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兩年來,“00后”詩人不斷浮現,本刊星群欄目發表過一系列“00后”詩人詩作,呈現一些新的經驗想象和詩學氣質,為了大力發現和培養年輕詩人,本刊將連續推出“00后”詩歌大展,以引起詩界關注。感謝《詩歌月刊》主編何冰凌、編輯閆今,《詩刊》編輯丁鵬,《星星》詩刊編輯敬丹櫻,《草堂》編輯吳小蟲,《當代》詩刊編輯李義洲以及張雨晨、思鑄航、匽鏡等年輕詩人組稿過程中給予的鼎力支持。
古浮橋
不再坐成遠山,今晚
我們接受漂流,燈光
在江水上按捺一個城市
裸露的愛意,它們起先
從船頭涌出,而后不止
這是我們讓月亮
沉淪的方式。收集了太多
水的甘苦,你將一部分
還給安靜的貢江,你知道的
我們并排坐在這里,就像
兩條江在此合流,如此的依靠
多么偶然,需要多少個夜晚
不斷制造時間的低處
我們才得以如此,合并彼此的孤獨
童話鎮
廟宇端坐村東
土香爐的白墻,掉了層皮
裸露稚嫩的涂鴉,多年前
繞著它練習騎行,惶恐蹬著
不聽話的腳踏,我的后座
父親的手,構成了那個年紀
最大的安全。從中學
返家途中,車籃上的透明水壺
搖勻月光的渾濁
像一顆明亮的啟明星,靠近母親
等候的門欄,她冷掉的飯菜
相繼等來丈夫與孩子
電視機前,扇葉無力驅趕煩人的暑氣
院子里,水泥敷衍的地面
破出沙粒和谷殼。我與玩伴們
把草席鋪在上面,兩三張撲克
在黑夜中看不清,仍擲得響亮
舊收音機的電線遠遠牽著
歪三倒四的插座,潮劇的前奏
與葫蘆瓢晃動在瓷缸的水面
喇叭花落了,在泥床上
像一道休止符。萬物在此刻沉寂
填充了村子的內部,直至村前寡漢
一巴掌拍響大腿上的蚊子
池水的舌面上,顫動著一枚濡濕的月亮
海的扉頁處
在海的扉頁處簽下你的名字
流浪的海水,一下子有了歸屬
手機前攝暫停日落,溫柔的深藍
裹著紅暈的心跳。歇港的船只
在夕陽的對面養傷,海水是線裝的
將愛意分秒翻新,裸泳的日光
從不吝嗇表達,我想將一切有趣的事
都轉發給你:崴腳的撲克、溺水的酒瓶
社恐的貝殼、騎手的海馬、禿頭的風車……
你截掉二分之一的天空:
“每一個瞬間 可以有各種解讀”
而此刻,黃昏蜷在海角,海風躲進
羞澀的語音條:
“是不是大海也喜歡你啊
不然不會一遍遍,沖上銀灘
向我搶走你的名字。”
牌坊街:古城
夜晚,低像素的手機
無法分擔這座古城的孤獨
千年槐樹,用年邁的掌紋
將你們的視線攔在古墻之上
而你腳下,磨損的老石磚
正發生著歷史的隱痛,我想起
剛走過的甲第巷,寒風一下子
灌滿它的瓶身,我們取出自身
單薄的倒影、年輕的腳步聲
試圖中和時間的呻吟,而此刻
吵鬧的街邊,三個朝代的聲音
擁擠成一場潮劇,狀元、榜眼、探花
這些相似的石門,像是一母同胞
它們的啼哭,讓漫長的牌坊街
成為另一條奔涌的韓江
錦城行
廣州往成都。窗外齊整的大廈
慢慢變得稀疏。女孩的行李箱
乘務員的推車,與高德地圖上
笨拙的光標,相反方向移動。
一千六百公里長途,幾個城市
連軸的畫卷,在櫥窗里接受注目
黃昏發來一條簡訊,你的大海
在南方的相冊里安頓妥當
收集四個省份的雨水,下個春天
一定長勢很好。而此刻,你的列車
像移動的尺條,提前丈量來年的收成
林梓喬,2003年生于廣東陸豐。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詩林》《草原》《滇池》《廣州文藝》《延河》《青年文學》《散文詩》《中國校園文學》等;曾獲野草文學獎、江南詩歌獎等;入選第十七屆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