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策劃:
迎合當下熱點,將復雜技術轉化為引人入勝的事件營銷,策劃“火箭換電挑戰”提高話題熱度。聯手科技界影響力人物張朝陽與何同學,利用其個人IP加強與年輕群體的情感聯結。
1.技術教育與權威背書,占領技術市場:借助《張朝陽的物理課》IP勢能,通過對S19超薄藍海電池的領先性進行教科書級別的技術拆解,打造“眼見為實”的藍海電池技術實力,增強技術說服力和建立對產品技術的權威性認知。
2.熱點事件營銷,占領人心市場:強爆發的事件影響力能夠在短期內將產品優勢賣點轉化為用戶認知。借勢“神舟十八更換鋰電池”航天熱點策劃S19續航大事件,將手機電池與飛船電池進行技術類比,撬動手機電池續航對公眾的吸引力,傳遞“S19最強續航”的產品認知。
3.跨界CP打法,放大IP影響力:創新性采用“頂級數碼amp;頂級互聯網”雙IP互動形式—一張朝陽與何同學,將兩個不同領域的代表人物通過產品賣點關聯起來,促成超頭部IP\"1+1”跨圈層合作。這種異質媒體的思維碰撞,更易誕生有吸引力和創造力的內容故事,有利于拉高行業內外對S19續航的關注度。
4.全媒話題炒作,影響“Ta圈層”:聯動微博、B站、視頻號等平臺矩陣,以破圈為導向策劃熱點內容;并整合達人、媒介資源實現精準觸達目標用戶,擴大事件的新聞影響力,推動張朝陽amp;何同學合作內容全平臺破圈。
項目執行:
內容策劃:“1件”核心傳播事件+“1組”輔助立體式打透續航賣點,多維度、多支點的立體化發聲,增強S19續航最強記憶點。
一個“刷屏級續航大事件”點燃公眾對S19續航max的關注:利用張朝陽、何同學這對“頂流師生”IP身份做特定圈層營銷,通過挖掘大國重器與消費電子產品在電池裝載需求層面的契合點,捆綁對電池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火箭發射”場景策劃“火箭換電挑戰”,并采用“課堂原理導學+課外實驗驗證”的視頻內容結構,趣味展示S19超薄藍海電池的超強續航能力,潛移默化將內容勢能轉化為公眾對S19續航最強感知和記憶。
一組“最強權威背書”證言藍海電池領先實力,將“續航第一”打出聲勢、打出關注:集合具備專業度、權威性、影響力的高公信力媒體資源進行強背書,多視角印證S19系列續航技術行業領先、續航體驗行業最好。
預熱傳播:借力張朝陽amp;何同學個人IP賬號首次微博聯動,在線上發起一場“何同學拜師張朝陽”的輿論大事件。通過釋放何同學上課照片、輕綜藝向的預告短片,預埋“火箭上天”線索,激發公眾的好奇心和吸引公眾持續關注。視頻發布2小時,微博話題#起猛了張朝陽在給何同學上課隨即空降微博熱搜榜,引爆全網關于S19續航輿論聲量。
正片推廣:全平臺發布張朝陽amp;何同學共同完成火箭發射實驗的正片,以感性溝通+理性科普展示S19電池的續航能力,通過震撼的視覺效果,以及極具新意和技術深度的電池挑戰內容,吸引公眾關注;并以#張朝陽何同學的火箭上天了#話題為爆點,助力張朝陽amp;何同學的“火箭換電挑戰”刷屏破圈,占據多平臺搜索熱門。
持續擴散:通過遞進式傳播策略形成熱點效應,通過兩大IP微博互動預熱、發布會預告短片、蓄水期上線正片的多輪次遞進式傳播,打造兩次傳播高潮。同時以優質內容滲透主流話題營銷場,從電池技術、場景應用再到行業賦能等多視角,以權威媒體定調電池技術引領行業、主流續航榜單霸榜、世界級續航記錄認證、場景化極限續航實測,自上而下輔助立體式打透續航賣點,多視角印證S19系列續航技術行業領先、續航體驗行業最好。
項目評估:
“火箭換電挑戰”不僅鞏固了vivoS19系列的市場地位,還成功塑造了品牌的科技探索形象,促進了銷量和市場份額雙增長。
社交媒體熱度高:24小時內搶占多平臺熱門位置,連續2天登錄微博B站雙平臺熱搜;全網總曝光量突破1.3億,主陣地視頻播放超750萬,其中視頻號播放量日環比暴增 90% ○
品牌認知度提升:續航營銷組合拳出擊,鞏固vivoSl9系列“續航體驗行業第一”的認知,加深品牌與年輕消費者的情感連接,成功塑造“續航滅霸”形象。
用戶反饋積極:吸引多圈層關注和自發裂變式傳播,例如引發微博CEO自發點贊S19電池能力;出圈擊中車圈媒體,引爆媒體朋友圈自發點贊轉發;被多品牌方主動關注成為科技圈、公關圈、甲乙方等多方圈層的IP營銷范本;全平臺用戶反響熱烈,入圍網友評選的“最值得期待”的科技事件。
銷售業績增長:高曝光和高討論度有效推動產品銷售,市場業績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