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V743;X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25)07-0174-03
DOI: 10.3969/j.issn.1008-9500.2025.07.051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
WANGHejun',LUYingl,WEIYuchen
l.PingduBranchfQingdaoEcolgicalEnviroentureau;2QingdaoHengnngBiotechnologyCo,d.Qingdao6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eak shaving power source,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power system.Taking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as an example,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analyzed,especiallymicrodiferentialblasting technologyandwetoperation technology,andthentheimplementation efct is evaluated.Research hasshownthat with theimplementationof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measures,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of pumped storagepowerstations is efectivelyprotected,and waterresourcesarereasonablyutilized.
Keywords:pumped storagepowerst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icrodiferentialblasting technology;wetoperation technology
在電站建設過程中,如何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平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國在抽水蓄能電站環境保護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球水電開發提供有益借鑒。某抽水蓄能電站與最近城市郊區的距離是 31km ,與城市用電負荷中心毗鄰。研究區屬于高山、丘陵地帶,地面高程介于 250~1200m 。這里有自然保護區,也有風景名勝區,為了避免污染環境,抽水蓄能電站與這些敏感區域保持較遠的距離,同時采取相應環境保護措施。
1抽水蓄能電站環境保護措施
電站選址時,通過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多方案比選,選擇生態環境影響最小的站址。抽水蓄能電站建
設中,通過優化選址,成功避開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珍稀動植物的影響。施工過程中,本電站采取先進的環保技術措施。
1.1微差爆破技術
工程施工中,爆破作業應用微差爆破技術,減少振動,降低噪聲污染。在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開挖施工中,采用毫秒級延時爆破,將總裝藥量分解為多個小藥量爆破單元,顯著降低爆破振動對圍巖的損傷。具體操作中,要先明確保護區域充許的振動速度,以此為依據,確定安全允許藥量。通常而言,延時爆破裝藥量最大值不能超過 Qmax 。爆破振動安全允許標準如表1所示。
根據式(1)計算振動安全距離,按照式(2)確定單響安全藥量,將其控制在 0.3kg/m3 以內。確定延時間隔時,相鄰2個炮孔爆破時間超過 20ms ,但是控制在 30ms 以內。本工程采用光面爆破技術,控制削減后的爆壓不會促使孔壁大幅度壓縮而導致破壞,將切向拉應力充分利用起來,促使炮孔四周出現徑向裂紋。為緩解振動,要設置減震溝,根據振動安全距離公式,確定減震溝的具體位置,如圖1所示。減震溝寬度通常為 2~3m ,減震溝外側使用分層爆破法。分層爆破過程中,每層爆破之前都要挖掘深度1m 左右的減震溝。爆破過程要持續開展跟蹤監測,從實際需求出發修正爆破參數。
表1爆破振動安全允許標準
式中: R 為振動安全允許距離, m ; 為延時爆破時使用的最大一段藥量, kg ; V 為安全允許速度, cm/s : K 為與爆破點、保護對象有關的地形、地質條件系數;
為爆破使用藥量, kg ; α 為衰減指數。
圖1減震溝具體位置
微差爆破技術的應用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通過優化爆破參數,單循環進尺可提高 20%~30% ,同時減少超欠挖現象,降低混凝土回填量。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中,采用微差爆破技術后,地下廠房開挖工期縮短 15% ,節約成本約800萬元。質量控制方面,微差爆破技術通過精確的爆破設計,確保開挖輪廓的平整度。監測數據顯示,開挖面不平整度控制在 15cm 以內,為后續支護施工創造良好條件。
1.2 濕法作業技術
1.2.1 控制揚塵污染
濕法土石方開挖技術的應用中,水霧降塵能夠減少施工現場的揚塵量。開挖施工作業面布置高壓噴霧系統,促使施工區域細顆粒物濃度降低幅度超過80% ,施工現場環境顯著改善。由于本工程周圍有自然生態保護區,控制指數要求非常高,該技術應用效果良好,污染指數明顯降低。
1.2.2 控制邊坡穩定
邊坡穩定性控制方面,濕法開挖通過調節水壓和流量,實現對巖體的溫和剝離。與傳統干法開挖相比,邊坡失穩風險降低 40% ,減少邊坡防護工程量。工程應用表明,采用濕法開挖后,邊坡防護成本節約 25% 。
1.2.3 施工效率高
濕法開挖雖然增加水系統投入,但通過優化水壓參數,實際開挖效率可至少達到干法開挖的 90% 。這種開挖技術的施工效率非常高,與傳統干法開挖標準接近。同時,這種開挖技術的應用能創造良好的環境效益。
1.2.4合理利用廢水循環系統
建立完善的廢水處理系統,采用“沉淀-過濾-消毒”工藝,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回用標準,可用于降塵、混凝土養護等用途。環境保護方面,廢水循環利用有效減少施工廢水排放,保護周邊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采用該技術后,施工區域下游水質保持在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經濟效益分析表明,雖然廢水處理系統需要一次性投入,但通過水資源節約和排污費減免,投資回收期一般在2~3年[2]。
1.2.5構建全過程環境監測系統
該企業通過構建全過程環境監測體系,施工期和隱匿性期都可以對水質、大氣、噪聲、生態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建立環境監測數據中心,實現環境數據的實時采集、傳輸和分析,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環境監測數據的實時采集與分析為施工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當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時,系統會自動預警,指導施工單位及時調整施工方案,最大限度降低環境影響。數據采集模塊結構如圖2所示。
圖2數據采集模塊結構
環境監測系統安裝的數據集中器安裝有環境檢測裝置、逆變器和其他子采集設備。檢測數據實時采集通過運行上位機就可以實現。現代環境監測已進入智能化時代。抽水蓄能電站環境監測應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電站內的各種數據都能夠實時采集,獲得所有的關鍵參數,如水壓、水位、電流以及電壓等,從而了解泵站的運行狀態,實現監測設備的互聯互通,構建立體化監測網絡,實時監控獲得的數據都能夠同步展示,有異常情況,能夠及時處理。此外,環境監測系統采用了報警機制,以聲、光、電等信號形式提醒操作人員處理。
本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中,應用智能監測系統成功預警潛在的水質污染風險,通過及時采取防控措施,避免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該企業還將環境監測數據詳細記錄,不斷積累,從中總結規律,推進抽水蓄能電站綠色化發展。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和評估,可基于所獲得的結果優化施工工藝,減少環境擾動。此外,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過程中,基于環境監測數據改進爆破工藝,使施工噪聲降低 20% ,粉塵排放減少 30% 。
2環境保護措施的實施效果
2.1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該抽水蓄能電站通過采取嚴格的環保措施,電站建設區域的植被覆蓋率保持在較高水平,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該抽水蓄能電站通過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區域的植被覆蓋率較建設前提高 15% ,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保持穩定。企業還研發和應用新型環保技術,工程建設中不斷提高環境保護水平。比如,該抽水蓄能電站采用新型生態友好型建筑材料,減少施工過程的環境污染,工程成本降低。
2.2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企業不斷優化水庫調度方案,確保下游生態基流穩定,維持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抽水蓄能電站通過建立生態流量泄放設施,確保下游河道不斷流,維護河流生態系統良好[3]。監測數據顯示,電站周邊空氣質量、水質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該抽水蓄能電站采取嚴格的揚塵控制措施,施工期間細顆粒物濃度始終控制在 35μg/m3 以下,遠低于國家標準限值。
3結論
抽水蓄能電站的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理念創新,持續改進環保措施,優化環境管理。隨著全過程環境監測體系的建立,抽水蓄能電站的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實現環境保護與工程建設的有機統一,為實現能源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馬蕭蕭,吳強,王亮春,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期環境與生態問題及治理保護措施[J].水利水電快報,2024(8):89-95.
2 陳柏言,劉黃誠,袁姬,等.抽水蓄能電站生態環境影響與環境影響評價要點研究[J].水力發電,2024(7):8-12.
3 劉艷領,張文棟,程巖,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及運營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研究:以陜西大莊里抽水蓄能電站為例[J].西北水電,2024(3):26-34.