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19-0151-03
在鋼琴教學中,正確理解和掌握彈奏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手指控制能力的提升,還能幫助學生合理處理音色,精準把握作曲家風格。因此,教師應該對觸鍵問題格外關注,明確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之間的關系,并加強訓練,夯實學生的鋼琴基本功,從而在彈奏作品時做到音色與風格的統一。
一、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的關系
高抬指快觸鍵方法是將手指抬高后快速彈下琴鍵,此過程能達到較強的力度,在聽覺上顯得堅定、穩固。在演奏過程中,通過反復練習高抬指快觸鍵,能夠使學生深化對作品音符的理解和記憶。低指快觸鍵與高抬指快觸鍵類似,主要包括準備、觸鍵、持續、離鍵四個內容。在連續訓練過程中,當進行連續音時,學生不僅需要確保各個音的大部分觸鍵過程同步進行,還需要保證貼鍵進行觸鍵。低指快觸鍵的手指不抬高,離鍵面 1~2mm ,用指尖瞬間發力下鍵,如觸電一般短促、干脆。觸鍵后,手指立刻放松,不壓鍵、不拖音,做到聲音清晰、明亮。這種觸鍵方式的力度小,但速度和靈活度高,在快速音階、裝飾音等敏捷演奏的段落中比較適用。低指快觸鍵的核心在于貼鍵、快擊、快松,使音符顆粒分明,不糊不黏。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并不是對立的,而是在音樂的構成上有著密切關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觸鍵高度方面,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之間是對比的關系。高抬指快觸鍵強調抬高手指,快速按下琴鍵;低指快觸鍵與其不同,側重貼鍵彈奏。因此,在觸鍵高度方面,兩者能形成鮮明對比。
在力度方面,通過分析彈下琴鍵的距離可以看出,低指快觸鍵的力度偏小,且在聲音的堅定、穩固性上所呈現出的聽覺效果遠不如高抬指快觸鍵強。
在速度方面,對于兩種方法,雖然手指離開鍵盤的速度都比較快,但相比之下,低指快觸鍵的速度更快[2]。
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是密不可分的。在鋼琴教育中,兩者的訓練必不可少。雖然高抬指快觸鍵的速度偏慢,但在訓練期間,其呈現出的力度大,聲音效果堅定、穩固;而低指快觸鍵則是高抬指快觸鍵的延伸,在對作品聲音完全掌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難度,提升技術練習的成熟度。由此可見,在鋼琴教育中,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二、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特點
(一)高抬指快觸鍵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特點
高拾指快觸鍵的劣勢比較明顯,因為需要高抬指,所以手指和琴鍵之間會有較大距離,在連續彈奏時很難做到速度快。高抬指快觸鍵需要手指力度大,因此在演奏時并不是最佳選擇。但是,在鋼琴教育中,高抬指練習能起到將手指打開的作用,增強手指在琴鍵上的支撐力,加之其力度大,因此利用該方法彈奏時獲得的聲音更加堅定。利用此方式反復練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樂譜音符、旋律的記憶,還可以提升鋼琴的教育效果,使學生快速理解音樂作品。
(二)低指快觸鍵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特點
低指快觸鍵的動作過程主要以貼鍵為基礎。在彈奏期間,雖然低指快觸鍵的彈鍵力度比高抬指快觸鍵小,但彈出的音色效果飽滿、穩固,其演奏難度明顯增大。與高抬指快觸鍵相比,低指快觸鍵彈下琴鍵的速度、連續彈奏速度更快,可以對手指彈下琴鍵的距離靈活控制。在鋼琴教育中,低指快觸鍵的訓練難度較大,是高指快觸鍵訓練的延伸和拓展3。但在實際教育中,此方式不適合首選,因為該方式需要以高指快觸鍵為基礎,所以其練習難度也隨之變大。基于此特點,如果是鋼琴初學者,則需要在對鋼琴教育基本訓練內容充分掌握的前提下,選擇使用低指快觸鍵。
三、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的應用
對色彩感、氛圍營造的關注度較高。在彈奏此類風格的音樂作品時,學生可以在和弦部分使用高抬指快觸鍵,以清晰展現和弦色彩。在連接和弦或演奏旋律時,學生可以利用低指快觸鍵,突出音樂的流暢性、層次感。
四、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技巧
(一)高抬指快觸鍵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技巧
在高抬指鋼琴教育練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將重點放在抬指動作、下鍵動作以及還原放松狀態等多個方面,具體分析如下。
(一)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在鋼琴演奏技巧中的應用
1.抬指動作的規范性
在鋼琴教育基礎訓練中,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在演奏技巧方面的運用較為常見。在鋼琴演奏期間,學生若想展示良好的技巧,則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訓練尤為關鍵。學生需要夯實觸鍵基礎,以實現較高的演奏水平。在演奏快速音階、琶音時,學生可以通過高抬指使手指快速移動4。針對需要手指跳躍的樂段,學生可以通過高抬指對手指進行控制。例如,在演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中,對于其中的大跨度跳躍音符演奏,學生可以借助此方式使手指在空中有充分的時間調整位置和姿態,進而準確落在目標音符上,避免出現錯音、模糊音色的現象。
(二)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在鋼琴音色中的應用
若手指和琴鍵之間的距離不同,則在彈下琴鍵的過程中,音色上自然會存在差異。高抬指快觸鍵產生的音色力度大,音響效果堅定、穩固、清晰;而低指快觸鍵則不同,因為手指與琴鍵之間的距離較短,所以雖然該方式能保證音效穩固、飽滿、堅定,但沒有高抬指快觸鍵強烈。然而,低指快觸鍵本身的貼鍵特性,可以在連續音彈奏時,使學生彈奏的速度加快,從而保證在連續性彈奏時更為連貫,音色效果能呈現出顆粒感。在鋼琴教育中,觸鍵方法的基礎訓練與鋼琴演奏中的音色應用有著密切聯系。鋼琴演奏中觸鍵產生的聲音是鋼琴音樂表達的關鍵途徑。
在鋼琴教育中,學生需要格外注意高抬指的動作規范性,手指需要從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抬起,不能是手腕或手臂的大幅度運動。學生需要讓手腕保持相對穩定,避免出現過度晃動的情況。如果在彈奏過程中手腕晃動過多,則會對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造成影響,甚至會使手臂的緊張感增強。在抬指時,學生只需要自然地將手指抬高便可。如果手指抬得過高,則很容易出現肌肉緊張的現象,彈琴時無法保持放松狀態。在日常練習中,部分學生為了能將手指抬高,經常將手指翻起來,此時手指會被直直地抬起。這種錯誤的抬指動作不利于鋼琴演奏效果的提升。抬指是為下鍵做準備,學生不能故意為了完成抬指的動作而抬指。故而,手指在彈奏時,應按照自然的彎曲度抬起,且手掌保持原狀不變。
2.控制下鍵動作
下鍵是高抬指快觸鍵的核心動作,學生需要做到下鍵快速、堅決,手指如小錘般快速地敲擊琴鍵,聲音集中、清晰、堅定,但不能為了聲音洪亮而單純借助手腕力氣壓琴。若長期利用此種不正確的方式,則會養成顛手腕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兩只手的第四指、第五指屬于弱勢手指,天生偏軟,且沒有力度。故而,在第四指、第五指下鍵過程中,學生應將手腕往下壓一下,在練琴時應讓第四指、第五指獨立彈下,不能借助手腕的下壓力彈奏。
(三)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在鋼琴風格中的應用 3.還原放松狀態
在鋼琴教育中,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技巧可以在不同風格作品中應用,對學生音樂表現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有促進作用。巴赫的《賦格》和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等古典風格的作品,可以利用高抬指彈奏音符,突出音符的獨立性、顆粒感,使得音樂的旋律線條更為清晰。在浪漫主義風格的音樂作品中,低指快觸鍵的應用較為廣泛。浪漫主義音樂對音樂情感的細膩表達、旋律連貫性比較重視,包括肖邦的《夜曲》和舒曼的《夢幻曲》。在鋼琴教育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通過低指快觸鍵,增強音色的柔和性、連貫性,提升演奏能力的同時,深化對浪漫主義風格音樂情感表達的認識。針對印象派音樂作品,通常采用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聯合應用的方式。印象派音樂
還原放松狀態的核心在于快速,具體而言,手需要在彈下琴鍵的第一時間放松。這種手放松的狀態能為彈下一個高抬指的音做足準備,否則手放松后依然會處在僵硬狀態。此時,學生彈一段時間后便會出現手臂或手腕發酸的問題。在練習期間,如果學生發現手臂或手腕發酸,則應該及時將彈琴的速度放慢,彈完一個音后體會放松的感覺。
4.節奏控制
高抬指快觸鍵的練習需要與節奏緊密配合。節拍器可以幫助學生控制節奏,使其在高抬指的練習過程中保持穩定的節奏感。在練習期間,學會說呢過可以先從簡單的四分音符節奏開始,在每個節拍上高抬指并彈奏一個音符,之后逐步將速度加快,最終過渡到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5.鍛煉手指的支撐力和爆發力
彈奏鋼琴需要保證每根手指都具有獨立的支撐力。只有手指完全獨立支撐,前臂才能解脫,彈奏過程才會輕松、自然。慢速的高抬指練習有充足的時間讓手指體會支撐的感覺,并在反復訓練下,逐步形成肌肉記憶。手指跑動的技巧與手指靈敏觸鍵有著密切聯系,而手指靈敏觸鍵的關鍵在于掌關節瞬間發揮的爆發力、高抬指是準備觸鍵的過程。手指從空中快速下降并用力敲擊琴鍵,反復練習下會使手指的力度增大。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高拾指快觸鍵能夠增加手指的彈鍵力度,但學生需要注意避免過度用力。在練習期間,學生需要在高抬指時找到合適的力度控制,以保證彈奏的音色自然、清晰。
6.鍛煉手指的獨立性
手指的獨立性是指手指獨立運動的能力。在彈奏鋼琴時,每根手指均需要做到獨立下鍵、起鍵,并不會對其他手指產生牽扯。通過高抬訓練,可以使學生的掌關節獨立運動能力增強。
(二)低指快觸鍵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技巧
在鋼琴教育中,低指快觸鍵的訓練可以從動作幅度、手指放松等方面展開,從而保證在系統的訓練下,學生可以快速掌握演奏技巧和方法。
1.音色控制
低指快觸鍵雖然對彈鍵速度較為重視,但音色的控制同樣重要。在練習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手指的觸鍵深度、力度對音色進行控制。例如,在演奏連音樂段過程中,手指的觸鍵深度需要保持適中,以增強音色的連貫性、柔和性。在演奏快速樂段期間,學生可以將手指的觸鍵力度適當加大,以促進音符明亮度、清晰度的提高。
2.動作幅度控制
在低指快觸鍵彈奏過程中,手指需要完全貼鍵,其關鍵技巧在于手指在最小動作幅度范圍內,使彈奏出的聲音有力、洪亮。如果學生沒有通過嚴格、專業的訓練及對作品進行深入體會和總結,則很容易陷入兩難,出現動作幅度過小或幅度過大的問題。因此,學生應該保持動作幅度協調統一,不僅需要做到完全放松,還需要控制好力度。同時,學生應深入感受肩膀、手臂以及手腕的協調性,讓力量直接達到指尖,并發揮手指前三關節的支撐力。手指獨立按下琴鍵,使其觸鍵的速度更快。在彈奏過程中,手指的按鍵力度應以克服下鍵的阻力為依據,借助手臂以及全身內力對琴鍵進行控制,并消除多余的力量。彈奏期間切忌出現越彈越快、越來越緊的情況,以免影響音色和音質。在彈奏的動作完成后,手指盡量恢復原本狀態。
3.手指放松
低指快觸鍵的關鍵在于手指放松。在訓練期間,教師應該側重對學生進行這方面指導,確保其能在演奏過程中保持手指自然放松,不會出現手指過度緊張的情況。如果手指緊張,那么手指的靈活性會受到影響,其快速運動的能力也會下降。在實際教育中,學生可以采取手指伸張、彎曲練習等方式,使手指的肌肉放松。具體而言,學生可以將一只手放在琴鍵上,使手腕和手保持在水平狀態,嘗試用放松的手指彈一個音,而其他的手指保持在放松狀態,且輕輕放在琴鍵上。學生可以將手指的第一關節、第二關節彎曲,但不彎曲靠近指尖的關節,以保證手指位置有力、輕松、自由。若其中一根手指彈奏,則其余的手指不抬起,不需要在空中伸直,只需要放在鍵盤上即可。五根手指按照順序彈奏,在琴鍵落下時,其余手指在彈奏下一個音符前必須處在放松狀態。在彈奏期間,手指始終保持輕松、積極運動的狀態,雙手自然地在身體兩側下垂,可以輕輕抬起放在雙腿上。在此過程中,手指和琴鍵不需要完全垂直,需要以協調、靈活、有力為主,確保彈出的音質集中、飽滿、透亮。
4.觸鍵速度
雖然低指快觸鍵不強調將手指抬高,但是對觸鍵的速度尤為重視。對此,學生需要進行快速的音階、琶音練習,加強觸鍵速度的訓練。學生可以從簡單的C大調音階開始練習;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低指快觸鍵的狀態下快速完成音階的演奏,之后將訓練的速度、難度逐步提升,最后過渡到其他調的音階和琶音練習上。
五、結束語
綜合而言,在鋼琴教育中,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可以應用在演奏技巧、音色以及風格方面,兩者之間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結合不同樂段、音樂風格綜合運用。因此,為提升教育效果,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樂曲特點等角度出發,加強指法技巧訓練,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兩種指法技巧,從而在保證音樂作品魅力得到充分表現的同時,使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涇.高抬指與低指快觸鍵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5,(03):100-102.
[2]周黎麟.對鋼琴演奏中觸鍵的探索——以鋼琴改編曲《思戀》為例[J].當代音樂,2025,(02):175-177.
[3]范立芝.演奏速度與分句處理的風格原則—從風格角度剖析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演奏規范[J].人民音樂,2024,(05):67-71.
[4]崔秀峰.地域文化和鋼琴演奏的融合與互動[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4,(18):84.
(責任編輯:胡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