親朋好友可以一起進入游戲戰斗和即時交流,如游戲《雙人成行》《雙影奇境》以及火爆互聯網的《絕地潛兵 ?2?? ,這些游戲以線性冒險經歷或大型戰斗場面為角色互聯的載體,玩家在游玩時,必須相互合作才能過關。游戲充分調動了玩家的協作積極性,使玩家在一場場的考驗中,不斷增進彼此的情感和智趣。
雖然游戲具有如此強大的融合氣質,但要把川劇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的內容,包括獨特的形式,轉化、融入游戲這一現代媒介中,絕非易事。
三、經典川劇與特定游戲類型的機制融合
(一)對川劇要素的思考
要想在保留川劇特點的基礎上,把川劇融入游戲中,需要對川劇的歷史與要素進行梳理:川劇“流行于四川省、重慶市及云南、貴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區,是中國西南部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2]。作為傳統地方戲曲,川劇在表演動作上講究“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是川劇特點之一。雖然是比較程式化的動作,但就川劇演出而言,掌握之后可以在各種曲目中運用自如,從容應對表演要求,是川劇表演區別于其他劇種的關鍵。因此,在設計游戲角色動作時,這些身法與動作是必須充分考慮的,否則可能會失去川劇韻味。
在一些特定時刻,川劇更有變臉、吐火、藏刀以及水袖功等其他地方劇種沒有的“絕活”,而這些絕活如果設定為角色的標準動作,又或者在特殊場面中變成游戲中角色的獨特技能,成為角色成長系統中能夠和獎勵機制掛鉤的成長點,無疑將成為川劇要素在游戲中的經典標志。若把川劇絕活與魔幻、奇幻元素整合為合適的形式,無疑將成為吸引玩家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表演唱腔上,川劇還有一大特點一一川劇高腔,“戲曲眾多聲腔一般只唱不幫唯獨川劇高腔有‘幫多’一類處理,并且也能在藝術表現上獲得成功,其結果便是在對‘同樣’劇情內容的表達中顯現出‘異樣’的光彩”[3]?!案咔弧边@一獨特的川劇人聲表演系統如果放在游戲的音效中,或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關卡的前后或者較為特殊的劇情場面中,形成具有魅力的特殊時刻。
在所有的元素中,頗為重要的問題是,川劇中的角色如何通過設計重新成為特定類型的游戲中的角色?
(二)川劇與游戲的機制融合
如果要把川劇中的角色融入游戲中,那么游戲中的角色扮演類型—RPG游戲和動作角色扮演類型游戲ARPG游戲,無疑是把川劇的經典要素轉化為游戲研究的對象。
RPG游戲即角色扮演游戲,玩家可在游戲中扮演一個或多個角色,通過角色的行動和決策來推進故事。在當下游戲市場中占據大量份額,并且有比較復雜的分類,如開放世界類型——《艾爾登法環》《賽博朋克2077》,敘事驅動類型——《博德之門3》《最后生還者》等。在RPG游戲中,玩家可以通過角色決策和行動來推進劇情,也能在廣闊的開放世界探索和冒險。在RPG游戲中一般會有戰斗系統和獎勵機制,玩家操縱的角色可以不斷通過戰斗獲得獎品,并且轉化為不斷提升的技能點數,使玩家在激勵設計以及角色的虛擬成長中感到滿足。如果川劇的經典角色要轉化為RPG游戲中的角色,其角色性格、動作設計、成長過程必然要與原劇中的角色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玩家在潛移默化之間,感受到川劇的獨特魅力。
將動作與角色扮演相結合,一種新的RPG類型游戲——ARPG游戲悄然興起。嚴格來說,《戰神:諸神黃昏》《巫師3》既是開放世界RPG游戲,也是動作元素突出的ARPG游戲,主角雖然是沒有魔法的普通人,但憑借超強戰斗力和特別設計的技能成長系統,可以對抗魔幻世界的猛禽怪獸和強大敵人。在ARPG游戲中,戰斗是必要因素,而這一點恰恰與川劇經典中的《白蛇傳》《火焰山》及《三岔口》等劇目中的角色特點相一致。對于《三岔口》的改編,在機制上可以融入AVG游戲的玩法,增加更多智性上的挑戰,為最后兩大角色共同對抗敵人,提供更多隱藏線索和動機。
(三)轉化設想
ARPG游戲在玩法上強調“沉浸感”和“打擊感”,角色動作則強調突出真實性。那么,面對這一矛盾,游戲設計者又該怎樣最大限度地在游戲機制中保留川劇的要素呢?
以川劇《白蛇傳》為例,主角白素貞身上有著豐富的動作元素,既有對抗的力量,又有神奇的法術,乍看之下似乎很容易轉化為游戲角色。但是,在舞臺上成立的角色動作,放到強調真實感和快速節奏的游戲中,并不適宜。因此,是否可以這樣設想:在一些特定時刻,如來到新的場景或過關后,可以呈現川劇原汁原味的動作和表演,并在音效上伴隨原有的經典唱詞。而一些日常動作如走、跑、跳等,戰斗動作如打、刺、劈、擋等,可以按照游戲對操控角色的需求保持真實感。那么,一款ARPG游戲中就有了可供玩家正常操縱的角色動作,在特定時刻如過關后或到達陌生環境時,也能展現川劇的經典魅力,從而形成兩全其美的游戲機制。
四、敘事策略與關卡互動
(一)川劇與游戲的敘事策略
經典川劇的敘事通常是線性的,如《白蛇傳》《火焰山》《三岔口》等都屬于線性敘事,這一點恰好符合ARPG游戲所需要的敘事策略。在ARPG游戲中,角色的成長過程時刻貫穿于劇情之中。從游戲劇情來說,角色不可能一開始是最強的而后逐漸變弱,只能是從一開始的最弱,通過一系列關卡的設計,最后到達最強,從而最大程度地滿足玩家的游戲心理。《白蛇傳》中白素貞雖沒有從弱到強的設計,但在情緒上有從小型對抗到最后怒而水漫金山的遞進感,這一點符合ARPG游戲的角色設定。而川劇《三岔口》的劇情,從任惠堂一開始與劉利華的對立,到摸黑打斗,再到兩人冰釋前嫌共同抗敵,就有角色智性上的成長設定,這一點有利于游戲改編,融人ARPG游戲的遞進劇情中。
(二)游戲關卡的互動效果
“調動玩家積極性需要一些誘餌,因此需要在關卡設計中使用過場動畫等手法向玩家講述‘故事’。[4”因此,人們同樣可以通過關卡設計,來展示川劇中角色遇到大的障礙或劇情發展面臨較大轉折,如《白蛇傳》中白素貞和許仙的悲歡離合,《火焰山》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曲折過程,以及《三岔口》中劉利華與任惠堂化敵為友的戲劇時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白蛇傳》改編成ARPG游戲,按《底特律:變人》的做法,通過玩家對角色的選擇,即互動系統來影響劇情發展,在特殊時刻展現川劇中如“變臉”“水袖功”等戲劇化的元素,必然會增強游戲的可玩性。而改編《三岔口》這樣具有懸疑感的劇目,就比較適合在ARPG游戲基礎上融入AVG游戲的解謎元素,設置解謎關卡,使劇情發展更有說服力,為玩家帶來更加強烈的沉浸體驗。
從視聽節奏上說,川劇特色中較為特殊的“幫腔”元素,可以作為關卡出現以及戰斗激烈的烘托氣氛的絕佳音效,為整個游戲的視聽節奏提供川劇化特殊體驗,從而成為吸引具有傳統文化情結玩家的重要因素。
五、結束語
面對《白蛇傳》《火焰山》《三岔口》等川劇經典資源,把其中的特殊元素,融入具有較強互動性的RPG、ARPG、AVG等游戲類型中,具有較強的可行性。經典川劇既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游戲、影視等當下娛樂藝術形式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對于把川劇經典資源改編為游戲,人們不應采取單一的方式,而應以最大可能融合川劇經典資源為目的,選擇甚至拓展最合適的游戲類型。只有這樣,才能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時俱進地轉化為與當下緊密相連的藝術形式。
參考文獻:
[1]雪豹財經社.2024中國游戲浮世繪:十年未遇之大 變局[EB/0L]. https://news.fu tun n.com/post/51921886? leve ∣= 2amp;data_ticket ? 1750910136575600.
[2]川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 遺產數字博物館[EB/OL].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 details/13160.html.
[3]路應昆.高腔與川劇音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4][日]大野功二.游戲設計的236個技巧[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趙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