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zhàn)爭、饑荒、工業(yè)革命、啟蒙運動等,它們在你的沙發(fā)和五斗櫥里,在你窗簾的褶皺里,也在你松軟的枕頭里……”英國作家比爾·布萊森在《趣味生活簡史》中的描述讓人想到阿聯(lián)酋建筑師AzzaAboualam“壓力鍋”的緣起。
一天午飯后,Azza Aboualam的母親對著慣常的水果拼盤問:“這些藍莓是哪里產的?”Azza Aboualam指著“阿聯(lián)酋制造”的標簽答道:“它們是本地種植的。” 媽媽難以置信地看著Azza Aboualam,一邊吃,一邊疑惑地說:“真的嗎?它們一定是在溫室里種植的?!斑@次談話激發(fā)了建筑師Azza Aboualam對本地食品基礎設施的興趣,也漸漸地促成了“壓力鍋”的產生。
北緯 26 °左右的熱帶沙漠氣候直接導致阿聯(lián)酋只有約1%的土地用于農業(yè)種植?!皦毫﹀仭弊畛跏怯涗洰?shù)貜暮喡较冗M水平的食品生產技術及其與建筑空間的交織?!拔覀內チ?55個農場實地考察調研,然后將所有這些學習成果融入設計建造部分,從而創(chuàng)建了零件套件,將溫室分解為基本建筑元素,即地板、墻壁、屋頂、工具和材料?!盇zza Aboualam指著展覽中的構件說,“你在空間中看到的就是這些零件以三種不同方式組合在一起的結果。”展覽空間中第一個組件是有一個相對略高的樓層,墻上掛著綠色遮陽網(wǎng),然后是溫室類型或組件的綠色類型學新元素——斷拱。“它可以在春季和秋季隨著溫度變化而打開,材料是帶有流水的蒸發(fā)冷卻墊。風扇基本上會吸出空間內的冷空氣,從而在不使用空調的情況下降低空間溫度。這樣就有了兩層種植空間。本質上,如果沒有足夠的種植空間的話,這個工具包可以用在家庭空間中?!边@些實驗性結構展示了如何通過設計來微調陽光、溫度、通風和灌溉等環(huán)境因素,從而優(yōu)化生長條件。“我們也在研究如何讓這些溫室組件像高壓鍋一樣易于使用,你把東西放進去,然后就讓它自然運轉?!?/p>
從詳盡生動的介紹中,我們看到了AzzaAboualam的另一重社會學者身份。建筑師不僅將創(chuàng)造的建筑立于那片大地,也想方設法讓人們留在自己的故土。Azza Aboualam曾提到:“在世界許多地方,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糧食短缺迫使人們永久背井離鄉(xiāng)。通過確保糧食充足,我們談論的不僅是生存,更是維護身份認同、延續(xù)性和歸屬感?!边@里潛藏了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就如阿聯(lián)酋國家館總監(jiān)Laila Binbrek說的那樣,它提出一種兼具技術性和實驗性的建筑方法。這種方法的背后是一位建筑師對目前人們的現(xiàn)存生存環(huán)境的一種辯駁和擔憂。但她的擔憂很具體,因為附帶了一個實戰(zhàn)性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阿聯(lián)酋國家館內,Azza Aboualam使用了傳統(tǒng)的建筑材料和鄉(xiāng)土建筑技術,如夯土?!斑@里的建筑設計不一定只存在于展覽中,也不只是一個美觀或實用的外殼,實際上,它們被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如公園、社區(qū)等。”她繼續(xù)說。展館中西紅柿、黃瓜,以及用水桶種植的藍莓……這些為展覽現(xiàn)場特定種植的實驗性干預與扎根于阿聯(lián)酋的研究相結合,足以證明“壓力鍋”的地域無差別性。這個溫室可以用來種植人們需要的植物,同時也為建筑應對干旱環(huán)境埋下了生命的種子。對于AzzaAboualam,“溫室成為一種探討關懷、環(huán)境以及建筑如何創(chuàng)造變革條件并在干旱氣候下充當?shù)谌臻g的方式,”同時也孕育和催生著新的想法。
建筑和烹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名為《壓力鍋食譜:建筑食譜》的出版物放置在展覽空間的桌面上,上面是不同食物、建筑組件的研究等。有人說它涵蓋了從技術到虛構再到歷史的各種“食譜”。在阿聯(lián)酋館,所有的參考和坐標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食材”。
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深刻改變人們命運的不只有蒸汽機、電燈、盤尼西林、瓷器,還有夯土、玻璃、榫卯、溫室技術……從最早庇護所的建造開始,我們就學會了與自然的相處之道。站在茁壯成長的植物面前,我想起曾經(jīng)有人問的一個問題:“你覺得這種建筑道德嗎?”此刻我的答案是:“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