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蜂,俗稱馬蜂,廣泛分布于我國華北、西北、云貴、浙江等地的叢林中,以其體型大、攻擊性強而著稱。夏秋季節是胡蜂活動的高峰期,也是胡蜂蜇傷事件頻發的時段。胡蜂蜇傷不僅帶來局部紅腫疼痛,還可能引發嚴重的過敏反應和多器官功能損害,甚至危及生命。那么,被蜇傷后該如何應對?
胡蜂蜇傷很危險
胡蜂蜇傷之所以危險,主要在于其毒液中的復雜成分,包括生物源胺(如組胺、多巴胺)、激肽、肥大細胞脫粒多肽、神經毒蛋白、磷脂酶A2等多種毒素。這些成分能導致機體出現溶血、橫紋肌溶解、過敏反應、急性臟器損害等一系列嚴重癥狀。此外,胡蜂不會像蜜蜂那樣將尾針留在人體內,導致胡蜂可發出多次攻擊,這使得胡蜂蜇傷的病情往往更嚴重。胡蜂蜇傷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主要集中在7月至11月間,尤其是8月至10月達到高峰。這一時段,人們外出郊游、勞作時易誤入胡蜂領地或驚擾蜂群,從而遭受蜇傷。因此,了解胡蜂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對于預防蜇傷至關重要。
被蜇傷后的反應
? 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為蜂螫傷后出現最早、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可發生于蜂螫傷后的數分鐘乃至數小時不等。癥狀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后好轉,但過敏反應可再次發生,需謹慎對待。輕者表現為局部癥狀,嚴重者可表現為全身癥狀,如全身發紅、蕁麻疹、瘙癢、暈厥、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
? 局部反應:局部皮膚紅腫、疼痛、瘙癢,蜂刺部位可發生中心壞死等,可持續數天;需強調的是頭面部的蜂螫傷可能因面頸部的嚴重腫脹而影響呼吸。
? 全身反應:可由過敏或臟器損害引起。
1.神經系統:意識障礙、頭暈、頭痛等。
2.呼吸系統:氣促、喘息、呼吸困難等。
3.循環系統:心悸、胸悶、胸痛等癥狀。
4.消化系統: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黃疸等。
5.血液系統:凝血功能異常、溶血等。
6.泌尿系統:尿少、無尿,茶色尿、醬油色尿、血尿等。
7.其他:出現全身肌肉疼痛等癥狀。
被蜇后的自救措施
對僅有局部癥狀者可嘗試自行處理,出現全身癥狀時應立即就醫。
? 拔除蜂刺:如皮膚上還殘留著蜂刺,小心拔除,避免擠壓蜇傷部位以免更多毒液進入體內。
? 清洗傷口: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傷口,以減少毒液的吸收。由于胡蜂毒液呈堿性,可使用弱酸性液體如食醋進行中和。后續創面可碘伏消毒處理。
? 局部冷敷:在蜇傷區域用冰袋或冷濕毛巾進行冷敷,可幫助緩解局部的疼痛和腫脹。執行冷敷時,注意用布包裹冰袋或冷濕毛巾,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防止凍傷。
胡蜂蜇傷的病情評估與分級
全身過敏反應及病情分級——
Ⅰ級:只有瘙癢、紅斑、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皮膚相關過敏癥狀。
Ⅱ級:在皮膚相關過敏反應的基礎上出現惡心、腹部絞痛、流涕、聲嘶、呼吸困難、心動過速(每分鐘增加 20 次以上)、低血壓等表現。
Ⅲ級:在皮膚相關過敏反應的基礎上出現嘔吐、腹瀉、喉水腫、支氣管痙攣、紫紺、休克等表現。
Ⅳ級:出現呼吸心跳停止。
胡蜂蜇傷的病情評估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關鍵。根據蜇傷皮損數、過敏反應程度及器官功能損害情況,可將胡蜂蜇傷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等級。
1.輕度:蜇傷皮損數一般小于10處,僅出現局部過敏反應,無器官受累表現。
2.中度:蜇傷皮損數一般在10~30處間,全身過敏反應分級Ⅰ~Ⅱ級,僅有1個系統器官受累。
3.重度:蜇傷皮損數一般大于30處,全身過敏反應分級Ⅲ~Ⅳ級,至少2個系統器官受累。
胡蜂蜇傷的治療
對于被胡蜂蜇傷的患者,必須密切觀察并迅速評估其癥狀。那些表現出全身性反應的個體,無論其被蜇次數多少,都應立即尋求醫療援助。在處理嚴重的過敏反應時,每一分鐘的延遲都可能加劇風險,甚至增加死亡的可能。治療時,首要任務是快速移除蜂刺,隨后以肥皂水清洗傷口,中和毒液,并冰敷減輕腫痛。應密切關注患者,警惕呼吸困難、唇舌喉腫脹及頭暈等嚴重過敏癥狀。在救治過敏反應中,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能提供關鍵性臨時緩解。鑒于胡蜂蜇傷的潛在嚴重性和不可預測性,提升公眾意識顯得尤為迫切。需教育民眾識別過敏初期跡象,并掌握緊急應對措施。這不僅能夠為患者爭取寶貴救治時間,也是構建安全社區環境不可或缺的一環,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預防胡蜂蜇傷的策略與建議
預防胡蜂蜇傷,對于保障個人安全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實用的預防策略與建議:
1.了解胡蜂習性:胡蜂常在氣溫高、光照強的時段活動,尤其在夏秋季節。偏好樹林、山陵等環境,這里也是其筑巢和覓食的首選。應盡量避免在這些時段和地點進行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2.穿著防護衣物:外出時,應穿著長袖衣物和長褲,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皮膚暴露。選擇質地厚實、顏色暗淡的衣物,以降低對胡蜂的吸引力。
3.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胡蜂對香水、發膠等含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非常敏感。外出前,應確保不使用這些物品,以免無意間招引胡蜂。
4.保持冷靜與躲避:若不慎遇到胡蜂,保持冷靜,切勿驚慌失措。避免隨意拍打或驅趕胡蜂,以免激怒它們并導致其攻擊。迅速躲離現場,尋找安全地帶避險。
5.正確處理蜂群:非專業人員切忌觸動胡蜂巢,以防激怒蜂群引發攻擊。一旦發現蜂巢,應立即聯系專業人員,由其采取安全措施進行妥善處理,確保人員和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