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批黑龍江省美麗河湖
初夏的清晨,鐵甲河畔翠柳依依,鳥語花香。岸邊,新修的親水步道上,市民王大爺正悠閑散步。“以前河邊雜草多,味道也不好。現在水清了,岸綠了,公園修到家門口,每天不來溜達一圈都覺得缺點啥。”王大爺的感受,正是伊春市鐵力市大力推進美麗河湖建設、深化河城共建、實現人水相親的生動縮影。
曾經的鐵甲河,一度淪為黑臭水體。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省生態環境廳的工作部署,伊春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水為脈、以城為體,堅持把群眾身邊小微水體治理作為打造“清水綠岸”的重點,全力推進鐵甲河全面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一條“美麗河湖建設打底、河城共建塑形、人水和諧發展”的融合發展新路徑。
2擦亮生態底色、重塑水清岸綠
近年來,伊春市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實施完善污水收集系統,雨污分流改造、河道清淤疏浚、岸坡生態修復、水源地保護等措施。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深入開展“清四亂”“亮劍護河”等專項行動,建立常態化巡查管護機制,確保“水有人管、責有人擔”。依托鐵甲河可持續發展項目、鐵力市鐵甲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項目等多個工程,采用生態駁岸、種植水生植物等措施,恢復河流自然形態和生態功能。建設生態緩沖帶,有效攔截面源污染,增強水體自凈能力。
3創新引領發展、城水交融共生
將水系保護與利用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布局、功能分區、景觀設計均圍繞水系展開,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水相依”的獨特格局。創新開展信息化河湖管護,投資建設數字化水利平臺,實現對巡河保潔、水利工程管理動態監控、統一管理。創新推進市場化河道保潔,有效提升水體環境質量。將鐵甲河納入呼蘭河水利風景區,積極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通過系統治理優化流域空間布局,持續釋放生態紅利,讓群眾真切享受到綠水青山帶來的福祉。
4人水和諧相親、文化傳承賡續
優美的河湖生態環境和精心打造的濱水空間,為伊春市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在保障防洪安全和水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對重點河段進行景觀化改造,點綴親水平臺、休憩廊亭、文化小品等,使河湖成為市民親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生態客廳”。依托清澈河流和優美岸線,打造濱河自行車騎行、濱水露營、攝影采風等休閑業態。結合優質水源、負氧離子富集的濱水森林環境,推出以水生態科普、森林康養為主題的研學旅行和康養度假產品,吸引追求健康、親近自然的客群。挖掘鐵驪國、抗聯文化、林區開發記憶、漁獵文化等歷史文化內涵,在濱水區域設置文化展示節點,將水生態治理成果與城市文化底蘊相融合,賦予濱水空間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
從治理一條河,到激活一座城,伊春市通過美麗河湖建設,筑牢生態根基;通過河城共建,優化城市格局、提升生活品質;最終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社會效益。這條清晰的發展路徑,不僅重塑了鐵力的城市風貌,更賦予了這座林都小城新的發展內涵與活力。
未來,伊春市將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化河湖治理與城市發展、產業升級的融合,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美好畫卷在伊春大地持續鋪展,為全省乃至全國縣域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可借鑒的“伊春樣本”。
來源: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網站https://mp.weixin.qq.com/s/sW6h1uKTkL7Q3G_dPL87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