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19-0103-03
在數字娛樂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游戲已不再僅僅是娛樂產品,更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文化載體。游戲配樂作為游戲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塑造游戲世界、增強玩家沉浸感的關鍵作用1。國風管弦樂以其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獨特的音色與豐富的表現力,逐漸在現代游戲配樂領域嶄露頭角。從作曲四大件的專業角度深入探究國風管弦樂在游戲配樂中的創新應用,不僅能夠挖掘其在游戲配樂中的創作潛力,也為傳統音樂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創新開辟了新路徑[2]。
一、國風管弦樂與現代游戲配樂融合的時代背景
近年來,國潮文化在年輕群體中掀起熱潮,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文化現象。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對創新體驗的追求,為國風管弦樂與游戲的跨界合作提供了肥沃土壤。虛擬游戲角色演奏民樂、舉辦游戲主題民族音樂會等形式不斷涌現,令國風管弦樂在游戲領域煥發出新的活力[3]。同時,游戲類型豐富多樣,從仙俠玄幻到歷史模擬,不同題材的游戲對配樂風格有著多元化的需求。國風管弦樂憑借獨特的音色與韻味,能夠為各類游戲營造出極具東方特色的氛圍,無論是仙俠世界的空靈飄逸,還是武俠江湖的豪情壯志,抑或歷史場景的厚重滄桑,都能通過國風管弦樂生動展現,完美契合游戲對多元風格配樂的需求[4]。
二、作曲四大件視角下國風管弦樂在游戲配樂中的創新實踐
在國風管弦樂游戲配樂中,和聲體系的構建突破了傳統模式。一方面,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民族和聲被廣泛運用,在仙俠類游戲中,五聲性和聲能夠巧妙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與仙俠世界超凡脫俗的氣質高度契合。另一方面,西方功能和聲體系也被引入,與中國民族調式相融合,既豐富了和聲的功能性,又保留了民族調式的特色,使音樂兼具宏大的音響效果與東方韻味。在戰斗場景的配樂中,常采用不協和和弦的連續進行,制造強烈的和聲緊張度,提升玩家在戰斗過程中的緊張感與興奮感。此外,現代音樂技術的發展使中西和聲的電子化處理成為可能,通過對和聲進行變形、延遲等電子音效處理,為游戲配樂增添科技感與未來感,滿足現代玩家日益多元的審美需求。
為了更好地契合游戲情節發展與玩家的互動體驗,游戲配樂在曲式結構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傳統的奏鳴曲式、回旋曲式等固定曲式模式被打破,自由曲式結構在開放世界游戲中得到廣泛應用。玩家在游戲中的不同行動路徑與事件觸發,都會引發音樂相應的變化與發展。例如,在探索神秘遺跡場景時,音樂往往從緩慢的引子逐漸進入緊張的主題,隨著玩家發現關鍵線索,音樂節奏加快、和聲復雜度增加,當玩家成功解開謎題,音樂達到高潮并轉入舒緩的結尾。同時,模塊化曲式構建也成為游戲配樂的常用手法,將音樂劃分為戰斗、探索、劇情等多個具有獨立主題與功能的模塊,根據游戲場景的變化進行靈活組合與切換。在武俠類游戲中,戰斗模塊以快速的節奏、強烈的打擊樂與激昂的旋律展現戰斗的激烈;探索模塊則采用舒緩的節奏、悠揚的民族樂器音色營造神秘氛圍,這種設計提高了音樂的復用性與適應性,也便于根據游戲更新與玩家反饋進行調整和擴展
中國傳統音樂中蘊含著豐富的復調元素,如支聲復調、對比復調等,在游戲配樂中這些民族復調技法得到進一步拓展。在表現熱鬧的市井場景時,運用支聲復調,讓多種民族樂器在同一旋律基礎上進行自由變奏,形成豐富的音響層次,生動展現出市井生活的繁華與活力。結合現代音樂理念與技術,傳統復調技法也得到創新發展,利用電子音樂技術對民族樂器的聲音進行處理,實現不同聲部在音色、節奏、音高上的復雜交織,創造出新穎獨特的復調效果。此外,國風管弦樂的多聲部特點使其在游戲配樂中能夠承擔敘事功能。通過不同聲部的旋律、節奏與和聲變化,講述游戲中的故事與情感。在歷史劇情類游戲中,主旋律聲部由弦樂器演奏代表主角的情感主線,副旋律聲部由竹笛演奏暗示主角在歷史洪流中的命運轉折,打擊樂聲部在關鍵時刻加入增強劇情的緊張感與沖突性,多聲部之間的相互呼應與交織,如同一場音樂敘事的對話,幫助玩家更深入地理解游戲劇情,增強情感共鳴。
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有機融合是國風管弦樂游戲配樂配器的常見創新手法。以西洋管弦樂隊為基礎,加入琵琶、二胡、古箏等特色民族樂器,實現音色的互補與融合。如譜例1所示,在表現宏大戰爭場景時,西洋管弦樂隊強大的音響與琵琶鏗鏘有力的音色相結合,能夠營造出千軍萬馬奔騰的壯觀氣勢;而將古琴與小提琴進行對奏時,古琴古樸的音色與小提琴明亮的音色相互碰撞,又能產生新穎而富有詩意的音響效果。除了常見的民族樂器,一些具有地域特色或獨特音色的樂器也被引入游戲配樂中。在表現西北風情的游戲場景中,陜北說書的伴奏樂器三弦的獨特音色能為音樂增添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利用現代音頻技術對樂器音色進行處理與音效設計,還能創造出奇幻、神秘的聲音效果,如通過對民族樂器聲音進行失真、延遲、濾波等處理,使其產生類似魔法音效或科幻音效的效果,滿足游戲中奇幻、科幻等題材的特殊音效需求。

譜例1
三、經典案例中的國風管弦樂創新應用
《原神》璃月地區的配樂堪稱國風管弦樂在游戲配樂中成功應用的典范。在和聲設計上,以五聲音階為基礎,巧妙結合西方和聲的色彩變化,在《神女劈觀》這一經典唱段中(見譜例2),伴奏的和聲編排既有傳統戲曲的韻味,又具備現代音樂的豐富層次。曲式采用模塊化設計,根據不同的場景與劇情進行靈活切換。玩家在璃月街道閑逛時,音樂是輕快的小調式循環,充滿生活氣息;當觸發重要劇情或進人秘境,音樂便會加人新的主題旋律和節奏型,增強場景的代入感。復調方面,充分發揮竹笛、二胡、古箏等民族樂器的特性,通過多聲部交織描繪出璃月港的繁華景象。竹笛演奏靈動的旋律,二胡以悠長的線條進行呼應,古箏的琶音填充和聲色彩,不同聲部相互配合,將熱鬧非凡的市井畫面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玩家面前。配器上,完美融合民族樂器與西洋管弦樂器,弦樂組奠定音樂的基礎氛圍,琵琶、嗩吶等民族樂器突出旋律主題。在表現璃月重要慶典時,嗩吶嗪亮的音色與管弦樂隊宏大的音響結合,營造出熱烈歡騰的節慶氛圍,讓玩家仿佛置身于慶典現場。

譜例2
《逆水寒》的配樂同樣在國風管弦樂的運用上亮點頻出。在和聲創作中,大膽融合五聲音階和聲與十二音技法,在戰斗音樂中,頻繁運用不協和和弦,搭配民族調式的骨干音,營造出緊張刺激又極具東方特色的和聲氛圍,讓玩家在戰斗中感受到強烈的壓迫感與緊張感。曲式結構采用“場景一劇情聯動式”的創新模式,游戲中的不同場景都有專屬的主題音樂,并且隨著劇情的推進,主題音樂還會進行變奏與發展。以“杭州”場景為例,初始音樂是舒緩的江南小調,充滿江南水鄉的閑適韻味,當玩家觸發江湖恩怨劇情,音樂便會引入新的節奏元素和旋律動機,從原本的閑適轉為暗流涌動,巧妙地烘托出劇情的變化。復調處理上,充分發揮簫與古琴等樂器的優勢,進行對話式的復調演奏。在表現江湖俠義場景時,簫聲如俠士的感慨,古琴聲似智者的回應,不同聲部的旋律相互交織,生動展現出江湖兒女的情感糾葛與俠義情懷。配器方面,除了常規的民族樂器與西洋管弦樂器搭配,還引入了尺八、塤等特色樂器。在表現神秘的秘境場景時,尺八蒼涼悠遠的音色與弦樂的鋪墊,再加上電子音效的點綴,營造出神秘莫測、充滿未知的氛圍,極大地增強了玩家在探索秘境時的沉浸感。

四、結束語
國風管弦樂通過在作曲四大件上的創新應用,為現代游戲配樂注人了獨特的魅力,實現了與游戲產業的深度融合。從《原神》璃月地區和《逆水寒》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這種融合不僅提升了游戲的藝術品質,增強了玩家的游戲體驗,也為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在文化多元化與數字技術不斷發展的未來,隨著游戲產業的持續進步與音樂技術的日益革新,國風管弦樂在游戲配樂中的創新空間將更加廣闊。期待未來有更多優秀的作品涌現,讓國風管弦樂在游戲配樂領域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玩家帶來更加豐富、多元、沉浸式的聽覺盛宴,同時也讓中華傳統音樂文化在數字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樸東生.“民族話”與民族化—贊董金池的大提琴表演藝術[J].人民音樂,2001,(06):26-27.
[2]寧汐.國樂的雅致形態詮釋—由天姿國樂“國風·四 季音樂會”之《聆聽國樂》談起[J].音樂天地(音樂創作 版),2020,(12):61-64.
[3]黃瑤,門爍琦,康煒.探究在西方現代作曲技法影響下的中國管弦樂創作——以趙季平《國風》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5,(03):123-125.
[4]樊淑琴,陳杭,葉慧燕.“新國風”動畫電影的影像書寫與視覺表達[J].傳媒,2024,(23):37-39.
[5]陳鑫茹.探究嗩吶在現代民族管弦樂隊中的創新應用[J].黃河之聲,2025,(03):4-7.
[6]李欣馨.國風動漫元素在鞋服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皮革,2025,54(01):144-147.
[7]王睿.民族管弦樂隊的音響效果之音色的融合——以《古槐尋根》等五部作品為例[J].黃河之聲,2025,(05):82-85.
[8]張天慈.學習傳統樂器,體驗獨特魅力一以民族管弦樂作品《春江花月夜》為例[J].琴童,2024,(21):39-41.
(責任編輯:趙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