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加快推動數智技術全面賦能紡織工業發展。當前,人工智能(AI)正在重構紡織行業的產業架構與底層邏輯,不斷推動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從單點自動化到全鏈路智能化,AI不僅成為紡織服裝行業提質增效的“新引擎”,更是重塑全球供應鏈競爭力的戰略支點。
紹興柯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每年全球約四分之一的面料在此交易,從這里流向200余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在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紡織行業正面臨環保、效率、成本等多重挑戰。如何破局新生?柯橋紡織在實踐中找到了明確的答案:以AI賦能產業,以智造重塑未來。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AI技術在柯橋紡織的各個環節百花齊放。從AI大模型的智能場景應用到“未來工廠”的智能生產;從AI設計的一鍵生成到AI比對系統的版權保護,從AI算法的精準預測到AI供應鏈的可視化管理柯橋紡織正以AI為引擎,推動行業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躍遷。
AI大模型:用數據賦能產業升級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AI大模型是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技術突破,其本質是通過海量數據和超大規模參數構建的深度神經網絡系統。隨著AI大模型從通用型向行業垂直型演進,紡城柯橋再一次先行一“布”,積極搶抓定義未來紡織產業標準的主動權。
近日,紹興柯橋發布了《紡織產業首個AI大模型——“AI布\"》1.0版本,引發各方高度關注。過去,紡織企業尋找一塊合適的面料,往往需要翻樣本、跑展會、多方比對,耗時耗力。現在只需簡單上傳一張產品照片,并下達“尋找相似面料\"指令,不到1秒鐘,“AI布”就能迅速給出多個答案,并詳細列出相關信息。除了找面料這一實用功能,“AI布”還能在找展會、找技術、找人才、找政策、找產能、找應用等場景中大顯身手,構建起覆蓋紡織印染全產業鏈的龐大數據庫。
事實上,柯橋紡織領域對于AI大模型的探索遠不止于此,正不斷向著細分領域持續進發。今年4月,浙江省紡織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正式揭牌,這是柯橋區成功創建全省唯一的紡織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揭牌儀式上同步發布“紡織產業專利大模型及專利導航”平
柯橋紡織主動擁抱AI新時代,用數據驅動產業升級。
數據驅動:從經驗決策到智能決策
在柯橋紡織產業發展過程中,老一輩紡織人用數十年的實踐智慧和豐富的經驗決策鑄就了企業的根基。然而當他們逐漸退居幕后,新生代紡織人如何接力奔跑?浙江鳳凰莊時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錫輝認為,與其想著如何傳授經驗,不如借助數字化手段構建科學的決策體系,把個人的經驗決策轉化為AI算法的精準判斷,將市場直覺升級為數據模型的可視化預測。
始于1993年的鳳凰莊,曾以“締造紡織行業的沃爾瑪”為目標,通過面料超市模式快速發展壯大,成為柯橋紡織行業的領軍企業,并立足柯橋,在鄭州、杭州、上海、武漢、深圳、廣州等多地設有分公司。近年來,鳳凰莊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一方面積極建設恒生·鳳凰數字經濟產業園,瞄準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致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數字經濟園區;另一方面以鳳凰莊自身為基礎,構建全流程大數據模型,探索AI驅動的智能供應鏈,以適應未來的產業發展。
“所有賣面料的企業,都繞不開庫存多和收款難的痛點,我們做AI供應鏈首先要解決庫存和收款問題。如何精準備貨,如何篩選有價值的產品和客戶,如何監測企業各項指標是否處于健康狀態等,這些都是可以運用AI新技術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內部基礎數字化模型構建,將通過3年以上沉淀,打造有生命周期并可以實現自我診斷的AI模型,未來希望將鳳凰莊的數字化轉型成果共享給園區的所有企業,打造柯橋數字經濟產業園新標桿。”何錫輝說道。
據了解,鳳凰莊已經打造出1.0版本“紡優塔”數字商城,可實現面料一鍵成衣、數字模特 360° 展示,在線選款、選色等多種功能。當前鳳凰莊正在積極推進全流程可視化的2.0版本,建成后可通過AI算法分析歷史銷售數據、市場趨勢及季節性需求,精準預測面料采購需求,減少庫存積壓和斷貨風險,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智能物流調度、供應商采購商智能評估、企業風險預警等,從而賦能企業健康發展。
鳳凰莊的AI供應鏈實踐,不僅將提升企業競爭力,更為傳統紡織企業轉型提供了“數智化”范本。在數字化浪潮下,柯橋紡織人正在完成一場認知革命:最寶貴的傳承不是某個人的經驗,而是將集體智慧轉化為企業永續發展的數字基因。當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資料,算法成為新的生產工具,柯橋紡織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質變時刻。
人機共創:從設計到生產無縫銜接
據了解,2021年9月,紹興市柯橋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驗收,成為全國首家紡織產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當時,“快維中心”以全國首個花樣版權AI對比系統為牽引,搭建起紡織品“花樣數治”應用平臺,開啟版權保護AI時代。如今,“快維中心”又一次站上時代的風口,積極推動打造紡織產業專利導航AI模型,構建專利服務體系的破局新路徑。
臺,致力于借助AI技術積極打造紡織產業專利服務的垂直模型。
中國輕紡城作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專業市場,每天都會產生龐大的數據資源,如何用好這些數據資源,將對柯橋紡織的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無論是AI大模型\"AI布”的上線,還是專利服務細分領域大模型的籌建,都是柯橋紡織主動擁抱AI新時代,用數據驅動產業升級的生動寫照和典型縮影。
對于“面料王國”柯橋而言,如何把這塊布做得更好是諸多企業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原創設計與高效生產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在紡織行業,AI正在從“工具”進化為“搭檔”,不僅提升設計效率,更拓展了時尚創意的表達方式,推動創意設計、生產優化和供應鏈管理的無縫銜接。
“一般我們畫一幅花型圖,從找素材到成稿,至少需要2一3個小時,而運用AI文生圖、圖生圖等功能,可生成豐富多元的設計元素,為創作者提供創意靈感源泉,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設計稿,大幅縮短設計周期,整體提升 60% 以上的設計效率。”浙江原色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為海表示,傳統設計依賴人工經驗,而AI的引入讓創作過程更加高效、精準,設計師提供創意方向,AI快速生成多個元素,人機共創可形成“AI體力 + 人類靈感”的高效組合。
據了解,原色數碼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研發花型設計、分色、交易AI智能平臺,希望以數字化手段為紡織印花行業帶來變革與提升。該公司研發的原色數碼研發的秋風分色軟件、“圖來旺”花樣大腦等智能軟件在紡織行業廣泛運用,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近年來,該公司緊跟發展趨勢,引入AI新技術,不僅進一步優化設計創新,還融入AI算法開發出數碼印花智能輔助追色系統,采用單機色彩模型,將數碼印花打樣效率提升 50% 以上,打通了從設計到生產的無縫銜接。
張為海表示,原色數碼對于AI的探索和應用正不斷深入,今年公司在原有的“數字色卡”數字化面料展示、數字名片設置、模擬試衣、數據研判等功能基礎上,已與紡織企業簽約合作,連入ERP精細化管理系統,讓原創設計與印花生產實現無縫對接,讓企業內部管理更加高效智能,下一步還將借助AI構建高質量數據庫,幫助企業精準預測市場趨勢,沉淀屬于自己的數字資產。
事實上,當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柯橋紡織早已率先布局搶占高地。2020年“數字輕紡城”建設拉開序幕,開啟了中國輕紡城深度探索如何將無形數據變成有形財富的實踐之路,致力于形成管理、交易、物流、倉儲、生產“五腦”融合的輕紡城大腦。隨著AI技術不斷滲透至紡織產業鏈各環節,柯橋紡織正以“智”提“質”,以“數”賦“能”,在全球紡織產業格局中搶抓AI時代紅利與技術變革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