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錦綸分會年會暨錦綸聚勢創啟未來(2025傳化)研討會在福建長樂召開,探討行業發展新路徑,凝聚行業力量,開創未來新局面。
掌握行業特點和趨勢,轉變思維尋求發展空間
2024年錦綸行業整體經營效益處于化纖行業較好水平,同比產量增長 6.3% 、出口上漲 15% 、毛利率提升1.2個百分點。原料降價與供需調整推動效益提升。2025年,盡管面臨產能增速較快以及外部環境變化的壓力,但原料己二腈國產化與產品結構優化增強了錦綸產業鏈韌性。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表示,“十四五”期間,行業呈現三個特點:產能從江浙向汕頭、天門等新興集群擴散;產品結構向功能性、差異化持續升級;經營模式向產業鏈延伸轉變,品牌建設、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也取得一定進展。他強調,當前需警惕低價競爭風險,要積極響應中央“反內卷”政策導向;在即將到來的“十五五”,行業要持續推動高端化、差異化、智能化、綠色化、健康化發展,對于己二晴國產化將對行業格局產生較大影響要有所準備。
2025年,我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承壓。行業內銷溫和增長,戶外運動、新中式、功能性服飾保持較好消費熱度;出口表現好于預期,對歐洲國家較快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抵補了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生產增長較為穩定,投資保持較好增勢,企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意愿較好,為行業積累新質生產力;受需求較弱、貿易環境惡化等因素影響,行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處長張倩表示,下半年縣域經濟活力較好、纖維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等因素均可孕育消費新賽道,情緒經濟、國潮經濟、銀發經濟均釋放消費活力,紡織企業需轉變發展思維,在產品開發而非產能擴張中尋求發展空間。
產業鏈協同創新加速,重視技術突破與品牌建設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副處長吳桐介紹,當前中國化纖產量占全球 70% 多,但面臨品牌化不足、價值鏈需要提升等挑戰,亟需從產能優勢轉向技術、品牌等軟實力優勢。2024年工信部啟動化纖油劑專項攻關,形成企業主導、產學研聯合、產業鏈協同三大模式, 80% 項目已簽約,推動了關鍵技術突破。他強調,產業鏈協同創新可整合多方資源實現共贏,建議化纖企業通過技術突破、標準制定、生態共建和場景綁定構建品牌優勢,最終實現全鏈條價值提升。
浙江傳化化學品有限公司應用技術部部長魯紀平介紹,傳化公司針對POY絲熱箱滴油、FDY熱輥結焦等行業痛點,構建了應用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及品質管控三大核心能力。其生產的錦綸POY油劑TF-7737通過調節劑優化熱箱結焦周期與平滑性,熱揮發性和結焦殘余率表現突出;錦綸DTY油劑TF-703G-2專注抗黃變性能,經熱穩定性和抗酚黃變測試驗證優越性。依托智能工廠與全生命周期品控體系,傳化公司確保產品穩定性,并通過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升附加值,滿足錦綸生產高速化、環保化生產需求。
2025年尼龍6行業供應寬松態勢顯著:上游原料端受原油-純苯價格下行拖累,己內酰胺價格跌破10000元/噸或更低,高成本企業被迫減產;中游聚合產能擴張迅猛,切片價格承壓致常規產品瀕臨虧損;下游紡絲產能達566萬噸,上半年出口增加 17.1% 成為亮點。上海普瑞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云纖網)行業高級分析師何偉慧表示,未來中東局勢或短期支撐油價,但尼龍6產能過剩壓力下需通過差異化創新破局,滌錦價差收窄或帶來替代機遇,不過出口市場的高增速仍是關鍵增長點。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市場推廣部主任王永生表示,化纖企業需通過品牌建設實現從低價競爭向高附加值轉型,其核心路徑包括:技術層面開發功能性纖維和綠色解決方案;品牌層面通過吊牌授權、產業鏈協同和跨界營銷建立溢價能力;實施中需完善VI體系與細分商標,結合功能性、可持續性及社會責任敘事,構建透明供應鏈降低下游風險,最終推動企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升級。他強調,品牌建設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積淀才能厚積薄發。
智能制造與綠色轉型并進,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航天斯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李文宇表示,我國化纖行業智能制造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智能生產線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他詳細介紹了滌綸長絲自動化改造、錦綸6切片智能化升級、氨綸生產線數字化車間建設等典型案例。目前化纖行業智能化也面臨技術成熟度不足、復合型人才短缺、數據安全等挑戰,需重點解決聚合反應動力學、紡絲流變學等關鍵科學問題。他認為,未來化纖行業智能制造工作方向包括:加強政策推動與標準制定,建立產學研用聯合體開展技術研發,推動行業調研與咨詢服務,構建新型產業結構等。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發展部副主任劉世揚介紹,當前錦綸行業在綠色化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綠色制造主體逐漸豐富,產品結構向循環再利用、原液著色等低碳方向升級,生產過程清潔化水平提高,標準、認證等支撐體系逐漸健全。如推廣化學法再生錦綸閉環技術(如T2T模式);攻關己內酰胺低碳工藝,降低原料碳足跡;在標準方面也逐步完善了碳排放與碳足跡核算體系。他表示,錦綸行業綠色發展須深度融合技術創新、循環經濟與市場效益,通過降低原料碳枷鎖、強化循環體系、提升綠色溢價,推動錦綸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為提升化纖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化纖油劑關鍵原料有效供給能力,推動我國化纖行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組織開展了化纖油劑企業的相關“揭榜”工作。經任務征集、評估定榜、申請揭榜等流程,由化纖企業與“揭榜”油劑企業自主確立合作關系。會上進行了化纖油劑企業“揭榜掛帥”錦綸部分的簽約儀式。
同期,召開了2025年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錦綸分會年會,完成了分會換屆工作。其中恒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繼續擔任新一屆分會會長單位,恒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梅震連任分會會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