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19-0049-03
油畫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而裝飾性繪畫語言是油畫創作中的重要繪畫語言,對其進行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所探討的裝飾性繪畫語言范圍并不局限于裝飾類別的繪畫作品,還包括了通過裝飾手法創作的油畫作品。相關人員不應簡單地將“裝飾性”理解為一種特定繪畫體裁的視覺特征。從藝術家創作的角度來看,“裝飾性”是指藝術家自覺地選擇了那些刺激觀者視覺滿足的視覺因素,運用精細的描繪來傳達自身的觀點和對美的思考。
一、裝飾性繪畫語言在油畫創作中的作用
(一)增強畫面表現效果
油畫繪制過程應用裝飾性繪畫語言,可以突出其特有的情緒色彩。這種技法使畫板變為藝術家宣泄情緒的媒介,既是藝術家精神的傳遞過程,又是其精神世界的外在體現]。同時,采用裝飾性繪畫語言,能夠拓展畫面的空間范圍;采用各種圖像展示方式,能夠使人們獲得多彩的藝術審美體驗,給畫面賦予多方向的藝術感染力。
(二)協調畫面感覺
裝飾性繪畫語言能夠提高整個畫面的協調性,從而使畫面具有調和、統一的視覺審美感。裝飾性繪畫語言在凡·高的油畫作品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如著名的油畫作品《向日葵》。在這幅畫中,凡·高運用了鮮明的對比色彩,將湛藍背景作為黃色太陽花的襯托,色彩對比強烈。凡·高在創作此作品時,運用裝飾性繪畫語言來調節畫面氣氛,進一步將繪畫情感強烈渲染,使作品更加具有美術效果2。這種方式可以使藝術家將自身想傳達的畫面更好地體現在畫布中,形成了鮮明的特色。這種具有強烈表現力的裝飾性繪畫語言,既提升了畫作本身的美感,又給受眾一種真實、深刻、美妙的視覺體驗。
(三)拓展藝術表現維度
裝飾性繪畫語言能夠拓展油畫的藝術表現維度,將藝術家的關注從對物的描述擴大為追求物的形式美感及表達內涵。例如,通過對現實世界元素進行提煉,運用抽象化和符號化等方式,將現實世界元素轉換為具有更強表現力的視覺元素,增強畫作的藝術感染力。克里姆特在作品《吻》中,除了使用金箔,還運用象征性圖案深化愛的主題精神層面,使得該作品既有視覺沖擊又富含哲學思想。同時,裝飾性繪畫語言突破了傳統的油畫時間限定和空間限定,實現了多種繪畫表現。藝術家可以運用平面構圖、夸張的形象以及主色的選取,在一幅畫面中展示多種時間、場景空間、事件,從而形成特有的故事感。例如,在夏加爾作品《生日》中,畫面人物飄在空中,奇特的場景交錯在一起。這是因為該作品運用了裝飾性繪畫語言,實現了情感、想象的自由進發。這些表現都拓展了油畫的藝術表現維度,使欣賞者獲得不同的感受。
二、裝飾性繪畫語言在油畫創作中的表現特征
(一)夸張性
對于裝飾性油畫而言,其最為明顯的特點為油畫所應用的具有強烈創造性與獨特性的表現形式。在夸張性方面,形象外形的扭曲與變革只是其中一點。裝飾性油畫還運用了與常規方法存在明顯不同的色彩。合理地應用夸張手法,能夠有效提升、優化作品的視覺效果,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使藝術家的內在精神得以全部體現,推動藝術傳達實現了更深層次的發展。
(二)象征性
在油畫創作實踐中,藝術家往往不會將精力都花在對物體的真實臨摹上,而是將現實世界中的不同元素混合到一起,基于自身考慮以及挑選標準,在作品中融入具有象征性的視覺符號。這不僅提升了所刻畫物體的文化內涵,還使得畫面更具有藝術感染力。
(三)符號性
將油畫作品中的圖像符號化,有利于提升作品的展示程度。這并不是簡單地使用象征性的方式、方法,更多的是從物體中直接提取出簡單的視覺符號表示[3。這樣的藝術符號方法技巧能夠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和擴大作品的藝術欣賞角度,使作品具備一定的特殊文化意義,進而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和美好的聯想意境。
(四)平面性
平面性是裝飾性油畫的表現形式之一,使用這種表現技法的油畫作品在形狀構筑、空間層次、虛與實上都會偏向于簡約且純粹,而在色彩處理上也會偏向于單一與簡單。藝術家借助系統歸納和提煉,從現實世界中提煉出純凈、統一的色彩,從而形成清晰一致的畫面4。平面表現手法運用得當可以使油畫作品的中心更加突出,將被描繪的事物表現得更加具有特征性,且能夠滿足形式美的要求。
三、油畫創作中裝飾性繪畫語言的呈現方式
裝飾性繪畫語言在油畫創作中一般藏匿在構成成分中。通過對裝飾性繪畫語言進行分析研究可知,其主要呈現在油畫的構圖、造型、色彩以及肌理中。
(一)構圖呈現
在油畫作品創作過程中,裝飾性構圖相對于寫實性構圖更為優秀。這主要是因為裝飾性構圖的畫面結構嚴謹、有序,不受客觀時間與空間關系的限制,而是將所有視覺形象統一組織在一起以達到完美、統一的藝術表達。這種構圖方式打破了傳統透視法的束縛,無論對象大小、遠近或方位都可以從多角度進行展示。藝術家可以運用局部特寫的方式重新進行形象繪制,最終形成具有裝飾美感的整體畫面[5。例如,畢加索作品《夢》的色彩搭配著力于均衡感及二維空間的視覺節奏,充分體現了其對平面美學的探究。野獸派代表人物馬蒂斯的作品《生活的歡樂》和《舞蹈》,從畫面構成上均體現了主觀性裝飾的特點。
(二)造型呈現
1.變形
在油畫創作中,藝術家出于展現自身創作意圖的目的,會從美學層面入手合理確定作品的幾何構成、整體比例以及線條韻律等。在此過程中,藝術家大多會運用夸張變形的處理方式,以此達到想要的效果。這種手段實際上是遵循由繁入簡、由真實向抽象、由立體變成平面的創作原則。變形具體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異質性轉換的主導模式,如畢加索創作的作品《三樂師》系列;另一種則是重新組合的完整型模式,如莫迪里阿尼的《系黑領帶的女子》等。相對而言,前者突破了自然整體造型的束縛,賦予了藝術家更大的創作自由度,可能會出現局部位置與原型特征不符的情況;而后者則是完全不偏離自然造型的基本質態。
2.簡潔
為了獲得一種圖像單純和物象純凈的表現,藝術家在手法上追求簡略和概括,具體地說就是指藝術家善于運用單純的線加強圖形特質,用暗含的方式表達其深刻情緒,既突出主要情節又留給觀者一個想象的空間。例如,委拉斯貴支的《教皇英諾森十世》、拉斐爾的《西斯廷圣母》以及卡拉瓦喬、倫勃朗等現實主義大師的作品,都具有一種深重、嚴肅的格調氛圍。這種寫實的手法帶著濃郁的裝飾性和總結性的特征。
3.添加
在油畫創作中,出于構建完整畫面的目的,藝術家在繪畫創作時,會按照自身的觀念對想要表現的內容進行放大或簡單地處理,并在主體的繪畫內容中增加一些新穎的裝飾元素。這種藝術處理手法可以增強描述對象的裝飾價值,以期實現對畫面的豐富作用。
4.重構
重構是獲得造型和裝飾的實現手段,即藝術家有選擇地將自然形象分解,以形式美的各種規律、法則(如對比關系、節奏對比、動感對稱等)進行形象分解,形成新的組織結構,從而使原有圖像與改造后的圖像可以交相輝映。
5.抽象
抽象表現方式要求藝術家在形外突破物體表象的限定,借助繪畫的創造力表現抽象的形象。觀賞者大多只能感受到形態隱性信息,需要依靠色彩旋律以及形式感來了解藝術家所要傳遞的信息。意象之美是獨立于形象之外存在的,這使優化繪畫語言變得更言簡意賅,提升了視覺效應。
(三)色彩呈現
油畫創作中,色彩是其藝術表現中最主要的元素,特別是其抽象的表現特征更鮮明。裝飾性色彩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常常會削減現實主義的造型特征,藝術家注重對色彩的認知理解和情緒抒發。這種裝飾性特征主要在色彩固有色、色彩布局的均衡性及高純度色彩三個方面得以呈現。
1.色彩固有色
色彩固有色簡單理解就是指物自身固有的本質色彩。在任何條件的影響下,該色彩都不會改變。油畫創作時,藝術家常將對象自身固有色作為裝飾性表現手法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弱化了對光源色、環境色等附屬色彩因素的影響。例如,在西方繪畫史中,19世紀前諸多油畫藝術作品均存在以物身固有色為主要成分的創作特征。
2.色彩布局的均衡性
色彩布局均衡性也是油畫創作時藝術家不得不考慮的內容,除大范圍的慣有色彩外,還需要追求色調的均勻性和統一性。這既是滿足視覺需求的基礎要求,又是實現繪畫裝飾效果的關鍵要點。色彩布局均衡性不僅是對色彩塊面積比例的考慮,更重要的是由于對色塊的使用而形成的觸覺反饋,即對色彩的理解。例如,深色給人的感覺是壓抑的,淺色給人的印象是輕松的。因此,在油畫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需要使畫面的重量感與輕柔感平衡,使畫面更具完整性,以便帶給觀賞者更為愜意的視覺感官體驗。
3.高純度色彩
色彩純度反映的是色彩的濃烈程度。油畫創作中,藝術家在運用裝飾性繪畫語言時,可以采用高飽和度的色彩進行表達。例如,在馬蒂斯的代表作《舞蹈靜物》中,他通過大范圍的紅色塊面來展現色彩魅力,借助其高度飽和的特性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
(四)肌理呈現
在油畫創作中,肌理被作為裝飾性繪畫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圖像表象視覺效果及觸感進行真實反映與表達的一種方法和形式,為作品賦予了與眾不同的感受與表現力,增強了作品本身的裝飾性。裝飾化肌理并不單純地表現自然界的真實紋理外觀,而是在藝術家加工的基礎上所產生的特有的構建圖像的形式元素。裝飾化肌理不僅能增加圖像的視覺縱深感,還強化了情緒的表達。
不同的藝術表達手法可以創造出獨有的裝飾性肌理,且裝飾性肌理與媒介材料息息相關。例如,藝術家可以借助油畫筆、油畫棒、刮刀等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裝飾性肌理。其中,一種裝飾性肌理創作方法是“厚涂”,這種方法就是借助于不同顏色的多次堆積而表現出不同且沒有規律的肌理,使繪畫呈現出顯著凸起的現象,從而提高作品的空間立體感。另一種創作方法是“薄涂”,這種方法主要借助于調淺以后的顏料均勻地覆蓋整幅畫面,使油畫的藝術效果更加柔和、順暢。除此之外,藝術家還可以使用拼貼、拓印、噴濺等比較新穎的創作手法,其目的也是突破原有的繪畫邊界以及構建出現代風格的裝飾性肌理。
在裝飾性肌理選擇應用過程中,藝術家應以自身需要表達的信息、情緒等為依據。若要傳遞一個安靜、平和的氛圍,藝術家則可以選擇細膩、光滑的肌理,從而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氛圍;若要表達一些激烈、鋒利的內容,藝術家則可以選擇粗獷、厚重的肌理以突出畫面的張力。肌理的塑造不僅是技術的研究、感受過程,還是藝術家自我情感的宣泄。觀賞者通過觀察肌理的變化,可以窺探出一個藝術家對油畫主題的創新性闡釋。
四、裝飾性繪畫語言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價值與反思
裝飾性繪畫語言用于油畫創作不僅強化了油畫的藝術語言,還擴展了油畫的審美范圍,對于當代油畫創作來說具有重要價值。在文化價值方面,裝飾性繪畫語言能夠為油畫作品增添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點。很多當代藝術家運用裝飾技巧將傳統紋飾、民間藝術紋飾和符號融入他們的油畫作品,使作品既具有現代性的特征又不乏歷史底蘊。這種融合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以及尋求自身現代性改造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裝飾性繪畫語言形式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油畫作品即使處在國際化的發展環境中也凸顯出濃郁的民族文化特點。在藝術表現方面,藝術家在當代油畫創作中運用裝飾性繪畫語言,能夠多一份想象的自由。這便使油畫不再同寫實一樣為了完全如實描畫,而是更為在意內心感受和外在美的純粹美。因此,藝術家常采用夸張、變形、抽象等手段將真實的事物化作美麗的圖騰,并使之遠離外形的固有拘束,從而進入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使得繪畫的展示多了一分藝術家的主觀發揮,欣賞者也多了一層領會,從而使油畫從單個敘事變成了美學享受。
然而,藝術家過分將裝飾性繪畫語言用于當代油畫創作,容易使作品流于表面化,缺乏作品意蘊。因此,在現代油畫創作中,當運用裝飾性繪畫語言時,藝術家應該注重形式和主題的一致性,不能為了裝飾而裝飾,而是利用形式探索完成深層藝術觀念的傳遞。
五、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裝飾性繪畫語言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進行了系統探究,揭示了其在增強畫面表現力、協調視覺感受以及拓展藝術表現維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裝飾性繪畫語言通過夸張、象征、符號化等表現特征,結合構圖、造型、色彩及肌理的獨特呈現方式,為油畫創作提供了多樣化的藝術表達路徑。
參考文獻:
[1]吳夢嫻.寫意性色彩語言在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的運用[J].藝術家,2023,(01):26-28.
[2]徐玉林.色彩情感語言在風景油畫創作中的作用研究[J].包裝世界,2023,(11):46-48.
[3]劉向遠,陳思蒙.裝飾性語言在油畫創作中的探究與實踐[J].參花,2024,(28):47-49.
[4]何子薇.淺談油畫創作中的裝飾性語言[J].大眾文藝,2024,(13):50-52.
[5]邱嘉冀.張松茂瓷畫藝術中的裝飾性語言研究[J].中國陶瓷,2024,60(03):91-94.
(責任編輯:薛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